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四理解內容。
1,了解該崗位火災危險性。
明知火災會造成重大直接財產損失的;明知火災造成的間接財產損失較為嚴重;明知火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明知火會破壞生態平衡;明知火災會造成惡劣的社會政治影響。
2、了解預防火災的措施。
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定期進行火災逃生演習;加強消防逃生常識教育。
3.知道如何滅火。
初期火災壹般在發現火勢較小且可控的前期。發現人們可以使用簡單的滅火工具進行滅火,如黃沙、泥土、濕棉被、濕麻袋和盛水的簡易容器(如水桶、盆等)。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東西,在火災初期有滅火器和消防栓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滅火。
4.知道如何逃生和疏散
自救逃生時要熟悉周圍環境,迅速撤離火場;緊急疏散時,要確保通道不堵塞,逃生路線暢通;緊急疏散時,聽從指揮,確保盡快有序疏散;發生意外時,向他人呼救,不要拖延時間,以便及時獲救,不要貪財物;學會保護自己,盡量保持低位向前爬行,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二、第四次會議的內容
1,會報火警。
記住火警電話“119”;接通“119”火災報警電話後,向報警中心說明起火地點的名稱和地址、著火的是什麽、火勢大小、火災範圍;把電話號碼和姓名給對方聯系;打完電話後馬上派人去主要路口接消防車。要迅速組織人員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礙物,使消防車到達火場後能立即進入最佳位置進行滅火救援。
2、會使用消防器材。
各種手提式滅火器的操作方法,簡稱為:壹、拔出保險銷;第二,握住噴嘴;第三,下壓握把;四準,對準火焰根部,噴。
3.會撲滅最初的大火。
撲救初期火災時,必須遵循先控制,後撲滅,先救人,先聚焦,後壹般的原則。最後,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4.組織人員疏散逃生。
根據疏散計劃組織人員疏散;酌情告知情況,防止混亂;保護被疏散人員的安全。
重視消防安全的意義;
1,做好消防工作,是創建“和諧平安”的客觀要求。
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消防工作是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安全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全穩定。
2.做好消防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
加強消防工作,提高城鎮預防火災的能力,有利於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
3.做好消防工作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
只有把消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推進,才能提高整體消防能力,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消防安全保障,營造和諧、文明、安全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