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腹脹、胸痛、突發性疼痛、痰飲成癮、水腫、食積、便秘、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枳實是蕓香科植物的幹燥幼果,其栽培變種或甜橙,主產於四川、江西、福建、江蘇等地。
5-6月采集落果,從中間切成兩半,曬幹或低溫曬幹,較小的直接曬幹或低溫曬幹。
使用時,將其洗凈、悶死、切片、幹燥。生的或用麩皮油炸的。
藥苦、辛、酸、溫。歸脾、胃、大腸經。
破氣散結、化痰消積的功效。
app應用
1.胃腸停滯,濕熱泄瀉。
本品長於破氣、除實、消食導滯。
治食積、腹脹疼痛,常與山楂、麥芽、神曲同用,如曲脈支竹丸。用於胃腸郁結、熱性便秘及脘腹脹痛,相當於大黃、芒硝、厚樸,如大承氣湯(傷寒論);
治濕熱、急裏、重裏之瀉,常與黃芩、黃陂同用,如枳實導滯丸(內外兼治)。
2.胸痹和胸結。
本品能行氣、化痰、消腫、止痛。治胸陽不足,痰阻胸痹所致的胸脅脹痛,常與薤白、桂枝、瓜蔞同用,如枳殼薤白桂枝湯(《金匱要略》)。
可與黃連、瓜蔞、半夏等配伍,治療痰熱胸痹,如《溫病論》消鎮胸枳實湯;
治胃脘痞滿,食欲不振,可與半夏曲、厚樸等藥同用,如枳實小屁丸(石蘭米倉)。
3.氣滯,胸脅脹痛。
本品長於破氣、行滯止痛,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可與川芎配伍,如熊誌散(濟生方)。若屬寒凝氣滯,可配伍桂枝,如桂枝散(普濟蔡京方)。
4.產後腹痛。
本品能行氣活血止痛。可以和白芍等壹起末服。治產後腹痛、血瘀煩躁,如《金匱要略》枳實芍藥散,或與當歸、益母草同用。
此外,本品還可用於治療胃擴張、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器官脫垂疾病,可單獨使用或與黃芪、白術等藥材配伍,增強療效。
用法用量:煎服,3 ~ 9克,大量可達30克。炒過之後,性愛更加平和。
孕婦慎用。
古籍文摘
1.神農本草經:“主風苦癢於膚,祛寒熱,止痢生肌,益五臟,益氣健美。”
2.《本草綱目》:“壹般來說,枳實、枳殼能益氣,氣下則痰止;氣動則痰消;氣壹般時,則痛;氣益之時,又除之。”
政黨選擇
(1)治新、消食、強胃:
白術、枳實(麩炒,去瓤)。
放在桌上,是極細的粉末,包在荷葉裏炒,飯是藥丸,如梧桐樹大小。
每次吃50粒,壹直用白湯。(《內外傷辨》支竹丸)
(2)治療胸痹,氣滯於心,氣滯於胸,胸滿脅搶心;
枳實四片,厚樸四片,薤白半升,桂枝壹兩,栝樓壹片(搗碎)。
五味,以五升水,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除我,取諸藥,煮數次,不同溫度分三次服。(《金匱要略》枳實、薤白、桂枝湯)
(3)治療胸痛的疼痛:
澆枳實(末),要拿方寸刀,三天壹夜。(“填充肘部背面”)
(4)治療傷寒後,關閉兵的胸腔和膈肌:
枳實,麩炒。飯拿兩元,壹天兩次。(“所有人的簡單食譜”)
(5)便秘的治療:
枳實和皂角均分。為末,飯丸,飯喝。(《天下醫生得良方》)
⑥治濕熱之物,不可使之飽悶;
大黃1-2片,枳實(去糠炒)、神曲(炒)各5元,茯苓(去皮)、黃芩(爛)、黃連(洗凈)、白術、澤瀉各2元。上面那塊是細粉,泡湯的蒸餅是藥丸,有梧桐樹那麽大。每次服50粒至79溫開水,吃遠點,根據實際情況服用。(史鷙道《內傷外傷論》)
⑦治療長期拉肚子拉肚子,水谷不調整,形狀不堪者:
枳實是兩兩。取下篩子。三歲,壹直喝酒拿方寸刀。如果我年輕,我會在第三天考。(錢進方誌石三)
⑧治腸風血:
枳實半斤(麩炒,去瓤),棉黃芪半斤(洗凈銼平,為末),大米不是現在的兩塊錢匕,如果難以服用,糊丸加湯三五十粒。(“體驗”)
⑨治愈產品感冒益脫肛:
壹塊未成熟的苦橙。磨石使之光滑,鉆柄,塗蜜,烤之以暖,更易涼,收而止之。(錢進方)
⑩治療產後腹痛、勞累不躺下:
枳實(燒黑,不要太多)、白芍等。杵散了。每天拿壹把方寸刀三次。還有主膿腫膿,下面有麥片粥。(金匱要略)枳實芍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