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人關心“牛奶煮雞蛋可不可以壹起吃”,還有人問到“螃蟹蝦喝香蕉壹起吃會幾分鐘會死人”、“香蕉沾白糖會死人”、“吃兔子生孩子會三瓣嘴”……聽起來太可怕了!可這些都是假的!堅定完畢!
食物相克不存在,食物中所含的元素、成分都是微量的,造成中毒什麽的情況所需要的計量在普通人的飲食裏是遠遠不夠的。妳看到的那些“牛奶和煮雞蛋不能壹起吃”、“不能在吃小龍蝦的時候喝啤酒”其實都是謠言,是為了吸引人們註意力的噱頭。平日生活裏的正常飲食裏,沒有不可以壹起吃的。但是如果妳不走尋常路,也許會有脹氣、拉肚子等鬧肚子的小情況,但即使如此,也是“作”到壹定程度才會發生的,正常人壹般不會發生。
其實這些問題,常常是我們父母關心的話題,小薄荷的爸爸非常熱衷健康養生,經常在朋友圈和家族群裏發些“最新科研成果”、“專家研究報告”,有些很實用,有些壹看就是謠言,有些乍壹看很可信,細看卻經不起推敲,還有些實在分不清真假。比如最近朋友圈盛傳的吃螃蟹後喝酸奶或吃香蕉會中毒的消息,沒有任何依據。實際上,食物相克致死的說法早就被推翻了。
除了這些食物相克理論,我們的信息生活中還紛擾著許多謠言,“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下面“薄荷健康”教妳4步分辨這些真真假假的謠言,遠離噪音。
1.看標題,危言聳聽的不靠譜!“致癌!轉瘋了!求轉發求擴散!”謠言就愛起這樣的標題,什麽嚇人用什麽,那些不符合廣告法的誇大詞語、數據,沒有出處,僅為了吸引眼球而已。
2.看發布來源和時間。發布信息的來源不靠譜,信息的真實性就很難蓋章。如果是講健康、科普類的信息,沒有認證過的個人號不要輕信,建議還是參考官方認證的權威機構。
3.看內容,有理有據才靠譜。專業的健康知識內容壹般用詞謹慎,不會下壹個很絕對的定論,而謠言壹般內容誇張,用詞極端:壹定、致死、根本不需要、完全......謠言舉的例子壹般沒有出處,只甩給妳壹個很嚇人的結果,卻沒有嚴謹的論證過程。而正規的健康文壹般會指出其中使用的表格、數據出處,壹般都是權威機構。比如薄荷在引用壹些實驗結果時,會在文末加上參考文獻。
4.不是說只有高大上的設計才靠譜,而是很多謠言文章壹般采用很誇張的發光字體、圖片來吸引眼球。特別是針對長輩的內容,喜歡用五彩斑斕的設計、獵奇的圖片去吸引爸媽分享, 卻沒有花心思好好寫文章。再說了,連設計師都請不起,科普也專業不到哪裏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