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和故事
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麽關聯的詞語
可是也不難發現
生活中卻常常能把它們聯系在壹起
不信?妳看...
1、涮羊肉
“涮羊肉”是名特風味。但能流傳下來卻和忽必烈有關。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燉羊肉”。隨軍廚師馬上宰羊剔肉,不料敵情突發,做“燉羊肉”來不及了,廚師忙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鍋裏壹攪和就撈出來,放點調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饑不擇食,吃罷迎敵並獲全勝,還朝後命廚師如法炮制,並建議放了許多佐料,群臣吃後贊不絕口,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2、火腿
“火腿”是宋代名將宗澤發明的。宗澤是主戰派,因打仗連連得勝,百姓擡著肥豬慰問,壹時豬肉多得吃不下了,宗澤就命人將豬腿肉割下,腌制起來。由於腌制的豬腿又濕又重,行軍攜帶不便,所以常常把它們匆匆曬上幾天,掛在風中晾幹,日子壹久,腿肉紅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3、撒哈蛋糕
據說是在1832年,由澳大利亞駐法外交官梅茲提爾尼西的專任主廚,法國籍的撒哈所發明的,當年16歲。因外交官梅茲提爾尼西嗜好甜食,每天都必須品嘗不同的甜點,結果撒哈試著將許多平常不常用於點心的食材加以組合,最後完成了這道“撒哈蛋糕”。後來1876年,撒哈的兒子愛德華創立撒哈HOTEL,並與妻子安娜把這道點心加以發揚光大,成為法國著名的蛋糕之壹。
4、婚禮蛋糕
婚禮蛋糕,據傳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代。蛋糕壹詞則出自英語,其原意是扁圓的面包,同時也意味著“快樂幸福”之意。古代時富家子弟舉辦婚禮時,都要做壹只特制的蛋糕,不僅在婚宴上新郎新娘壹起吃,而且也請來賀喜的客人吃蛋糕。客人們期望自己也能分享新婚夫婦的幸福。因此,那時蛋糕師是放在新娘頭上被切開的。在歐洲被邀請參加婚禮的客人還有這樣壹個習慣:把各自帶來的放入香料的面包高高地堆在桌子上,讓新郎新娘在“面包山”的兩側,隔山交吻。這時面包山也象征著幸福。
5、老婆餅
老婆餅是廣東潮州地區壹種漢族傳統名點,是廣東潮式月餅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簡且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餅類。相傳在廣州,有壹間著名的老字號茶樓;某日,茶樓裏壹位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帶了店裏的招牌茶點回家給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後,不但沒稱贊店,甚至還嫌棄地說比不上娘家的冬瓜角。師傅聽了之後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給他嘗嘗!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做出了焦黃別致的“冬瓜角”。這位師傅壹吃,風味果然清甜可口。這可口的冬瓜角因而得名“潮州老婆餅”,之後演變成如今的“老婆餅”。
6、網友故事
小時候爸媽是雙職工,我是個脖子上戴著鑰匙的兒童,奶奶不喜歡女孩不肯幫爸媽帶我和妹妹,所以有壹段時間我都是自己回家寫作業,再獨自待上壹兩個小時,後來外公來了,他來接我和妹妹放學,然後帶我們去公園的涼亭裏寫作業,有壹天他給我們買了兩個冰淇淋,外形是球形的塑料殼,上面有個蓋子可以打開,等我們吃完後他把殼子洗幹凈留下了,然後我們每天都能吃到他用牛奶加糖和水,提前凍好的“冰淇淋”,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冰淇淋。
7、網友故事
高中時暗戀的同桌是個學霸+面癱,我下午上課很容易犯困,而他的抽屜裏每天都放著,壹整條的薄荷糖,我每次犯困就偷壹顆吃,涼涼辣辣的感覺會讓我精神壹點,可吃下來每天都是藍莓味的糖,感覺有點單調,我就問他:“為什麽每天都是藍莓味的糖,能不能換個口味!他面無表情:“妳之前不是說過妳喜歡藍莓味嗎?”
吃不完的美食
說不完的故事
妳有哪些和美食之間有趣的故事呢?
趕緊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