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晚上的曾厝_很熱鬧。可以放慢速度,穿梭在兩邊都有小吃的馬路之間。妳可以呆在酒館門口,聽妳喜歡的歌,想念妳想要的人。(當然,最好是進去喝壹杯。)別人的喧囂與自己無關。妳只需要安靜,讓自己去吧!
曾厝_,壹個從來不知道“厝”字,越來越熟悉的地方。
曾厝_壹幕
出發前壹個月,去過廈門的朋友都推薦我住曾厝_,說很方便。於是在各種app上找預訂,發現都是民宿。
我們在沙灘上完事後,先經過壹個體育公園,那裏有無數影樓在拍婚紗照,還有人商場,非常熱鬧。
然後去了書法公園。
永恒話語八法
我相信任何練過楷書的人都會對這種“雍子八法”很有好感,這是中國書法的法則。本文以“用”字的八筆序為例,闡述了正楷的方法。
在公園裏欣賞了壹會書法,回憶了壹會往事,我們在饑餓和對海鮮的渴望的驅使下,向曾厝_邁了壹步。
不知道為什麽這壹公裏特別長。可能是維修中的地鐵擋住了前進的路,也可能是路上自行車太多了。總之,看曾厝的牌樓花了很長時間。
曾厝_海濱牌樓
牌樓旁邊有壹座獨特的天橋,上面人很多,好像隨時都會塌。
立交橋的形狀很像壹條被吃得只剩骨架的蛇,從海邊蜿蜒到厝口。好像沒有城管關註過橋。到處都是小攤販,壹不小心就會踩到別人的貨。讓我瞬間想起十幾年前的地壇立交橋。
走在木板搭成的臺階上,我感到有些不安,抓著扶手,護著肚子和相機,從人群中悄悄溜走。
不壹會兒,我看到了橋上的“美食街”。
這比地壇廟會的客流量還多!
拍壹張特寫。
曾厝_美食街
我壹邊在大眾點評上搜索最實惠的餐廳,壹邊隨著人群下了橋。
但是人流量那麽大,搬到餐廳是個技術活。所以我們就隨它去了。
再加上實在餓了,就跟著人群進了美食街。
雖然我從小就不喜歡“隨大流”,但有時候大眾的選擇真的是正確的。美食街琳瑯滿目的小吃,閩南特有的熱情好客,真的沒有讓人失望。
大腸包小腸(10元)
其實在來廈門之前,我最期待的就是臺灣省小吃。每年在中國大陸舉行的各種臺灣省美食節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所以想著廈門離臺灣省這麽近,小吃壹定是最近最正宗的。
果然,曾厝_沒有讓我們失望。
這麽說吧,這種眾所周知的“大腸包小腸”,用的是石頭上烤的三種香腸。先將米腸切好,然後加入黃瓜絲、甜辣醬,再夾入墨魚腸和臘腸。三種食物的味道融合在壹起,在爽口的黃瓜和甜辣醬的刺激下,形成新的味覺體驗。
扣軟糯糯,香氣逼人。
蝦蛋(15元)
第壹次吃到章魚丸模具做的這麽“高規格”的“蝦蛋”。
鵪鶉蛋蝦仁,沒有額外的配料,很有營養,很喜人。而且價格合理,15元可以有12(可能老板給我多了,哈哈哈)。反正真的很神奇。沒有雞蛋的腥味,海蝦也很新鮮。外脆裏嫩,很有營養。
海鮮燒烤
再往裏,就是壹望無際的“海鮮燒烤”店。在這裏,我們不得不感嘆中國人開店的“溫州模式”。同類型的店鋪集中在壹起,既能吸引遠道而來的客人,也方便顧客比價。更妙的是,在價格聯盟形成之前,他們會打十幾場價格戰搶生意,讓消費者得到壹些實惠。
烤海螺(50元)
龍蝦(50元)
魷魚須
因為心理上總是拿泰國做比較,所以還是覺得眼下的壹切都在秒殺遊客,但是去鼓浪嶼的第三天發現曾厝_真的很“實惠”。
我發現我身上似乎有壹種詛咒。只要想吃海鮮,出門在外,必然會因為各種原因引起過敏。沒有,雖然前面有新鮮的海鮮,但是下午吃個鴨掌過敏,只能看不能吃。
烤小牡蠣(10元10件)
這不,在人群的推推搡搡下,我終於擠進了壹家燒烤店,點了幾個炒菜和壹盤小牡蠣。
說到底,景點就是景點,這個小店的“小心思”我就不多說了。無非就是額外的餐費和故意退房時拿“錯”單子多收錢。但是烤牡蠣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畢竟肉質鮮嫩飽滿。可惜就是有點小。
這裏不推薦點“海蝦”。不知道是景點的原因還是廈門的地理位置。這裏的蝦小得離譜,肉質也不緊實,讓他們有上當受騙的感覺。不得不感嘆,海鮮還是膠州灣的肥美。畢竟青島38塊錢抓的壹只大蝦,不比廈門38塊錢抓的壹只蝦,不是壹個數量級嗎?
烤“海蝦”
吃完飯,我自然滿足了很多。我在擁擠的人群中走了出來,上了公交車,回到了酒店。
曾厝_整體感覺有點像曼谷的窖山路。無論從刺激程度還是服務項目,都有相當的相似之處。
小廟前伸著懶腰的廣場舞小姐們把我拉回了現實。
廣場舞小姐
曾厝_,壹個值得去但沒必要去的地方。
曾氏宗祠
回到酒店,壹天下來,感覺小腿有點酸。於是開始懷念清邁路邊的廉價按摩。以惆悵為夢,明天,上暑期大學!
註意事物
1,住宿,廈門最重要的是B&B,幾步之內就能看到。入住前可以對比壹下。
2.曾厝_的美食比其他美食街便宜很多,尤其是海鮮,是吃的不二之選。
3.白天在海邊玩,壹定要做好防曬措施,最好帶壹件外套。早晚溫差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