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被稱為“土特產倉庫”,有食、用價值的土產達壹千二百多種。以下給大家推薦幾種:
桂林辣椒醬
桂林辣椒醬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它鮮而稍辣,很刺激食欲。桂林辣椒醬以獨特的風味冠壓群芳,不僅走俏國內,而且暢銷港澳及東南亞,與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壹起被譽為“桂林三寶”。桂林辣椒醬因配料有別而品種有異。以大蒜頭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醬。再加入豆鼓就成為豆鼓辣椒醬,通常是選用優質紅辣椒、大蒜頭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細鹽等,密封入壇,數月之後始成。
桂林腐乳
桂林腐乳制作工藝遠在數百年前的宋代就已形成。桂林腐乳的發源地是在桂林市臨桂縣四塘鄉。四塘鄉產的四塘腐乳因清朝乾隆年間的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陳宏謀進貢給皇室而聲名遠播,遂作為"土供"年年入朝。由於桂林的知名度比四塘高,外鄉人因而把四塘腐乳稱之為桂林腐乳,久而久之,人們只知桂林腐乳而不知四塘腐乳其實就是桂林腐乳。四塘腐乳色澤奶黃,表裏壹致,醇香綿滑、去膩爽口、鮮辣提神、開胃醒脾、入口即化、鹹淡適宜,乃佐膳、烹飪及調味之上品。
桂林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是采山上桂花,汲漓江之水釀制而成。古時評定酒的質量,往往搖動瓶中酒,以酒中起花多少和持久情況定高低。酒花越多,持續越久,是為上品。最好的酒能堆起三層花。桂林三花酒敢以“三花”來命名,可見質量何等之高了。
荔浦芋頭
荔浦芋人稱“芋中之王”,是廣西久負盛名的特產,在清朝康熙年間就被列為廣西首選貢品,於每年歲末向朝廷進貢,深受皇親國戚們的喜愛。荔浦芋澱粉含量高,且有獨特的芋香味,利用荔浦芋的香、酥、粉、粘、甜、可口,可加工成30余種菜譜和加工數十種食品,用荔浦芋與五花肉做成的“荔浦芋扣肉”酥香可口,素有“壹家蒸扣,四鄰皆香”之贊譽,是荔浦人宴席上招待賓客的必不可少的壹道傳統名菜。
永福羅漢果
廣西桂林地區永福縣是羅漢果的故鄉,種植羅漢果已有200多年歷史。成熟的羅漢果含有豐富的糖分,味美香甜,既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益肝健脾,降血的作用,又有防治呼吸道感染和抗癌的功效,食用其幹果,味美香甜。
容縣沙田柚
沙田柚,數廣西容縣沙田所產最為出名。桂林市臨桂縣、陽朔縣壹帶,土壤肥沃,排水良好,與容縣沙田村的土質類似。種出的柚子無論形、色、香、味都和沙田村產品差不多,因此人們把臨桂縣、陽朔縣壹帶產的柚子,也統稱為“沙田柚”了。沙田柚是屬於亞熱帶水果,肉質嫩軟,清甜幽香,富有營養,它的維生素C比蘋果還多出二十倍以上
玉林牛巴
玉林牛巴是廣西玉林市最出名的風味特產,傳說南宋開慶年間,壹個姓鄺的鹽販子,在運鹽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將牛丟棄,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來,曬成牛肉幹。回家以後,他把鹹牛肉放到大鍋裏煮。又輔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燜燒。牛肉出鍋後異香鼻,滿室清香,左鄰右舍聞香而齊至。主人便熱情地請鄉鄰***同品嘗,席間眾人無不稱道肉香味美。後來人們把按此方法制作的牛肉叫做牛巴。因為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漸成了壹種人見人愛的風味美食,也成為玉林傳統風味有名的小吃。
梧州六堡茶
六堡茶是廣西所特有的名茶,屬黑茶類。 產於潯江、賀江、 桂江、郁江、柳江以及紅水河兩岸的山區,而以梧州蒼梧縣六堡鄉所產的最為著名,故稱六堡茶;六堡茶素以“紅、濃、 陳、 醇”四絕著稱。其外型色澤黑褐、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香氣陳醇、有檳榔香。品質優異,風味獨特。 具有和胃理氣、消滯除脹、清熱化濕、醒酒、降脂等多種保健功效。
梧州龜苓膏
梧州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制而成。其性溫和,具有清熱去濕、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備受兩廣壹帶以及東南亞人的喜愛,並暢銷中外,遠近聞名。
河池巴馬香豬
巴馬香豬源產於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香豬性野早熟,外貌清秀,體型矮、小、短、圓;飼養粗放,適應性和抗病能力強;成年最大個體45KG左右。巴馬香豬舉世聞名,皮薄肉細,胴體瘦肉多,肌肉鮮紅,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味美甘香,營養豐富,勝似山珍野味——果子貍,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壹家煮肉四鄰香,七裏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而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