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1、時代發展的需要,煎餅果子被推上了這個地位,產業參與者、食客、旅遊者等等等等,都需要天津有這麽壹個“煎餅果子”;江湖地位決定,必須要“嚴格”;
2、這是天津最接地氣,最受歡迎的吃食,沒有之壹,壹千多萬人天天吃,不嚴格能深入天津人的血液之中?
3、網絡時代的煎餅果子,自帶IP屬性,更需要“嚴格”起來才能明確標簽意義;
完美!
為什麽天津人對煎餅果子的要求十分“嚴格”?
不敢說“煎餅果子”是天津人的信仰,但是毫無疑問,天津人對煎餅果子是嚴肅的認真的,毫無疑問能用上十分嚴格,這個形容。
先看壹則新聞:
天津“煎餅果子”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嫂子、德祿齋、津老味三家入選)
(來自國家旅遊局網站的新聞)
沒錯,就是這個街頭小吃現在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之重,已然不僅在食客之中,而上升到整個城市形象層次。
有個天津衛的老哥(無敵吃貨&無敵噴貨),原來說過壹句很在理的話,天津的吃食,在外人眼裏,七分靠包子,兩分靠煎餅,還有壹分就是麻花了……細琢磨壹下,嗯!沒毛病
沒錯,煎餅果子的地位就是這樣高,能從老天津衛“三絕”中殺出壹套血路,也有些許“時代選擇”的意味所在……
話說天津三絕,也或許是因為,包子全國各地都有,甚至很多名氣還大於“狗不理”,;麻花相對小眾,這不重慶還有“陳昌銀麻花”名氣也不小,至於耳朵眼炸糕,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過。
這裏給上,這幾個天津小吃的百度指數和微信指數對比圖
為什麽天津人對煎餅果子的要求十分“嚴格”?
(註:最上面橙色線是煎餅果子,最下面的藍線是耳朵眼炸糕,至於十八街麻花連百度指數都沒收錄)
再看微信指數
為什麽天津人對煎餅果子的要求十分“嚴格”?
這就是時代的選擇了。
老三絕,除了狗不理,其他兩個完全沒有多少影響力了,這對於壹個如此有特色,有市場,有厚度的大城市而言,是接受不了的。
這個城市需要標簽,特別是在網絡的時代,“美食”的標簽更是重要。十年前說到城市美食,妳會想到成都、西安、廣州,那屬於傳統標簽+口碑傳播,現在妳會再加上長沙(天天向上功不可沒),加上潮汕(各類美食紀錄片的加持)……
這就是時代的需要,而對於天津而言,再也沒有比“煎餅果子”更適合做美食標簽的了,政府牽頭,產業跟進,老百姓喜聞樂見,“煎餅果子”大產業油然而生,所以必然要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