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季商品店、娃娃家、搭建區三個區域的有效融合為例。
孩子們在參觀完小區、跟隨家人去公園進行了參觀之後,孩子們發現,春天的小區或者公園裏有大樓、娛樂場、小池塘、花園、小橋等等。於是,選擇搭建區的孩子就對其直接經驗進行了再現。
“春天的公園或者小區裏都有什麽呢?”搭建區“開工”之前我首先進行了經驗的回顧,其目的在於引導孩子明確搭建的目的以及搭建時的分工合作。“有高樓!”“有花園!”“有橋!”“有噴泉!”“有池塘!”“有魚!”………孩子們七嘴八舌介紹著自己的所見。“好,大樓誰負責?”“花園呢?池塘呢?還有橋呢?”我引導孩子們首先進行分工合作,明確自己的具體任務,選擇好任務後搭建區的小工程師們就開工啦!“建築工地”進入了忙碌的階段,雖然搭建區有5個小朋友,可是啊,小小工程師們各司其職,整個過程忙碌而井井有條。
快看快看,經過小工程師們的小巧手,我們的公園建好啦!“小池塘(裏邊有各種各樣的小魚、噴泉)、花園(裏邊有五顏六色的花、大樹、小草、小亭子)、大橋(大橋周圍是小河,小河裏有波浪)、高樓”真是應有盡有呢~
竣工以後,為了引發更多的活動形式,我來到娃娃家。“娃娃家的小主人們妳們好!搭建區的公園建好了,妳們想不想去參觀壹下呢?”搭建區的小朋友聞聲,對娃娃家的小朋友說:“快來參觀吧!還有十分鐘就要關門啦!”
“媽媽我們去搭建區春遊吧!”娃娃家的爸爸問媽媽。“好啊!等會我去抱著寶寶!”戴上太陽帽、太陽鏡,有模有樣呢!剛要出發時,爸爸說:“等壹下!我們還需要去商店裏買壹些東西!”說著,爸爸跑去了商店買來了飲料、薯條、水果、竹蜻蜓、網球拍和網球、野餐布。
“媽媽,妳抱著寶寶,妳拿著這些東西,要不我不能開車了。”爸爸還要開車去呢,站在壹旁的我有些驚訝。“我們得快點,要關門了!”嘟嘟嘟,出發啦~
來到搭建區以後,搭建區的小朋友臨時給他們搭了壹個停車位。
在進入公園參觀之前我進行了提問。“搭建區的小工程師們,現在呢,有遊客來參觀啦,妳們要變身為小導遊啦~那遊客進來參觀之前,妳們需要向遊客們介紹哪些註意事項呢?”
“嗯………不能到處亂跑!要不這些就倒了!”“不能隨便扔垃圾!”“那麽吃完的零食袋兒要扔到哪裏呢?”我接著追問。“可以扔到小筐子裏,還有垃圾袋裏!”默默說道。
妳們都是負責任、懂得愛護公園的小導遊。“而且呢,如果顧客第壹次來參觀,小導遊們還可以向小顧客介紹壹下景點,比如說這是什麽景點,都有哪些好玩的。”“對!就是,還可以說有小池塘!”
參觀開始啦,負責自己管理區域的小導遊介紹著自己的景點,“這是花園,有藍花和黃花,還有大樹,小草,這裏是亭子,可以進來休息的。”負責搭花園的恩熙小朋友熱情地向小顧客介紹著。
“我們玩的有點累了,要不我們去野餐吧!”我引導孩子們鋪好野餐墊兒,放好食物等,有的孩子打網球,有的玩竹蜻蜓,有的安靜地坐著享受美食~其樂融融呢!
“我去買個蛋糕!”涵涵開著車去了商店買來壹個3層大蛋糕。“是誰過生日嗎?”我問道。“嗯,是寶寶過生日!”就這樣孩子們在這裏玩著、吃著、說著,度過了美好的春遊。
這次活動區之間的融合,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春遊前的準備工作、春遊中的快樂、以及參觀時的註意事項比如在開心的玩耍的同時也要保護環境,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創新了更多的遊戲形式,體驗到了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