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趣了,我的笑點長在楊超越身上了。
從孔子周遊列國到龔自珍勘察地理,中國自古就有遊學的傳統,如何寓教於樂,如何實現綜藝性與娛樂性的統壹,壹直是國內文娛產業所關註的問題。
在這壹點上,《了不起的長城》可謂作出了表率:鮮明地以長城文化為主題和切入口,采取實踐教學、模擬體驗、遊戲挑戰、趣味問答的形式,將相關的歷史、民俗、美食、文化知識灌輸到觀眾腦中。
同時邀請不同年齡段、不同領域、不同性格的娛樂明星作為嘉賓進行錄制,確保了節目在不同類型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從個人體驗上來看,《了不起的長城》壹方面給包括本人在內的眾多觀眾帶來了許多笑點,從第壹期的皇帝畫像和角樓朝向,到第五期的大膽狂徒和大山的子孫,嘉賓之間的互動產生了有效的化學反應,給觀眾貢獻了許多的笑聲。
另壹方面也確確實實讓長城文化更進壹步深入了人心,從山海關長城到水下長城再到青山關長城,從令人意外的長城建造原材料和孟姜女的戲曲演繹,到名將戚繼光的治軍思想和發明創造。
觀眾們得以更清晰地接觸和了解長城文化,曾經只在教科書、地圖和假期見過的長城,有了壹個更加清晰的輪廓。
說回青山關,青山關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為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薊鎮長城的壹道關口,萬裏長城現存的唯壹提拉式水門就在青山關(節目中所看到的正是它),下圖荒駁的磚墻和節目中的“把總署”正是當年歷史留下的痕跡。
不過節目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讓觀眾認識和了解長城,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家建立保護長城、延續長城文化的認知。青山關沿線長城已經損毀嚴重。本人在2014年曾爬過浙江省臨海市的沿海長城,同為戚繼光所建卻修復、保護得要完好許多。
長城修復和保護是壹個很值得關註的問題,我國北方萬裏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總長兩萬多公裏,而其修復和保護卻是以點為基礎的,除去著名的八達嶺、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等關口和城墻段,沿線其他城墻卻往往損毀嚴重、缺乏養護。
我們看節目,不應該僅僅是看到笑點,該應該看到歷史文化,還應該激起我們對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關註和重視。
這壹點也是我所欣賞《了不起的長城》節目組的地方,可能壹檔綜藝節目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生活的調劑、周末無聊的消遣,但節目組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將這樣的節目做出來了。
看過的觀眾自然而然有壹部分會對長城文化和長城保護燃起興趣,從而更加關註甚至為長城保護工作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我相信這也是北京電視臺和相關文化宣傳部門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最後說壹下戚繼光,在大多數人眼中戚繼光是家喻戶曉的抗倭名將,而節目中通過各種考驗和講解,讓嘉賓和觀眾都認識到了戚繼光的“水不費、食不言、守不怠”三條鐵律和發明改造美食、融匯百家獨創刀法拳法以及治軍之嚴明,幫助大家構建了壹個更加完整、更加有層次的形象。
除此之外,觀眾還能從中讀到先輩們修築長城時的艱苦環境和堅韌毅力、烙印在中國人民骨子裏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兩千多年來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傳承。
當然,這些是從大的層面來闡釋,我們把鏡頭切回每壹個普通觀眾,跟隨著明星嘉賓們的步伐,觀眾仿佛也親身體驗著這段歷史的厚重。
但卻與真實的歷史不同,而是增添了許多輕松的氛圍,能夠在愉快舒適的環境中、在不斷出現的笑點中感受和揣摩這壹段壹段長城文化,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接受文化的熏陶,從而直接或間接成為傳承長城文化的“磚員”。
綜上所述,我本人給《了不起的長城》打10分,給《了不起的長城》第五期節目打10分,並且希望以後有越來越多同類型不同主題的遊學體驗類綜藝節目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了不起的長城》(The Great Wall)是由北京電視臺、燦星制作聯合出品,五洲傳播中心支持指導的長城文化體驗類節目,由劉燁、阮經天、楊超越、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擔任“長城磚員”,節目***12期。
該節目由長城磚員組成“長城研學團”,“走四萬裏中國長城,學五千年中華文化”,***同遊覽長城的歷史與現在。?
該節目於2020年1月4日起每周六20:30在北京衛視播出,於2020年4月25日收官。
2020年7月,該節目入圍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綜藝節目”。
《了不起的長城》將娛樂性和知識點融合得相得益彰,完成了“寓教於樂”這個老生常談卻又難以實現的綜藝命題。
長城這個文化IP,終於不再是符號和意向,而成為了具象化的可知可感的文化載體。劉燁、阮經天、楊超越、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這七位長城磚員,能在首期節目就迅速破冰;從人物個性來看,他們也各有不同角色分工。
《了不起的長城》節目最大的特色在於文化元素的強勢植入。明星“爬長城”帶來的是能引發觀眾***鳴的文化生活體驗;而長城“冷知識”的傳達,則彌補了觀眾的知識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