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蘇軾:壹個美食家的的自我修養

蘇軾:壹個美食家的的自我修養

1101年6月,在人生最後兩個月中的壹天,64歲的蘇東坡回首過去,做了壹次認真的人生總結。

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認為自己壹生的功業,不是曾經做過的最高職務禮部尚書,也不在那些地方大官“太守”時期。

他自己個兒認為的功業,恰是他被貶流放的幾個地方。

這就很有意思了。

元豐三年,即1081年,黃州城東的壹塊坡地上,壹個農人打扮的大叔正躬身勞作。

這位大叔,現在真的可以叫蘇東坡了。

這是蘇東坡第壹次被貶,原因大家都知道,烏臺詩案。

當時還是湖州太守的他,因某些所謂“不規範文字”被禦史臺的小人利用,被捕下獄。

經過四個多月的牢獄之災,在壹場場驚心動魄的搶救下,蘇東坡幸免於死,被貶黃州。

這次被貶,壹個“致君堯舜上”的憤青蘇軾逐漸消失,而另壹個可愛的形象開始登上舞臺。

我們稱之為蘇東坡。

這個可愛形象的某壹面,我們稱之為美食家。

或者說,美食家是蘇軾和蘇東坡的分界線。

美食家蘇東坡在黃州城東的坡地上開辟了壹塊塊“根據地”。

房子有五間,還有壹座茅亭,茅亭下就是著名的雪堂。

雪堂,建好那天,下了雪,故名雪堂。

這塊坡地其實不小,有十畝左右。

所以蘇東坡差不多是個農場主了。

有了農場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有了最重要的食材。

美食家蘇東坡要開始大顯身手了。

他發明了壹種青菜湯。

食材很簡單,就是他自己種的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

洗凈,放點姜,用兩層鍋蒸,上面放米飯。

飯菜同熟,清淡但也可口。

蘇東坡吃得不亦樂乎。

後來這湯被稱作“東坡湯”。

美食家蘇東坡還改造了壹款重要的美食,在中國的美食史上留下了垂涎三尺的口水。

這道美食是“東坡肉”。

豬肉,在黃州地位很低,不入土豪的法眼,但是普通人又不懂怎麽吃。

蘇東坡經過反復試驗,做出了後來人見人饞的東坡肉。

做法很簡單,豬肉,洗幹凈,少著水,加醬油,文火燉,待軟糯如泥即可。

他特意拿出小本本記了下來: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怎麽回事啊,這個美味,不知不覺就笑起來了。”

吃著東坡肉的蘇東坡笑得像個兩百斤的胖子。

那時候蘇東坡的心境也開始變化,他寫道:某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

他曾經的憤怒、緊張、尖銳,已經隨風而散。

他開始變得幽默、寬和,以及可愛。

懂得慢慢去珍惜和抓取生活中的小歡樂。

比如晚上脫下衣服正準備睡覺,忽然看見照進室內的皎潔月光,心中欣喜。

於是連覺都不睡,起床賞月。這還不夠,非要把好基友張懷民也叫上。

兩位大叔在院子中賞月。

月光如水壹般清澈透明,水中還有隨風搖曳的水草啊。

仔細壹看,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哈哈哈哈。

這種清淡的歡愉,後來蘇東坡在壹首詞中寫了出來。

人間有味是清歡。

元佑九年,即1094年,蘇東坡被貶到惠州。

惠州就是我們說的嶺南了。

這次被貶,蘇東坡已經沒什麽脾氣了。

在他眼中,生活除了被貶的遠方,肯定還有遠方的荔枝。

對,荔枝,嶺南荔枝多,我要好好吃。

壹天吃三百顆,妳們在開封還吃不到呢!

