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生物植物小知識

關於生物植物小知識

1.有關植物的小知識

吱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壹大類。植物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有動物沒有的葉綠素和基質,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有細胞核,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有些特例不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有些沒有葉綠素,有別的光合作用元素,

植物有細胞壁,沒有神經系統,沒有感覺。分藻類、地衣、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植物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但許多多細胞的藻類也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們與植物的最重要區別就是水生和陸生。我們可下這樣壹個定義;植物是適於陸地生活的多細胞的進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莖、葉組成,表面有角質膜、有氣孔、輸導組織和雌/雄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發育。這些重要區別說明植物與藻類十分不同,因此五界系統中把藻類列入原生生物界。

2.生物小常識

1.為甚麽星星會壹閃壹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2. 為甚麽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

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壹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3. 為甚麽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壹層盔甲。

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

而每壹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4. 為甚麽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壹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

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壹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壹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 為甚麽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壹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

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6. 為甚麽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壹閃壹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

這也是它們的壹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7. 為甚麽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裏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

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裏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 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8. 為甚麽駝鳥不會飛? 身型龐大的駝鳥類的壹種,但它們卻不會飛上天啊!這不是因為它們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們的羽毛都太柔軟,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適合飛行。另外,駝鳥的肌肉不發達,胸骨又平平的,對飛行都沒有幫助。

駝鳥生活在非洲,由於長期居於沙漠地區,身體為了適應環境,便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9. 為甚麽罐頭裏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

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 人們在制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裏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後把它封口。

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裏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為甚麽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呱呱大哭,這不是因為他們感到不開心,而是他們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第壹口的空氣呢! 當嬰兒離開媽媽身體出生時,他們吸進的第壹口空氣會沖到喉部去,這會猛烈地沖擊聲帶,令聲帶震動,然後發出類似哭叫的聲音。 11. 為甚麽蜥蜴的尾巴斷落後仍然不斷彈跳著? 為了保護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護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當受到襲擊時,尾巴更會因肌肉劇烈收縮而導致斷落。

基於斷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經活著,它會不斷彈跳,從而分散敵人的註意力,以便逃脫。別以為他們的生命會這樣完結,其實只需多個月,尾巴又會重新長出來,繼續生活。

12. 為甚麽松鼠的尾巴特別大? 別看輕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同時,它的尾巴正發揮很大的功用。它能夠令松鼠在樹上跳躍時得到平衡,避免掉下來受傷。

此外,這條大大的尾巴更能於冬天發揮保護的功用,緊緊圍著松鼠的身軀,既方便,又實用。 13. 為甚麽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壹或三節? 壹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長度各有不同。

但是,有沒有人察覺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節,而唯獨大拇指只有兩節呢? 原來,它的節數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節的話,大拇指會顯得沒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壹節,它便不能自如地與其它四指配合抓緊東西! 14. 為甚麽自己搔自己時不感到痕癢? 當別人搔自己時,我們會倍感痕癢,而且不斷大笑;可是,當自己搔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單不會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癢。

基於我們的思想上已有了準備,大腦會發出壹種 「不會有危險」的訊息,神經亦隨之放松,所以便不會大笑起來和感到痕癢了! 15. 為甚麽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可是,當妳把海水撈起時,妳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

原來,海水本身與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水沒有。

3.二十條生物小常識()

1.植物的傳染病大多數是由真菌引起的。

2. 按照莖的木質化程度與高度不同,可把植物分為4種: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

3.低等植物分為12門:藍藻門、紅藻門、綠藻門、裸藻門、甲藻門、金藻門、褐藻門、真菌門、輪藻門、細菌門、黏菌門、地衣門。

4.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是天鵝。

5.象的懷孕期要經過22個月。

6.海洋生物約占地球生物總量的99%。

7.人體最大的壹對唾液腺是位於耳朵前面的腮腺。

8.嬰兒的身體中大概有350塊骨頭。

9. 人體脊柱有4個生理彎曲。

10.人體內***有600塊肌肉。

11.胸腺只存在於人壹生中的嬰兒至青年階段。

12.人的皮膚下的冷覺感受器往往比熱覺感受器多壹些。

13.指紋可分為3類:鬥形;箕形; 弓形。

14.人的指甲由甲板、甲床、甲根3部分組成。其中甲床裏有血管和神經。

15. 為甚麽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壹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16. 為甚麽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壹閃壹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這也是它們的壹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17.為甚麽星星會壹閃壹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18. 為甚麽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壹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19. 為甚麽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壹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壹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20. 為甚麽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壹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壹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壹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4.急需20條生物小常識 快

1.植物的傳染病大多數是由真菌引起的。

2. 按照莖的木質化程度與高度不同,可把植物分為4種: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3.低等植物分為12門:藍藻門、紅藻門、綠藻門、裸藻門、甲藻門、金藻門、褐藻門、真菌門、輪藻門、細菌門、黏菌門、地衣門。

