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食文化紮根美國 獨特變異的產物拉面漢堡
有時候,當壹種外國文化進入的時候,通常會產生壹些十分有趣的化學反應。不信,就讓我給諸位瞧瞧這神奇的拉面漢堡吧!
日本飲食文化如今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在美國生根發芽。不少美國人氣廚師將自己在日本體驗過的“日式待客”帶回當地高級餐廳,還有被改良成適合美國人口味的日式飯團和拉面,其中壹款“拉面漢堡”更是頗受追捧。
日媒稱,不論是高級餐廳還是平民飯館,日本料理都慢慢地變成了美國飲食文化的壹部分。在美國,甚至還有人試圖用科學解釋日本料理的魅力。
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保羅·基(Paul Qui,31歲)對於3年前的場景仍記憶猶新。那時他訪問了壹家被《米其林美食指南》評為三星的日本料理店。這就是位於東京銀座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在這裏,保羅仔細地觀察了日式待客之道和日本主廚的精湛廚藝。
保羅曾獲得過被譽為“美食界奧斯卡”的詹姆斯·比爾德基金獎(JAMES BEARD FOUNDATION AWARDS),是壹位頗有人氣的廚師。他根據自己在“數寄屋橋次郎”的體驗,於2013年在奧斯汀開了壹家提供日料的高級餐廳“Qui”。“Qui”的廚師操作臺兩邊都設置了吧臺,這在當地的高級餐廳中非常少見。
來自日本京都的主廚岡井芳人常在店內與客人隨意地聊著天。店內的菜品搭配十分大膽,例如用日本備長炭烘烤過表面的生魚片,主廚會當著客人的面烹飪美食。壹位當地肉類經銷商驚喜地表示,這些創新菜品和獨有的待客之道“改變了德克薩斯的飲食”。
雖然在美國的烹飪學校也可學習日料的制作,但不少老師自己都沒真正去過日本學習。介紹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的電視節目在美國非常受歡迎,針對預約者的指南書也將出版,壹股日料熱潮正在席卷美國。不僅紐約等大城市,壹些地方餐廳也正在努力追趕熱潮。
日媒還稱,目前壹些日本平民美食也在美國嶄露頭角。舊金山壹家名為“飯團(Onigily)”的餐廳壹到午餐時間就擠滿了客人,其中很多人都是老顧客。他們大多來店裏購買1個約3美元的飯團,使用的食材在日本並不常見,比如辣蝦和培根等。
拉面漢堡
這家餐廳的老板日本人金松孝司曾經是壹家系統開發公司的外派員工。在他最開始用移動餐車賣飯團的時候,經常有客人反映“這(飯團)跟壽司不壹樣”。於是金松開發出更適合美國人口味的食材,並逐漸成為固定菜單。市內2家店每日能銷售1200至1700個飯團。金松表示:“因為(飯團)比較健康和方便食用,所以受到了美國人的歡迎。”
在紐約每周末舉辦的布魯克林美食集市“Sma *** urg”上最受歡迎的竟然是“拉面漢堡”。漢堡中間夾著盤成圓形的面條。為了吃到拉面漢堡,甚至需要排大約2個小時的隊。壹些日裔從福島縣的當地美食中獲得靈感,創造出這種拉面漢堡,並在當地掀起了熱潮。
日媒指出,從高級到平民,日本美食正在不斷地滲入美國的飲食文化。微軟前首席技術官(CTO)納森·邁爾沃德(Nathan Myhrvold)同時也是壹位美食家。他正試圖用科學的眼光去解開日本美食的秘密。
邁爾沃德曾在有名的烹飪學校學習,並出版過美食烹飪書。書中記錄了他利用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詳細分析的烹飪方法,裏面的照片也充滿了科技感,比如烹飪著泰式炒面的炒鍋剖面圖,煮著西蘭花的湯鍋剖面圖等。
據悉,該書壹經出版就引來極大關註。邁爾沃德接下來還計劃出版壹本包括日料在內的亞洲美食書。他表示:“我對解開(日料的)美味和湯汁的秘密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