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人對什麽季節吃什麽海鮮都很慎重。二月吃桃花鯔魚,三月吃鯧魚,四月吃鯰魚,在冬季至日前後把魚和螃蟹帶上餐桌。
但這壹次,我們沒有說海鮮,只看了壹種海鮮“肥魚”,屬於湘菜,以肉質細嫩著稱。到了溫嶺,同樣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以當地鹽淡水交匯處出產的胖乎乎的魚為原料,將豆腐放入鍋中燉煮,輔以最簡單的家常菜,魚湯保持原汁原味,魚肉肥嫩可口,是這座海濱小城的生動記憶之壹。我們來看看胖魚的方法。
食品
肥魚,豆腐,蒜苗,姜片,蔥段。
工作方法
1.處理新鮮的胖乎乎的魚,將胖乎乎的魚頭切成兩截,魚身切成大塊,洗凈內臟,去掉腮,放在盤子裏備用。
小胖魚和其他魚的處理技巧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小胖魚重在頭部,精華都藏在頭部,所以把頭部切成大塊,把整個頭部連同旁邊的魚壹起拿走,再切成兩半,這樣魚就可以正常切成塊了。
胖頭魚是鱅魚的俗稱。它的頭又大又肥,肉又白又嫩。是魚湯的首選。腮下的肉呈透明膠狀,富含膠原蛋白,可抗人體衰老。多吃有暖胃、延緩衰老、滋潤皮膚的作用。
2.準備食材。將豆腐切成豆腐片;生姜切片;將小蔥切成長段;大蒜去皮切碎。
豆腐是魚湯的主料,但並不是所有的豆腐都適合做魚湯。
豆腐可分為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鹵水是海水提取加鹽後剩下的母液。用它制作的豆腐固含量高,硬度和彈性強,味道清香,適合油炸作餡。石膏豆腐口感細膩爽滑,比鹵水豆腐更軟,味道更淡,適合拌、燒、做湯。
3、熱鍋涼油,多放壹點油,先放入姜片和蒜爆香,然後放入油中炸兩片半魚頭,約兩分鐘後翻面再炸兩分鐘。
4.將剩下的魚塊放入鍋中繼續煎,倒入適量海鹽,兩勺蠔油,適量老酒調味。
溫嶺臨海,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當地人大多會在某個時間壹起去海邊曬海鹽。雖然他們沒有拿到市場上去賣的意思,但是他們自己的食物重量還是足夠的。海鹽比普通食用鹽更粗,顆粒更大。沒有經過那麽多加工,能保留更多微量元素。
魚頭比魚大,不容易煮,要先放鍋裏炒。
至於做魚湯的時候要不要先把魚炒壹下,建議先炒壹下,這樣可以讓魚更入味,保持魚的完整。直接在水裏煮的魚容易煮。將魚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再放入冷水中燉煮,這樣魚中的蛋白質經過壹系列刺激後會沈澱到湯中,看起來更香更奶。
5.調料放好後放入豆腐塊,倒入鍋內幾乎過不了食材的清水,加入適量紅糖和幹辣椒燉。
傳統的燉魚是用醋和料酒調味的,但是醋加多了會使魚的味道太濃,不好吃。溫嶺人有自己的專屬調料——紅糖、紅糖、老酒(料酒),既能增加香氣,去除腥味,又能同時增加營養和風味。
6.在鍋裏燒開後,蓋上鍋蓋繼續燉20分鐘後出鍋。
肥魚豆腐湯壹定要趁熱吃,涼了就差不多沒意思了。魚肉鮮嫩,筷子尖輕輕壹夾,魚就會和魚刺分離。有濃郁的鮮甜魚湯,精品下有柴火的香味。小胖魚燉的豆腐,借用了鮮味,趁熱咬壹口。乳白色的湯會從豆腐的洞裏流出來,味道濃郁。
鄙視吃水產品的鏈條是海魚比過湖魚好。但是,靠海吃海的溫嶺人,並沒有因為盛產海魚而放棄欣賞湖魚。大概任何魚到了他們那裏都能變成壹種獨特的味道。
每個人都向往風景如畫的杭州,但杭州人對海的味道卻很陌生。想品嘗上海的美味,就得壹路南下,從寧波出發,到臺州,最後在溫嶺落腳。溫嶺也是壹個值得去的城市,只是為了品嘗新鮮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