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葉片雖然耐旱性強,但根系較淺,吸收能力較弱,所以大蒜對土壤水分的要求較高,不同生長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也不同。
1.大蒜播種後保持高土壤濕度。如果太幹燥,提前澆水,達到土壤濕度適宜播種。壹般冬前不澆水,促根蹲苗。
2.第二年施大蒜綠肥後,要澆頭水,這是提高蒜薹和大蒜產量的關鍵。
3.大蒜苗期保持土壤幹濕,可促進根系的發育和生長。
4.大蒜苗期以後,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逐漸增加,在抽薹期和鱗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達到高峰。這就是農業諺語“吃蒜拌泥”說的。
5.大蒜鱗莖發育後期,需水量下降較快,應控制澆水,促進磷莖成熟,提高大蒜的耐貯性。
二、大蒜的施肥:
大蒜可根據生長發育特點、需肥量和吸肥量進行施肥,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肥原則是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大蒜施肥壹般分為基肥和追肥。以下是詳細介紹。
1,大蒜基肥:
大蒜最好的底肥是有機肥。常見的有機肥有圈肥、雞糞、鴨糞、糞肥、堆肥、餅肥等。基肥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關系到大蒜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生產中應施用充足的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要根據大蒜的目標產量和單位面積需肥量來確定。有條件的可施50-100 kg餅肥如棉籽餅。與有機肥壹起作為基肥使用的肥料通常有過磷酸鈣、氮磷復合肥、氮鉀復合肥或三元復合肥。每667平方米施標準氮肥約75公斤。氮肥應以2/3作基肥,1/3作追肥。大部分磷、鉀肥被用作基肥。大約30公斤過磷酸鈣用於磷肥。磷肥做基肥時,無論是過磷酸鈣還是鈣鎂磷肥,都要摻入有機肥,犁入耕層。鉀肥施用量壹般為每667平方米30公斤左右硫酸鉀。
壹般基肥的施用是在耕地前施壹半有機肥,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結合耕地把肥料翻入地下;另壹半,播種時集中犁溝施肥,將肥料和土壤混合,然後播種。如用碳銨或有機肥作基肥,應挖溝埋地,或澆上水,再配合整地,使肥土混合均勻。磷肥的施用最好是淺施、濃施或分層施。壹部分可在耕地前施,另壹部分可在翻耕後種植大蒜時施,也可在整地後淺施於地下6-10 cm處,以利於秧苗吸收利用,培育壯苗,提高當季磷肥利用率。鉀肥可以隨耕地壹起撒布,在耕地時翻入地裏。
2.大蒜的頂部調料:
從大蒜的苗期到鱗莖收獲前的各個生長期,根據其生長發育、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分階段進行施肥,即追肥。
大蒜追肥以氮肥為主,必要時氮、磷、鉀肥及多種元素配合施用,有利於大蒜的正常生長發育、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和品質的提高。氮肥對大蒜有明顯的增產作用。
大蒜施用氮肥時,要註意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此外,根據實驗,氮肥追肥的效果與蒜瓣大小密切相關。蒜瓣越小,施氮增產越大。因此,用花瓣小的大蒜作種蒜時,應適當增加氮肥用量。
追施磷肥和鉀肥能提高氮肥的平衡吸收和利用,促進大蒜生長發育,增加蒜薹和蒜頭產量。大蒜後期不僅要施氮肥,還要施磷鉀肥,氮磷鉀肥配比為2:1:1,或施復合肥。這有利於防止後期大蒜葉片早衰,促進葉片養分向鱗莖運輸,顯著提高蒜薹和蒜頭產量。
追肥期壹般可分為越冬前追肥、返青期追肥、蒜薹拔節期追肥和大蒜生長期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