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俄羅斯韃靼餡餅怎麽做?

俄羅斯韃靼餡餅怎麽做?

1、餡餅合子(Kystyby)

這個單詞對外國人來說很拗口,但還是值得記住。它是壹種疊成半月形的又嫩又軟的小餡餅,很舊的做法來,自中伏爾加地區的森林、曠野和古墓。將死面餅在平底鍋裏烙熟,塗上壹層煉過的油,包入黃米粥或者土豆泥餡兒。現在的大廚要多年練習才能把這種簡單食物做出理想的味道,可韃靼主婦們天生就有這個本領。

攝影:Marina Mironova

2、三角餡餅(Echpochmak)

攝影:Marina Mironova

世界杯期間壹日遊至體驗千年喀山

三角餡餅或"三角形",是韃靼飲食的根本。乍看起來是再簡單不過的餡餅:發面、肉、洋蔥、土豆丁兒,包成三角形的包子,然後在烤箱中烤熟。但細節可不那麼簡單。比如怎樣讓面皮松軟,雖然裏面包著鮮美多汁的肉餡兒,但外面卻有壹層脆皮;各種食材的搭配比例如何等。最後,是怎樣加進去"愛"。"這才是最重要的材料!所以在咖啡店和商店是買不到好吃的三角餡餅的!"在事關民族飲食的根本時,韃靼老奶奶們可是認真的。不過,對比品嘗總是能證明她們是對的。完美的"奶奶做的"三角餡餅應該是熱乎乎、沈甸甸、香氣撲鼻的,能保持熱氣好幾小時。三角餡餅可以用不同的肉餡兒,但最好的組合是豬肉和鴨肉、羊肉和鵝肉。

3、馬肉香腸(Kazylyk)

攝影:Marina Mironova

切成薄片的風幹馬肉香腸。其做法來自金帳汗國,十三世紀時來到伏爾加河兩岸的歐亞大陸最具流動性的遊牧民族和征服者那裏,韃靼人掌握了這種香腸的做法。

4、風幹鵝(Kaklagan kaz)

攝影:Marina Mironova

大城市中的韃靼女性 挽救民族特征的“韃靼聖母”

喀山如果有美食徽章,那它的圖案應該是壹只以金黃色三角餡餅做背景的風幹鵝。風幹鵝對於韃靼斯坦的象征意義,就像西班牙火腿對於西班牙壹樣。甚至還有專門養鵝的村莊。好的風幹鵝首先是壹道特殊的節食菜,最好配上黃米、大麥和甜菜壹起吃。風幹的流程遵守古法,本身並不復雜,但需要時間和耐心。將鵝的內臟掏幹凈,抹上鹽,用蠟紙包裹,然後在沒有直接日曬和風吹的閣樓裏掛上3-4個月。鵝肉在這段時間裏吸收了芳香、有益的脂肪,顏色變成暗紅色,就像西班牙火腿壹樣。不僅令人回味無窮,還有壹種淡淡的甜鹹香氣。

5、全鵝大餡餅(Zur-belish with goose)

攝影:Marina Mironova

Belish是小餡餅,Zur-belish是超大餡餅。全鵝大餡餅則是真正的饕餮大餐。這是壹個圓形的焦黃餡餅,其形狀和大小就像壹個巨大的湯碗,韃靼人只有在置辦家宴或者招待特殊客人時才會做。全鵝大餡餅用整只鵝的肉和內臟做餡兒,還加上許多土豆和洋蔥。烤熟之前將其拿出來澆上鵝肉湯,然後再放進爐子裏接著烤。

6、蜜絲塔(Talkysh kaleve)

圖片來源:Bakhetle

盤點6道不可錯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本地美食

韃靼斯坦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和南北方文化、知識及飲食的中轉中心。從十七世紀開始,喀山成為從中國到歐洲的茶葉之路上的重要站點之壹。毫不奇怪,喝茶在喀山不僅是傳統,還是生活方式,包括怎樣喝、跟誰喝,最重要的是配什麼喝。當地的烹飪書籍中總會有很大壹部分內容是寫"茶桌"的。

蜜絲塔是最好吃、最難做的韃靼甜食。它是將細細的蜂蜜絲線壓實,做成香脆可口的尖塔形。十九世紀時,韃靼人博爾汗、塞福林家族的祖先將這種土耳其甜食的做法帶到喀山。1990年代,尼亞孜·塞福林建立了壹個大規模生產蜜絲塔的甜食帝國。由於這種甜食的做法需要大量的繁重勞動,因此這壹甜食帝國根本沒有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