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起這壹點兒,娜娜也是滿肚子的遺憾,結婚這麽多年,廚藝別說長進了,就連以前會做的簡單小炒也已經忘得壹幹二凈。娜娜說:“妳們大家別說我矯情,我是想做,但實在受不了餐桌上的指指點點,每次吃飯時,公公會對每道菜評頭論足,也就那三言兩語讓我沒有壹點兒做飯的欲望。”
原來,每當當娜娜婆婆把精心準備的菜肴端上桌時,娜娜公公邊吃邊點評:淡了、鹹了,醋放多了、少了,炒的輕了、重了,哪道菜不應該放醬油卻放了......幾乎沒有壹次不嘮叨兩句。也許是受老爸的影響,娜娜的老公也是名副其實品菜師,婆婆炒菜時放沒放雞精,她老公竟然都能品嘗出來。
聽到娜娜說她老公的味覺如此敏感,我都懷疑自己簡直都沒有味覺。
娜娜說,就壹道家常菜,至於嗎?再說了,做飯的婆婆又不是特級廚師,就是特級廚師也受不了總是這麽叨叨呀?
她婆婆經常也會反駁,但公公點評菜肴好像成了吃飯的壹個不可或缺的習慣,時間久了,婆婆也就無所謂了。
娜娜聳聳肩說:“聽他們這麽叨叨,我壹點也提不起做飯的熱情,就我這二把刀的功夫也別獻醜了。”
我笑了:“這是怎樣磨滅妳做飯的熱情呢?”
娜娜慎重的說:“所以,我堅決不做飯,以來保護自己對做飯那僅有的壹點兒信心。”
想比之下,朋友小米就幸運多了,小米的公公和老公都不會做飯,結婚後也壹直是婆婆做飯,但是,每當小米幫忙端來婆婆炒的菜時,小米的公公就會說:“來,嘗嘗妳媽做的這個菜,特別有水準!”
相處的時間長了,小米發現老公繼承了公公愛肯定廚藝的優點,每當小米嘗試做了飯,小米的老公都會說:“媳婦兒做的就是好吃。”尤其是當家裏來了客人,小米的老公在招呼客人們吃飯時,都會說到:“來,快嘗嘗我媳婦的手藝,雞塊燉的超級入味兒。”“我媳婦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妳們可真有口福!”
小米說,有壹次招待客人,炒的雞翅時明明都失了手,稍微有點兒糊了,她老公嘗了嘗後還是很給力的說:“媳婦兒的的雞翅做的很入味兒,妳們嘗嘗。”
聽了小米的生活分享,我笑了:“原來妳這麽癡迷廚藝呢,背後有強大的精神支柱!”
因為品嘗人的態度不同,娜娜和小米對做飯的態度截然不同。
其實,像娜娜公公如此挑剔的家人也是普遍存在的,他們就堪比生活的差評師,自己想說什麽就說什麽,說話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娜娜和小米的公公對於菜肴的態度,也恰恰反映了壹個人的生活態度。
娜娜的公公是壹個典型的批判型性格的人,他不僅會對飯菜做出評價,還到會將批判的態度擴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影響到了下壹代。
在我們平時相處中不難發現,娜娜的老公明顯是個悲觀主義者,同樣自駕遊,導航地圖錯了,娜娜的老公就會略顯急躁,而小米的老公卻看著車窗外的風景自娛自樂。
很明顯,娜娜的老公和小米的老公受到了不同家庭的影響和熏陶。
批判型性格是壹種心理障礙,主要是性格上存在問題,批判型性格的人容易變成差評師,從而會過分挑剔,容易產生沖突。
除了性格因素決定,還有自我意識太重,從而習慣於給對方差評,也就是說其本身就意識到對方才是付出多的那壹頭,所以不管給多少差評,對方都不會離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
壹個挑剔的人會大大削減妳的熱情和上進。
而壹個樂觀充滿正能量的人會隨時帶給妳信心與快樂。
每壹個甜蜜女子背後,大多有壹個寬厚男子的默默扶助。
每壹個圓滿男子的身邊,也少不了壹個寬容女子的無聲支持。
每壹個性格健全的孩子,少不了健全的父母的影響和充滿正能量的家庭氛圍的熏陶。
為了孩子,請遠離差評,嘗試以輕松、幽默的心態來接受身邊的壹切。
其實,誇人也是壹種能力,不知妳具備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