吃完我還發朋友圈。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除了荔枝,美食家蘇東坡還很快發現了當地的好酒——桂酒。

這酒微甜,有異香,喝了不上頭,還能益氣美容,簡直了。

他動手能力強,很快學會了釀造。

酒好了後,他寫信給自己的好朋友陸惟謙。

謙啊,我做了好酒,簡直是仙露,妳不來嘗嘗真得可惜。

陸惟謙於是來了。

長途跋涉兩千裏。

只為了壹杯酒。

除了素的,美食家蘇東坡當然要吃肉的。

在惠州,他又壹次發揮了美食家的天賦,發明了烤羊脊。

惠州這個地方,市場冷清,壹日就殺壹只羊。

作為壹個被貶之人,蘇東坡也不敢和人爭搶。

他等人買完了羊肉後去買剩下了羊脊骨,因為骨間畢竟還有壹點點肉。

蘇東坡發揮聰明才智,將羊脊骨煮熟後,撒點酒和鹽烤,等微微有點焦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他吃骨頭也吃得很開心。

但是這樣壹來,沒想到卻得罪了——狗。

“但為眾狗待哺者不悅耳。”

那時候,他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生命至此,他已經豁然開朗了許多。

他依然保留著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樂觀。

他常常坐在城西湖邊的大卵石上,垂釣。

有壹天,他釣到壹條大鰻魚,便帶著魚和酒去找他的好朋友詹範。

他充分展示美食家的壹面,按照自己的創造烹制食物。

吃飽後,再開心地睡個午覺。

他躺在竹椅上,閉著眼睛。

屋後,鐘聲裊裊。

他覺得什麽都可以放下了。

紹聖四年,1097年,蘇東坡又被貶,這次直接貶到了國境外——儋州。

這可是不小的懲罰,要知道,在那時候,貶到海南類同滿門抄斬。

至於被貶的理由,據說是因為有壹次蘇東坡在睡了午覺後,心裏開心。

於是他又寫了幾句詩,發到了朋友圈。

沒想到這次被那個和他作對的大官章惇看到了。

大官章惇覺得蘇東坡過得太舒服。

於是蘇東坡就被貶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在朋友圈發與工作無關的事壹定要屏蔽公司人。

這是發朋友圈三定律之壹。

儋州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壹片荒蕪,根本都不適合人居住。

至於吃,當地的飲食也令人匪夷所思。

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

吃薯芋都還好說,可是薰鼠、燒蝙蝠、蜜唧,這都什麽鬼?

這是人吃的麽?

但是蘇東坡,他是美食家啊,我們不要擔心。

他很快拿出法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找到了生蠔。

海鮮!

還是免費的!

還大補的!

那時沒汙染,天然原生態!

他頓時又在廚房忙活了起來,將生蠔和酒壹起煮,吃起來特別鮮!

他美滋滋地吃完後還在信中向他的三兒子蘇過嘚瑟。

過兒,生蠔真是太鮮美了,妳千萬不要告訴朝中的士大夫們,不然他們寧願被貶海南和我搶的!

天真如此,也是沒誰了。

他還像采蘑菇的小姑娘壹樣勤勞,到處挖蔓草、蘆菔和苦薺。

用美食家的魔法挖掘他們的營養價值。

到處誇贊它們的營養高,味道好,是居家必備的保健食物。

有時他看到桃花,會忽然懷念東坡肉的味道。

便希望春天能將花瓣染成肉紅。

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但是即使人生有很多無奈,命運也總不時講著蹩腳的冷笑話。

蘇東坡依然能從冷笑話中找到笑點,然後用美食家的幽默將它們融入到美食中。

就像那首詩中寫道:我老此身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住。臥聽雞鳴粥熟時,蓬頭曳履君家去。

這是蘇東坡式曠達。

也是壹個美食家的快樂。

有壹句婦孺皆知的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其實快樂也如此,生活不是缺少快樂,而是缺少滿足。

蘇東坡是善於發現快樂並滿足的。

就像那天,因烏臺詩案下獄的他被放了出來。

他慢慢走出了東城街北面的監獄大門。

在寒冷的空氣中走著,他突然停了下來。

這天是除夕。

空氣中有新鮮的火藥味,那是剛剛燃燒完的爆竹。

再嗅壹嗅,還有微微的屠蘇酒香。

他突然感覺風吹在臉上,也有特別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