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2011玉米澱粉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2011玉米澱粉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環境分析

1、全球大米澱粉市場情況

玉米澱粉的主要供應國家為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同時也是玉米的生產大國。2003年全球玉米澱粉的產量為3940萬噸,占總產量的80.24%,2005年全球玉米澱粉產量為5400萬噸.2006年預計增長幅度會加大.其中變性澱粉及澱粉糖的大量投產及擴產是主要原因。全球玉米深加工的不斷深、廣延伸加速了玉米澱粉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外玉米澱粉深加工產品主要是澱粉糖、發酵酒精、紙制品和工業用品。

2、國內玉米澱粉市場情況

1990年以後我國澱粉加工業迅速崛起,至1996年澱粉產量己高於日本,年產量達到264 萬噸,到1999年我國澱粉年產量達到420萬噸,僅次於美國(美國年產量約1800萬噸、歐盟為400萬噸左右),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近幾年,我國澱粉市場發展迅速,2006年我國年產玉米澱粉量大約 1050萬噸,增幅仍在16%以上。

2005-2009年 中國澱粉及澱粉制品的制造行業利潤總額及增長趨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我國生產澱粉的省份主要為吉林、山東,河北、河南。以上四省份玉米澱粉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澱粉生產的地域較為集中。玉米是生產澱粉最適宜、最主要的原料。

圖 2007-2009 年中國澱粉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北京中期)

國內玉米澱粉總產量以山東最高,約占全國玉米澱粉總產量的33%;其次是河北,約占24%;第三是吉林,約占20%。國內著名的加工企業有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吉林黃龍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長春大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山東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等

 圖 玉米澱粉企業收益圖

2009年 10 月份我國玉米澱粉平均價格為2524 元/噸,環比下降2.4%,同比上升18%。  進入 10 月份澱粉價格下降幅度高於玉米價格下降,澱粉加工企業虧損。

3我國玉米澱粉加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玉米澱粉加工業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差距:

1、澱粉及深加工產品人均占有量遠低於發達國家。目前我國人均澱粉占有量為2.7千克,僅是美國人均占有量的2.7%,歐洲和日本人均占有量的20%。

2、自動化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較差。除個別大型玉米澱粉加工企業以外,多數中小型加工企業均缺乏自動控制和在線檢測,大部分生產環節靠人工經驗。

3、綜合利用率低,深加工高科技產品少。日前我國玉米澱粉加工廠實際的玉米綜合利用率在92%左右,而發達國家在99%以上。國內王米澱粉加工的副產品仍用傳統方法處理,如生產濃縮玉米漿、螺旋榨取玉米油等;而國外主要是將玉米浸泡水直接轉化成肥料或藥品,以及提取玉米黃色索、制造膳食纖維等,提高了利用價值。

4、加工生產規模偏小。發達國家玉米澱粉的生產規模壹般不低於年產10萬噸,而我國的澱粉加工企業數量眾多,中小企業的加工能力較差,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和提升產品檔次。

5、玉米澱粉及深加工產品品種單壹。我國的玉米澱粉只有通用的工業澱粉、食用澱粉、醫用澱粉等,特種澱粉很少。世界上以澱粉為原料的變性澱粉有200多個品種,而我國只有幾十個。

6、加工設備依靠進口。目前國內效益較好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是采用進口設備,加工設備的國產化水平普遍較低。

4玉米澱粉加工市場前景

由於玉米澱粉可以加工生產的產品種類很多,所以市場容量很大,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但是澱粉初加工產品年際間需求量變化較大,價格起伏不定,只有切實提高玉米澱粉深加工能力,才能確保實現增產增收,提高經濟效益。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澱粉市場發展迅速,需求旺盛,每噸澱粉價格最高曾達到3000元左右。在超額利潤的驅使下,玉米澱粉加工能力迅速提高,至1999年全國己加工澱粉421.59 萬噸(指當年加工量),但由於深加工能力不足,造成價格持續下跌。2000年即降至每噸澱粉1100元左右。今後隨著玉米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玉米澱粉的需求量將呈快速上升趨勢。據行業規劃,到2005年我國玉米澱粉需求量達1000萬噸左右,目前國內澱粉產量僅為500多萬噸,澱粉加工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玉米澱粉市場隨著全球集團化、規模化、精細化等不斷深入,玉米澱粉的下遊產品的生產及擴產將進壹步加強,全球玉米澱粉深加工的應用更趨向廣泛.玉米的附加值將更為突出,未來25年中將是全球玉米深加工中澱粉發展相對偏快的幾年。玉米深加工的崛起拉升整個玉米產業鏈走向更大的輝煌

5玉米澱粉加工發展方向

玉米澱粉加工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深加工、綜合加工,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生物酶技術、色層分離技術、膜技術以及噴射、超微、自動化控制等技術,促使澱粉加工產業盡快進入高科技、高產出、高效益的快速發展階段,努力實現產業升級。要抓好澱粉加工副產品的開發利用,達到以副保主、以副促主的戰略目標。要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的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把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要註意環境保護,減少汙染,努力使各項生產指標和環保指標達到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