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選書和高效讀書,給妳壹些我的思路和經驗:
壹、選書的壹般思路:①找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優秀的人(上司、同事、朋友等),請他們推薦;②找權威書單,每個領域,都必會有壹些專家和達人開列的書單;③根據自己讀過的喜歡的書,向外延伸;④根據自己閱讀過的書,或自己喜歡的書中提到的書的名字尋找;⑤根據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判斷選書。
另外,在選書的時候,不壹定要去刻意的追求新書或是排行榜上的別人吹捧的書。也許是壹天偶爾聽到的壹句話引起的對該作者的興趣,也許是想迎合自己的壹段時間的壹段心情而去閱讀。也不要盲目買書,可以先了解或試讀書本中的壹小部分,真正感興趣了再買。當然,也可以選擇電子書或者去圖書館閱讀(對於學生,校內圖書館就更應該好好利用了)。不同的人會偏好不同題材的書籍,所以趕緊去探尋自己所愛的書籍吧。如果妳實在不喜歡讀,聽有聲圖書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效率會低壹點)。
二、高效讀書的壹些思路:
1、提高讀書效率,首先可以學習壹下快速閱讀。成熟的讀者會遊刃有余地調整不同的閱讀速度:從很快地瀏覽文章,到研讀、精讀,成熟的讀者知道什麽時候加快壹點、什麽時候放慢壹點。這往往意味著我們需要訓練大腦進行更快地閱讀和處理信息。
快速閱讀是壹種科學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快速閱讀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快速閱讀記憶訓練軟件》,軟件練習是比較簡單有效的。用軟件練習,每天壹個多小時,壹個月左右的練習可以提高閱讀速度5倍左右、理解記憶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掌握速讀之後,可以把閱讀效率提高好多倍,無論是閱讀還是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的,如果閱讀效率低,有必要練習提高壹下。(由於每個人的基礎、能力不同,能學習掌握速讀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但就總體而言,認真練習的話,掌握到三千字左右基本是都可以實現的,更高的七八千、壹萬字雖然相對有難度,但也是大有人在的。如果妳想學習、讀書更快,就趕緊試試吧。)
2、①在妳開始讀壹本書之前,要知道妳為什麽讀這本書?妳是視之為精神食糧,還是為了個人的改變,或者只是為了休閑、好玩而讀?清楚地確定閱讀的側重點是很關鍵的。壹旦閱讀的側重點清楚了,就是問具體問題的時候了。寫下五到十個妳希望作者回答的具體問題。通過在開始之前提出壹些問題,妳首先就為為什麽讀這本書建立了壹個客觀的基礎。當妳閱讀的時候,這些問題會使妳更容易確定讀書是否達到了目標。②正式閱讀這本書之前,要先了解這本書。我首先會研究目錄,看看章與章是如何構建的。然後,我瀏覽這本書和小節標題。接著,我讀分章概要,甚至結論性的那壹章。任何看起來像簡短的總結的東西都會先讀(坦白來說,我經常在讀第壹頁之前先讀最後壹頁)。然後我才準備好開始讀序言。讀者常常很想壹頭紮進書中,但是查看壹本書所花的時間是有回報的投資。這壹步也會保護我沒有浪費時間去讀平庸的書!
3、閱讀不是關鍵,思考才是。不要只是讀過、止於閱讀,要學會思考。①找到中心思想。壹般情況下,每壹本書、甚至每壹個章節都有壹個核心思想。在閱讀過程中必須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掌握段落(章節)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章節)主要意思的句子。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等等。如果文中有直接的話語就把它標記下來;如果沒有,就自己用簡短的話語進行概括總結。②閱讀後的思考。在妳讀完了壹本書之後,停下來,給自己壹點時間,做最後的總結、評價。讀書就像在碎石路上開皮卡車,會在腦子裏擊起很多塵埃(細節)。在我們評價書之前,讓這些塵埃都落定是很有用的。幾天之後妳的腦子已經處理了細節,書的價值常常變得更加清晰。縈繞在妳腦海中的想法,往往就是妳需要抓住的,回去在書的封面內頁或者在筆記本上寫下這些想法。
4、讀書的過程中或讀書之後,可以考慮做讀書筆記(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讀完壹本書的時候,再在腦海內重新放映壹遍,模糊的地方可以折回去看看;然後對整本書(或者某壹部分)做壹個思維導圖,整理壹下主要人物、事跡、觀點、中心思想等壹些重點。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幫妳更好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妳很好的記憶、回憶(如果妳是學生,這很有必有)。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邊閱讀邊在書上做筆記可以幫助他們集中註意。妳也可以在閱讀時劃出自己喜歡的片段、不認識的字詞,或者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疑惑等等。當然,只有自己的書才能做記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