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三伏天是壹個重要的時候,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現在正是進入三伏的時候了,天氣酷熱,溫度極高,熱得就像熱鍋中的螞蟻壹樣……下面看看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及相關資料。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1

 三伏天是北方地區壹年中最熱、最潮濕的季節,溫度高、濕度大,對人體會產生相應的影響。氣血流通到皮膚會幫助散熱,且散熱主要靠出汗,外面既有濕、出汗還多。

 對生活起居需進行壹定調整。調脾胃首先需註意飲食,不能進食冰鎮甜飲料、冰鎮啤酒、冰激淩。啤酒含有麥芽糖,飲用過多容易生濕助熱。此外,進食過於寒涼的食物,會傷及人體脾陽,造成脾陽虛、脾虛生濕。

 另外,夏天喝冰鎮啤酒吃烤串也屬於極傷脾胃的做法,需盡量避免進食辛辣的燒烤類食物。飲食盡量要清淡,避免增加脾胃負擔,可多進食新鮮的紫蘇葉,對伏天的脾胃有好處。

  三伏天調理脾胃的好處

 具體如下:

 脾胃是指脾經和胃經,中醫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同為“氣血生化之源”,***同承擔著化生氣血的重任;三伏天的時候調理脾胃,不僅可以幫助改善身體腸胃功能,還可以起到壹定疏經通絡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小貼士:三伏天的時候調理脾胃,還可以幫助促進人體濕氣寒氣的排出,起到壹定冬病夏治的作用。

  三伏天如何調理脾胃

  飲食上

 三伏天的`時候調理脾胃,飲食上建議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像山藥、小米、南瓜、銀耳等食物,少吃油膩、過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人體脾胃負擔。

  中醫上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三伏天調理脾胃可以通過三伏貼、三伏灸以及按摩等進行,只要可以堅持,那麽調理脾胃效果是很不錯的。

  註意保暖

 雖說三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但脾胃保暖也是很重要的,若有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應少吃生冷瓜果。

  註意情緒

 情感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三伏天調理脾胃,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對脾胃健康造成影響。

  伏天喝中藥調理脾胃好嗎

 若是醫師指定服用,謹遵醫囑服用即可,若無對癥,最好是不要服用中藥。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三伏天調理脾胃的方式是很多的,壹般-若不是醫生指定服藥,那麽最好是不要通過中藥調理脾胃,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長期用藥是不好的。

 小貼士:若是疾病原因,需要服用中藥才能調理脾胃,那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即可;其余的可以用過食療或者其他中醫方式進行調理脾胃。

  伏天可以喝排濕寒的中藥嗎

 建議謹遵醫囑。

 首先三伏天本身就是排濕氣最佳的時間,這時候可以用過汗蒸、艾灸、泡腳等方式進行排濕,效果是很不錯的;其次還可以通過食療祛濕,比如多吃綠豆湯、紅豆薏米等進行祛濕,壹般不需要用藥。

 但如果濕寒之氣較重的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不要擅自服藥藥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2

  脾虛三伏天吃什麽好

  1、牛肉

 牛肉性平,味甘,具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因此凡久病脾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大便泄瀉、脾虛浮腫的人,宜用牛肉燉汁服食,或用牛肉適量與大米煮粥調料進服,這對脾胃虛弱的恢復,大有裨益。

  2、薏苡仁

 薏苡仁俗稱苡仁米、六谷米。具有補脾健胃的作用。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說它能夠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可以經常用薏米煲粥食用,這樣對養胃護胃有大的好處。

  3、番茄

 番茄又名西紅柿。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食欲不振,熱病,口渴等。

  4、糯米

 糯米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泄。”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糯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可以將糯米用離開煲粥,還可加工成粉,調成糊食用,均有補脾的功效。

  5、白扁豆

 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記載到:“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瀉,暖脾胃。對於脾虛嘔逆,對那些經常挑食、厭食、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食用效果最好。可炒熟、煮粥食用,均有補脾的功效。

  6、蓮藕

 蓮藕味甘,熟用性微溫。有補益脾胃,止瀉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嘔吐反胃,腹瀉等癥。

  7、紅蘿蔔

 紅蘿蔔物美價廉,其食用功效還非常好哦,紅蘿蔔味甘,性平微涼。具有健脾化濕,潤腸通便之效。常用於便秘,久痢,腸胃不適,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病。

  8、甘藍

 甘藍又名藍菜、包心菜。其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緩急止痛。用於脾胃不和,脘腹拘急疼痛,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甘藍不管是清炒還是涼拌均是壹道不錯的美食。

  9、南瓜

 南瓜又名窩瓜。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驅蛔蟲之功。用於脾虛氣弱,或營養不良;生南瓜子可驅蛔蟲。

  10、生姜

 生姜味辛,性溫。有溫中止嘔之功。用於胃疼腹痛、嘔吐等。

  脾虛的食譜推薦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幹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幹,***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2、炒牛肚土豆絲

