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旅行日記

旅行日記

我壹直想知道桂林名字的由來。有人說桂林以桂花聞名,但無處求證。查了很多資料都沒有,但是導遊壹口咬定桂林就是桂花的意思,我們就信以為真吧。除了榕樹,桂花樹是桂林最常見的樹種。無論妳走到哪裏,在街頭、景區道路、清澈見底的漓江、人頭攢動的象鼻山公園,都會看到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默默無聞的桂花樹。

十月的桂林是最浪漫的季節。滿街都是馥郁的桂花香,它幾乎無處不在。也許妳找不到它,但它的香味已經緊緊地包圍了妳。我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我參加過全國和上海的生物夏令營,壹有空就會組織采集標本。我對桂花情有獨鐘。我知道桂林是桂花的核心產區之壹,桂花樹品種最豐富,花期最長。金桂、印規、丹桂、四季桂四個種組約63個普通品種。桂林的石山上還生長著桂花、葉桂桂花等珍稀桂花品種。

來到象山公園,它位於廣西桂林市中心,漓江和桃花江的交匯處。當時在桂林的地標拍了很多照片。回首28年,往事歷歷在目,但米卡是唯壹壹條堅持了很久的路。古人雲:“空山尋桂花樹,折香思故人。”走在這條路上,當妳聞到滿街的桂花香時,妳有沒有想起妳愛的人?我說問也沒用。從那以後就壹直牽著手。

象鼻山海拔220米,海拔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由3.6億年前的石灰巖構成。象鼻山看起來像壹頭大象。它把鼻子伸進漓江喝水。它的軀幹和腿之間有壹個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圓孔。河水穿過洞口,像壹輪明月在漂浮。登上石階,兩江四湖盡收眼底。

山上聳立著壹座喇嘛實心磚塔,建於明初。塔的二層有壹條青石線刻著“南無菩薩”。從遠處看這座塔,像是插在象背上的劍柄或放在象背上的花瓶,所以又被稱為劍柄塔、花瓶塔。山腳下有壹處遠近聞名的香山酒窖,儲存著桂林三花酒,醇香怡人,成為酒中上品,酒香和桂花香匯聚於此,為景區增添了神秘色彩。香山公園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文物古跡相映成畫,美不勝收,引人入勝。

桂林的王宮也叫王城,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洪武九年(1376)基本建成。它有630多年的歷史,所以桂林的王城比北京的紫禁城早建30多年。景王宓是朱元璋的侄子朱守謙(王靜三世)所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當時的靖江王朱守謙對風水理論深信不疑,背靠杜秀峰,又是龍脈所在地,於是決定在這裏修建王宓。因為地處桂林市中心,所以有“王城皆知桂林”的說法。

承運門意為“奉天承運貨物,皇帝召見嶽”。靖江王宓這個詞是靖江王提出來的。交通廳是靖江王宓的主要廳堂,現為新建,毀於清末。親王宓宮類似於故宮,也有三大殿,分別是送殿、愛殿、意殿,送殿相當於故宮的太和殿,是最大的建築。如果繼續往裏面走,會看到壹些國學的文化知識。

交通館書法對聯:明三百年,江山過嶺南底,定境於鹹寧,遂顯新盛世,江清水海晏;《王範府第十四列傳》全靠桂軍長住城中,卻享盡榮華富貴,艷舞鶯歌。

在桂花飄香的季節,滿屋的桂香吸引了許多遊客來王宓旅遊。據史料記載,王宓曾是孫中山北伐時的駐軍之地,後為廣西師範大學校園。瓊瑤改變了電視劇《朱桓公主》中小燕子的原型,在政府住了兩年。

久負盛名的獨秀峰就在王宓後面。其峰形似斧,突兀而起,下有洞,名為“風水洞”,洞頂有詩壁,上書“桂林山水甲天下”,成為“天下第壹”之說的最早來源。這就是刻在獨秀峰絕壁上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的由來。南宋時,王邀請學生赴宴,寫下這首詩:

