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歐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亞洲味與倫敦腔

歐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亞洲味與倫敦腔

本文轉自作者 | 張璐詩 的文章

酒店39層服務式公寓的窗外景觀

來自新加坡的泛太平洋酒店內隨時會遇到熟悉的元素,比如中國畫、蘭花與南洋 美食 ,窗外是無敵的倫敦高空景觀。

站在倫敦泛太平洋酒店(Pan Pacific London)套房目測30度的轉角落地玻璃前,有點像站在壹艘輪船的船頭上。諾曼?福斯特設計建造的“腌黃瓜”大廈近在咫尺,金融城的車水馬龍就在腳下。“腌黃瓜”雖然已矗立18年,卻至今是倫敦新地標的代表。我知道這壹景觀將是倫敦泛太平洋酒店的殺手鐧;就好比10年前建起的72層碎片大廈上那間酒店對世界各國遊客們的吸引力。不同朝向的套房,還能看到聖保羅大教堂、倫敦塔橋等倫敦地標。

倫敦泛太平洋酒店的無邊泳池

我還註意到了酒店的另壹處獨特:倫敦市中心帶泳池的酒店至今依然稀缺,即使有泳池也大多安排在地下層。而倫敦泛太平洋的4層有壹個寬敞的無邊泳池,正對著落地玻璃外的老教堂、新大廈,還有不斷來往的紅色雙層巴士。換做是正常時期,估計這裏早“下”滿“餃子”了;但我入住時,泳池四周靜悄悄。酒店沒有回答我當前入住率的問題,從早餐與午飯時間的情況看來,估計也不會太高。疫情拖延了酒店10個月的施工進程,如今盡管如期開門迎客,看來還需經歷國際旅行全面恢復之前的緩沖期。

金融城壹帶新開發了多幢現代高樓,與遍布文物建築的舊城中心風貌氣質截然不同。新加坡泛太平洋酒店進軍歐洲所開的這第壹所酒店樓高43層,但客房到19層為止,20到41層是服務式公寓“The Sky Residences”。對比國內新酒店,並不算“摩天”;但如果與現代建築仍屬稀缺的倫敦自身比較,新近開業的這幢倫敦泛太平洋酒店物業,已是城中少有擁有高空景觀的酒店。The Sky Residences從今年夏天已經開盤,房型從壹房到三房壹廳不等,起價130萬英鎊,可以使用酒店內的泳池和健身設施。我順便上到了39層的三房壹廳樣板房看了壹眼,從“腌黃瓜”到倫敦塔橋的景觀有點無敵,當然價格也飆到了4百多萬英鎊。

酒店就在繁忙的利物浦街火車站步行幾分鐘之外,邊上還新開了極受市民歡迎的意大利食品中心Eataly,但甫壹走進酒店內,全面隔音的落地玻璃就將鬧市繁囂擋在了身後。整座酒店不論公***空間還是客房之內,紐約設計師雙人組Yabu Pushelberg統壹用了柔和中性的色調,沒有花哨處理,據說設計目標就是要讓客人“瞬間放松”。店內隨時會遇到熟悉的元素,比如長廊裏的中國畫;大堂茶廳“蘭苑”(Orchid Lounge)內擺滿小型蘭花;雞尾酒吧起名叫“姜花”(Ginger Lily),聽見這個名字我已聞到了嶺南夏季的熟悉奇香,據說花藝師曾在英國努力尋找來自熱帶的姜花,可惜最終未果。

壹天下來,我感覺食物才是這家酒店最大的特色。這包括了既提供英式早餐、龍蝦蛋餅,也提供白粥小菜、雞絲米線的早飯;Straits Kitchen裏有馬來西亞後廚炮制的南洋風味餐食比如辣椒炒蟹、蝦醬雞、星洲炒米,還有起名為“楊貴妃”的自創雞尾酒;以及由籍貫潮州的新加坡點心師黃淑柔(Cherish Finden)主理的中西合璧下午茶。

新加坡點心師黃淑柔

下午茶壹個特色是各款茶任選,並無限續杯。茶品牌來自壹位英國茶愛好者創辦的“Rare Tea”,近年來得到不少倫敦高端食肆的追捧。這些年在不同酒店、餐廳喝過不少此品牌的散茶,可惜沒法認同大家都小心遵循的Rare Tea創辦人所宣揚的泡茶法。茶葉新鮮度和質量已很值得商榷,暫且不表;端上來的大茶壺裏只有色澤極淺的茶水,茶葉已撤走。問侍應生,回答是“已按照泡茶指示泡好”。喝進嘴裏的不論凍頂烏龍還是白毫銀針,都淡如清水。英國人近年對茶道興趣逐漸濃厚,期待這家新加坡酒店打入歐洲市場帶來南洋飲食文化時,也能帶頭打破目前人雲亦雲的現狀,請英國人民喝上真正的好茶就更好了。

很多來捧場下午茶的食客,都沖著英國電視Channel 4的烹飪大賽“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的評委Cherish黃淑柔而來。20年前移居倫敦的Cherish,10多年前受邀出任曾開創英國酒店下午茶的倫敦朗廷酒店點心部總廚,7年前開始成為英國電視烹飪界的常客。這幾年她與比利時Gopa巧克力密切合作,原本打算回新加坡壹段時間,卻剛好收到了Pan Pacific倫敦酒店的總經理Ann聯系,請她來擔任點心部行政總廚。Cherish年輕時就曾在新加坡的泛太平洋酒店工作過,到了這間“自家人”的新店裏,她明顯更有創新和分享的空間。在下午茶中,黃淑柔構想了很久,如何將亞洲風味與英國人的口味融合在壹起。最終她設計出了壹套“所見非所得”的趣味茶餐。

黃淑柔回憶童年而設計的下午茶餐甜品部分

比如當中的麻薯(糯米團),Cherish用奶油巧克力醬(ganache)代替英國人不太習慣的紅豆,她用蝦餃、蘑菇包、叉燒酥和咖哩角等點心取代了英式傳統的迷妳三明治和司康,甜點部分則是壹盤來自她在新加坡的童年回憶:用柚子、抹茶、黑芝麻砌造的“長衫”(旗袍),用荔枝泡芙、玫瑰露球和奶油造出黃淑柔自己最喜歡的水果荔枝造型甜點,用巧克力制造裝滿芒果的“椰子殼”,最後還少不了她自己設計創造的67%巧克力,裏面加了果仁糖、布朗尼等夾心。但最特別的還是上甜點之前,黃淑柔用小小的壹塊“全味”(Umami)點心作為鹹點和甜品的過渡:加了醬油的焦糖,夾在海草、芝麻的牛油餅幹裏,沒有壹種特別奪味的,細膩和諧又奇妙。在這塊小點心上,Cherish還貼上了鯉魚圖案,帶入南洋傳統中的“好意頭”,背景則鋪上“中國紅”。在此之前,我每次在用過英式下午茶後,都膩得不想再回頭;這壹次,下午茶結束後我還有點意猶未盡。

黃淑柔設計制作的巧克力與刺果蕃荔枝冰激淋甜點

黃淑柔說自己想念的家常味道就是海南雞飯。我在酒店的Straits Kitchen裏也吃到了,只不過因為要照顧英國食客的口味,雞皮已剝去,用料也主要是本地人偏愛的雞胸肉部分。餐後我嘗試了Cherish為酒店專門設計的巧克力甜點,旁邊的雪葩是提取新馬壹帶常見的熱帶水果紅毛榴蓮(刺果番荔枝)果肉做成,令人深感獨特。當初聽說“泛太平洋”在倫敦開店時,我真沒想到會有這麽親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