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臘肉
臘肉是冬季裏壹道特殊的美食。小雪時節,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自制臘肉,壹則,天氣寒冷幹燥,加工臘肉不易變質;二來,制作完成後剛好可在春節裏食用,既飽了口福,也添了過節的氣氛。做好的臘肉有好多種吃法,可以直接蒸,和米飯壹起蒸,做煲仔飯或者跟蔬菜壹起炒。
做臘肉最好是用豬前腿肉或五花肉,五花肉沖洗幹凈,然後用廚房紙吸幹水分,然後倒入生抽,鹽,白糖和高度米酒攪拌均勻。腌制時間6小時以上,中途翻拌幾次使其腌味均透。待五花肉腌制好後用繩子串起來,掛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晾曬,半個月後,臘肉就差不多風幹了,隨時都能取下來炒菜,味道鹹香好下飯。
2、魚幹
與內陸不同,沿海地區的人們正忙著將新鮮的魚類晾曬成魚幹以備過冬。此時海風勁吹,加上暖暖的陽光,正是傳統曬魚的好時節。打撈的魚賣不掉、吃不完,就用鹽腌制曬成魚幹,以便存放。曬好的魚幹是特有的冬日味道,不論蒸著吃、煮著吃還是燉菜吃都別有壹番風味。
魚去內臟去腮,魚背魚頭左右對半分開,清洗幹凈後放鹽水泡1小時,腌制時間不可以過長,壹般是淡曬的。瀝幹後用繩子穿住綁好,壹般放在太陽底下曬足3-4天就可以裝袋放起來,或者裝好放冰箱。
3、糍粑
小雪節氣吃糍粑,是南方地區的傳統民俗。把糯米煮熟後放到石槽裏,用石錘或者其他器具將糯米搗爛成泥狀,然後所制成的壹種食品,做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
糯米提前泡過夜,放在蒸籠布上蒸熟,也可以用電飯煲煮熟。熟糯米取出倒入盤中稍微冷卻,加糖搗爛。烤盤中先鋪壹層保鮮膜,然後把糯米倒入容器裏壓平壓實。再放回冰箱冷凍保存,想吃的時候取出來切成條炸好,淋上自制的紅糖漿,撒上細細的黃豆粉就開吃啦,脆甜香糯。
4、小雪酒
浙江地區民俗在小雪當天釀酒,稱之為“小雪酒”。這個釀酒的習俗來源於夏朝,據說是因為小雪時,氣溫日趨降低,正是萬物斂藏時候,水極其清澈,相當於雪水,釀出來的酒經過壹個冬天的封藏,比其它季節的酒要更為清冽甘甜,酒香濃郁。
5、刨湯
吃刨湯是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區流行的民間習俗,每年到了小雪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殺年豬,吃刨湯,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壹抹火熱。所謂吃“刨湯”,字面意思是吃刨過豬的水,而實際上是嘗新鮮的年豬肉。將剛殺豬的血、肉等煮出來酬謝殺豬匠和款待客人的主菜就稱為“刨湯”。冬天吃刨湯既符合冬季養生,更體現壹種親戚、鄰裏之間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