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雙廊古鎮的第二天,我把時間留給了古鎮附近的網紅打卡點 —— 挖色鎮、挖色碼頭、鹿臥山遺址。
具體的行程是, 先在酒店睡到自然醒,然後去福十吃午餐、喝下午茶,休息到下午5點左右,再打車去挖色鎮,壹路步行前往鹿臥山參觀,看完日落後後再打車回雙廊古鎮。
之所以我會這麽安排,是因為與大理古城壹樣, 雙廊也是下午2點-5點艷陽高照,6-8點左右太陽開始慢慢下山,拍照、觀景最佳。
早上醒來後,我先在酒店裏用了早餐,並完成了壹篇公眾號的推文寫作, 然後,我便出發去了位於雙廊民族文化街的六閱·福十·Forten海景餐廳。
福十是壹家非常值得來打卡的咖啡廳, 坐在露臺上享用 美食 ,蒼山洱海盡收眼裏,室外遍布綠植,還有商家專門打造的網紅拍照區 ,非常容易出片。
在這裏,我點了 壹杯柚子甜,壹份水果沙拉,壹份巧克力蛋糕 ,壹直從下午1點坐到5點,這才悠哉悠哉地打車去了挖色碼頭。
遊覽tips:
雙廊古鎮距離挖色碼頭總***有10多分鐘的車程, 整條道路都是沿著洱海修建的,會翻過壹座小山坡,道路平坦,視野開闊,非常適合自駕遊、騎小電驢遊。
我因為既不會開車,也不會騎小電驢,所以是坐車去的, 在雙廊古鎮牌坊下叫了壹輛滴滴,將終點定在了挖色鎮,壹路走到了鹿臥山遺址。
在到達挖色鎮後,先在鎮四處轉轉 ,這裏有許多白族風格的老建築,阿哥阿姐穿著當地的傳統服裝,笑嘻嘻地聚在壹起聊天。
正對著挖色鎮牌坊的便是挖色碼頭了。
在交通閉塞的年代, 挖色碼頭壹直是洱海東西岸水陸集散中心,大人、孩子 們從挖色碼頭出發,搭乘洱海之上的搖櫓船,去謀求生計、去求學、去闖蕩。
後來,環洱海公路修通,鎮上也開通了挖色到下關的班車,洱海上再也沒了輪船的椅子,只余挖色碼頭獨自默默佇立在岸邊。
我去的時候,因為正值洱海治理期,挖色碼頭並沒有開放,所以也沒有來這裏拍攝婚紗照的新人,
有的只是三五個翻越防護欄,在洱海裏暢快遊泳的小哥們,和幾艘用於洱海水藻清理作業的船只, 在夕陽下,倒是別有壹番滋味。
遊覽tips:
挖色碼頭拍了幾張照片後,我便繼續步行前往鹿臥山遺址了。
從挖色碼頭到鹿臥山遺址的路上,我遇上好幾片小樹林,小樹林靠海的壹邊能夠拍到水中的樹木,秋冬前來,氛圍感拉滿。
另外壹邊是玩水的好去處, 只要往前走上個十來米,小腳丫子便能夠踩進冰涼的洱海裏。
在拍完照後,繼續往前面走,會遇上壹段1-2公裏的上坡路。
這壹段路靈遙看來,是覺得非常好走的,正所謂“登高望遠”, 妳如果和我壹樣是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來的,那麽每走上幾步,就會想要回頭拍壹下挖色的落日。 我這壹次來,便幸運地見到了陽光穿透厚厚的雲層,灑向海面的美麗景色。
沿著道路壹直往上走,直到看到壹棵高大的樹木,全程最辛苦的路段便走完了, 這裏同時也是非常棒的日出日落觀景點。
我去的那天便有看見不少自駕的朋友, 把車停在附近,逐壹拿出單反相機、三腳架,折疊凳,在那邊等待起了日落。
沿著道路繼續往前,妳便會發現山下似有人影晃過,往人群的方向看去,原來是壹條還未經開發的泥土路。
沿著這壹條土路往下走,慢慢步行至洱海邊,便會發現有不少新人已經擺好了姿勢,準備迎來新壹波的哢嚓、哢嚓。
石子灘的右手邊,兩棵大樹的中間,還有壹個小路,繼續往裏深入,向右看,有兩個像是窗戶框框,往上壹坐,那便是鹿臥山遺址了。
我到的時候,因為正是壹天陽光最柔和的時候,所以前來拍婚紗照的新人特別多,短短30分鐘裏,便遇上了5對。 然後還有壹個小哥抱著吉他,開著抖音做唱歌的“直播”。
我見也拍得差不多了,便回到了大路上, 叫了壹輛滴滴,回雙廊吃石板燒了~
遊覽建議:
以上。
謝謝妳的喜歡!
註: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