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最偉大與無私的,媽媽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身教勝於言傳,在與媽媽的朝夕相處中,媽媽的壹言壹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有清華大學教授指出,壹個優秀孩子的成長,和媽媽的性格有很大關系。跟什麽樣的媽媽在壹起,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復制品,那麽如何做壹個正能量的媽媽,引導孩子 健康 成長呢?我總結了以下幾條,希望對寶媽們有所幫助。
1、壹個三觀正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性的作用。
作者有壹個初中同學,是個特別聰明漂亮的姑娘,但是卻早早輟學嫁人了。因為她的媽媽總是把“女孩子讀書無用,嫁人嫁得好才是真本事”掛在嘴邊上。她18歲便嫁給壹個所謂的“大款”,過上了少奶奶的生活。我大學畢業後遇到她,她卻因為大款的拋棄,獨自帶著孩子回了娘家。以後的生活,便是不斷尋找目標,再嫁。
想起當年她的媽媽嘲笑我的媽媽,女兒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把家裏的錢花光,也不如長得漂亮才能過得好。 媽媽卻教育我們,壹個人要想過得好,不能依賴任何人,壹定要自己學習真本事。
在這個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 社會 中,壹個三觀極正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2、嘗試做個“懶媽媽”,培養孩子獨立自強。
媽媽愛孩子,卻不應該包辦孩子的壹切。我們身邊都有很多勤奮的媽媽,每天早晚為孩子準備豐盛的 美食 ,隨時觀察天氣變化,給孩子增減衣物,晚上還會絞盡腦汁給娃講繪本,陪娃寫作業。
媽媽從孩子呱呱落地便失去了自我,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費在孩子身上。豈不知,這樣的“100分”媽媽,卻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媽媽適當的學會“偷懶”,反而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我的兒子八歲了,每天吃飯前,他都會來幫忙收拾餐桌、盛飯、端菜,幫忙照顧妹妹。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明白吃飯是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不會管他,幫忙做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應該盡的義務。
其實,“懶媽媽”有的時候會更辛苦,因為孩子會把很多事情做得很糟糕,媽媽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耐心指導,收拾善後。但是,千萬不能因為怕麻煩就壹律取而代之,壹定要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才會在不斷遇搓中成長。
壹個獨立自強的孩子背後,都有壹個敢於放手的媽媽。
3、做個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媽媽,孩子才能學會信任、理解、大度、寬容。
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回憶自己的母親,他說印象最深的事是,自己把家裏唯壹的暖水瓶打碎了,害怕得鉆進草垛裏呆了壹整天。傍晚母親找到他,並沒有責打,只是摸著他的頭輕輕地嘆息。
我們假設,如果孩子不小心把家裏的古董打碎了,把媽媽心愛的首飾搞丟了,有多少媽媽能做到,不暴跳如雷給孩子壹點教訓?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我們不要試圖用大吼大叫來跟孩子講道理,因為媽媽生氣的姿勢神態已經把孩子嚇住了,妳講的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我們很多時候都缺乏對孩子的理解,孩子犯了錯,不要急著責打,應該先問清理由。孩子今天在媽媽這裏受到的委屈,有可能變成他對整個 社會 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從小與壹個寬容大度的媽媽在壹起,耳濡目染中,孩子的格局肯定也不會差。
4、擅長表揚孩子孩子努力、勤奮、有創意的媽媽,孩子更努力、更上進、更有想象力。
現在大家都提倡正面教育,多鼓勵孩子確實有很多好處。但是媽媽表揚孩子壹定要講究技巧,否則很容易適得其反。
比如,孩子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把房間收拾得特別幹凈。很多媽媽會誇獎孩子,“妳真棒”。這樣的表揚比較抽象,孩子並不能具體明白,自己到底哪裏做得好?媽媽可以表揚孩子,“妳做家務認真、堅持的態度特別好,房間變得這樣幹凈都是妳辛勤勞動的結果”。
媽媽盡量做到表揚孩子適度、恰當,這點很重要。在愛與鼓勵的氛圍中長大,孩子壹定會成為樂觀、豁達、和善的人。
壹個人品格的養成,幾乎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時期。媽媽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了太多太多。猶如莫言目不識丁的母親,有很多沒有受過教育,卻有偉大智慧的媽媽,向偉大的媽媽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