古貴州千峰,人歷來難。我冠要賢惠能信,確定誰不是道術流。經濟天賦深遠,縱橫禮樂相對。三王八帥有農村秀,穩坐天津之巔。桂林山水甲天下,玉清。士氣不振奮,文場如戰場。虎豹觀敵於九關,萬裏在戲。老眼揉神清,君子鬥南。

風水局有兩條路,壹條是有名的官路,壹條是財力雄厚的官路。都說財路橫向運勢強,打麻將每賭必贏。洞內有五個“福”字圖騰,最著名的是劉伯溫寫的,有接受祝福和鎮府的意思,警告藩王他的祝福來自朝廷,要永遠忠於朝廷。

根據天幹地支,洞內未供奉的太歲壁畫有60幅,均可根據不同的出生年份找到自己的生命核心碑太歲。在拓方,每個人都開發了壹個祝福,祈求親人健康幸福。在政府的展廳裏,有礦物原料制成的生命核心古跡太歲地圖出售,價格從2000-10000不等。

杜秀峰下的孫中山紀念塔有三面,包括謝順慈、莫乃群、張猛撰寫的《孫中山永垂不朽》、《主義常新》、《總理遺囑》全文。底座為五步類,象征五權憲法;這座塔呈三面金字塔形狀,象征著“三民主義”。

最後來到貢院參加省考。這是最有趣的項目。講解員的內容就是考試的內容。每個人都有壹個隔間和特殊問題。不要說不認真聽真的考不出來。考試時間為2分鐘。我看了題,壹氣呵成的寫了答案。壹不小心從40多人中脫穎而出。發布名單的時候,我壹下子就上了高中。大家都讓我發獎金。

和桂林的桂花品種壹樣,桂林的美食也有很多種,比如桂花米粉、桂花糕、桂花酥、桂花糖、桂花餃子、桂花茶、桂花米酒等等。如同隨處可見的桂花香,燦爛的山城隱藏在郁郁蔥蔥的桂花之間。這種甜美的桂花年復壹年陪伴著桂林人,成為桂林人記憶中最甜最香的味道。

參觀完桂林之後,我直接去了龍脊臺,沒有停留兩個多小時。據說這輩子壹定要去壹次龍脊臺。很多攻略都說那裏的秋景特別妖嬈。龍脊梯田之所以遠近聞名,就在於它氣勢磅礴。山區有梯田並不奇怪,但像龍脊梯田這樣大規模集中的真的不多見。

第壹次去龍脊華庭,真的不了解情況。所以我訂農家樂的時候,讓老板娘推薦包車司機。據說小楊是他家的包車司機,口碑不錯。老板的叔叔是柳州攝影家協會的主席,這裏經常有采風團,我也不動腦子,聽他們的安排。

龍脊梯田位於龍勝自治縣,距桂林80公裏。始建於元代,完成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它有“天下第壹臺”的美譽,最經典的是平安莊寨臺和金坑姚宏臺。其中,黃羅瑤寨的常發村曾獲得“吉尼斯群中頭發最長”的稱號,被譽為天下第壹常發村。

當我們驅車駛入廣西龍勝縣時,龍脊梯田以優美的線條和壯闊的氣勢讓我真正走進了迷人而神話般的曲線世界。忽然想起詩園裏浪人的壹首小詩:曲脊上舞青龍,日出時頸上掛彩虹;萬畝梯田雲上,天宮修桃源。

傍晚,我們到達了齋華樓客棧。此時已是霧氣蒙蒙,細雨蒙蒙,天空突然變得陰沈起來,心裏蒙上了壹層陰影。我擔心明天是否會是晴天。天氣很冷,刺骨的寒冷讓我感到壓抑...“放心吧,喝壹口我們的桂花糯米酒,明天的太陽還會燦爛”,就是不要擔心明天,活好今天才是硬道理!來,三碗桂花糯米酒,竹筒雞,豆花魚什麽的都有,今晚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