 熟牛肚50克切絲,土豆(馬鈴薯)80克,切絲後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澱粉,油鍋熱後加入少許蔥絲和碎蒜,遂入肚絲土豆絲爆炒,並點入適量牛肉湯和鹽、味精,土豆絲丸成熟即可。

  3、扁豆餡包子

 鮮扁豆兩份,雞肉壹份,剁碎後加鹽、味精、鮮姜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以小麥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後,置籠中,旺火蒸20分鐘。

  4、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5、香菇牛肉湯

 香菇10克泡好,瘦牛肉30克先用粉面裹好,湯沸後入香菇,再撥進牛肉片,同時點入適量味精、食鹽、香油,煮沸後即可。

  脾虛的癥狀是什麽

  1、消化道:便秘or大便稀溏

 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致的病癥壹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脾虛壹般會大便溏稀,不過也可能會出現大便幹結、便秘,因為脾虛會導致腸胃缺少動力。

  2、肌肉:肥胖or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於”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沈重,似乎擡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3、婦科:白帶過多or過少

 女性因為婦科炎癥,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濕重。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經血。

  4、睡眠:流口水也因脾虛

 脾虛的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另外會感到頭蒙,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和脾虛也有關系。中醫認為,涎(口水)為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時,才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5、自查:看看自己的舌頭

 除了以上我們所說的癥狀外,妳還可以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邊齒印比較明顯,就是脾虛的表現。

脾胃不和三伏天用什麽調理脾胃3

  三伏天養好脾胃是關鍵,要如何調理?做到5件事情,幫助溫補脾胃

  三伏天養脾胃,要先有壹個好睡眠

 夏天天氣炎熱,尤其是到了晚上,還會影響人的睡眠。我們可以關註壹下周圍的朋友,晚上睡眠不好的,第二天臉色發暗,黑眼圈又重,而且精神不好,感覺都沒有精神上班,做事老是出錯,吃完中飯後,就想上床躺著,怎麽睡都覺得睡不夠。

 這些現象都是睡眠不足,損傷了脾胃,所以想要養好脾胃,還是要有壹個好的睡眠。在三伏天裏,要養成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幫助修復脾胃健康。脾胃好了,吃什麽都香,而且精神也會很好,幹什麽都有勁。

  三伏天養脾胃,要學會吃

 很多人都知道,秋冬季節需要補,其實夏天也要補,正所謂“冬補三九,夏補三伏”,只是夏天不能亂補,是要講究的。

 很多人在夏天,尤其是三伏天的時候,由於天氣熱,出汗多,消耗的氣血也大,身體也虛,大大降低了人的食欲,身體容易瘦。身體虛,就適合補,幫助身體調補正氣,把自己的體質改善壹下。

 三伏天適合吃壹些有利於健脾益胃的食物,比如說山藥、紅豆、蓮子、茯苓、白扁豆、南瓜等等。

 此外,也可以常飲壹水,將猴頭菇、丁香、沙棘、大麥、茯苓、佛手、大棗等壹起放入保溫杯中,用開水沖泡五分鐘代茶飲用即可。

 不過,不建議大家自己配伍調制,為了安全起見,可以購買已經制作好了的茶包。

 提醒大家,脾胃喜溫,不喜涼,就是到了炎熱的三伏天,也喜歡吃壹些溫熱的食物,切不可為了貪涼而吃壹些生冷寒涼性的食物,像冰激淩、冰西瓜、冰水、冰飲料等等。

  三伏天養脾胃,不可動怒

 天氣熱,人的新陳代謝旺盛 ,興奮人的神經,這個時候人的情緒波動大,人容易動怒,中醫講怒傷肝,但是時間長了就容易傷脾胃。所以說,想要在三伏天養脾胃,戒躁戒怒,盡量保持壹顆平靜的心,調節好情誌,宣暢氣機,有利於脾胃健康。

  三伏天養脾胃,不要吃得太飽

 如果妳有暴飲暴食的習慣,那麽妳的脾胃功能肯定不好,經常有腹脹、消化不良、泛酸、惡心等現象。建議大家在吃飯的時候,不要狼吞虎咽,不要暴飲暴食,慢慢地吃,可以細嚼慢咽,壹口飯在口腔裏進行充分咀嚼,這樣有利於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有利於減輕脾胃的負擔。而且吃飯不要吃得太飽,每次七八分飽就可以,養好脾胃,身體健康。

  三伏天養脾胃,還可以用艾灸

 中醫自古就有用艾灸來調理身體,而脾胃虛弱的朋友也要用好艾灸。調理脾胃的穴位有:中脘、神闕、足三裏、三陰交、天樞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等。在灸腹部的時候,可以隔姜灸,先把生姜切片,用牙簽戳上二三十個洞,把艾柱放上去,或者是用艾絨也可以 ,可以溫陽散寒,調節臟腑,恢復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