4.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是天鵝。5.象的懷孕期要經過22個月。

6.海洋生物約占地球生物總量的99%。7.人體最大的壹對唾液腺是位於耳朵前面的腮腺。

8.嬰兒的身體中大概有350塊骨頭。 9. 人體脊柱有4個生理彎曲。

10.人體內***有600塊肌肉。11.胸腺只存在於人壹生中的嬰兒至青年階段。

12.人的皮膚下的冷覺感受器往往比熱覺感受器多壹些。13.指紋可分為3類:鬥形;箕形; 弓形。

14.人的指甲由甲板、甲床、甲根3部分組成。其中甲床裏有血管和神經。

15. 為甚麽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壹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

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16. 為甚麽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壹閃壹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

這也是它們的壹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17.為甚麽星星會壹閃壹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18. 為甚麽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

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壹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19. 為甚麽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壹層盔甲。

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

而每壹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20. 為什麽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壹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

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壹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壹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關於動物的科學小知識

柿子不能和螃蟹壹起吃1)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動作來傳遞信息,用後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數是雄兔,這是它向雌兔表達情感的壹種方式.(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3)狗快樂時,不停地搖動尾巴.狗憤怒時,就向後伸直尾巴.狗感到驚慌害怕時,就把尾巴夾起來.(4)豹在樹上磨爪子.雄鹿在樹幹上蹭角,使角變得鋒利.野豬經常在樹上磨自己的長牙.(5)北極熊穿著厚厚的白色皮大衣.海豹和海象有厚厚的脂肪,可以保持身體的溫暖.(6)"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國的珍奇動物.植物 Plants 起源 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壹度非常繁盛。

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誌留紀) ,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陸大地,進化為蕨類植物 ,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蕨類植物絕種,代之而起是石松類、楔葉類、真蕨類和種子蕨類,形成沼澤森林。

古生代盛產的主要植物於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三疊紀)幾乎全部滅絕,而裸子植物開始興起,進化出花粉管,並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形成茂密的森林。壹億四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開始出現,於晚期迅速發展,代替了裸子植物,形成延續至今的被子植物時代。

現代類型的松、柏,甚至像水杉、紅杉等,都是在這時期產生的。特點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

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

所有植物的祖先都是單細胞非光合生物,它們吞食了光合細菌,二者形成壹種互利關系:光合細菌生存在植物細胞內(即所謂的內***生現象)。最後細菌蛻變成葉綠體,它是壹種在所有植物體內都存在卻不能獨立生存的細胞器。

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大多數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門,是有花植物,其中還包括多種樹木。

植物之最 陸地上最長的植物 在非洲的熱帶森林裏,生長著參天巨樹和奇花異草,也有絆妳跌跤的“鬼索”,這就是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圈圈的白藤。白藤也叫省藤,中國雲南也有出產。

藤椅、藤床、藤藍、藤書架等,都是以白藤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白藤莖幹壹般很細,有小酒盅口那樣粗,有的還要細些。

它的頂部長著壹束羽毛狀的葉,葉面長尖刺。莖的上部直到莖梢又長又結實,也長滿又大又尖往下彎的硬刺。

它象壹根帶刺的長鞭,隨風搖擺,壹碰上大樹,就緊緊的攀住樹幹不放,並很快長出壹束又壹束新葉。接著它就順著樹幹繼續往上爬,而下部的葉子則逐漸脫落。

白藤爬上大樹頂後,還是壹個勁地長,可是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攀緣的了,於是它那越來越長的莖就往下墮,以大樹當作支柱,在大樹周圍纏繞成無數怪圈圈。白藤從根部到頂部,達300米,比世界上最高的案樹還長壹倍呢。

最高的樹 如果舉辦世界樹木界高度競賽的話,那只有澳洲的杏仁案樹,才有資格得冠軍。杏仁案樹壹般都高達100米,其中有壹株,高達156米,樹幹直插雲霄,有五十層樓那樣高。

在人類已測量過的樹木中,它是最高的壹株。鳥在樹頂上歌唱,在樹下聽起來,就象蚊子的嗡嗡聲壹樣。

這種樹基部周圍長達30米,樹幹筆直,向上則明顯變細,枝和葉密集生在樹的頂端。葉子生得很奇怪,壹般的葉是表面朝天,而它是側面朝天,象掛在樹枝上壹樣,與陽光的投射方向平行。

這種古怪的長相是為了適應氣候幹燥、陽光強烈的環境,減少陽光直射,防止水分過分蒸發。中國最高大的闊葉喬木——望天樹和擎天樹 我國著名的雲南西雙版納熱帶密林中,在70年代發現了壹種擎天巨樹,它那秀美的姿態,高聳挺拔的樹幹,昂首挺立於萬木之上,使人無法仰望見它的樹頂,甚至靈敏的測高器在這裏也無濟於事。

因此,人們稱它為望天樹。當地傣族人民稱它為“傘樹”。

望天樹壹般可高達60米左右。人們曾對壹棵進行測量和分析,發現望天樹生長相當快,壹棵70歲的望天樹,竟高達50多米。

個別的甚至高達80米,胸徑壹般在130厘米左右,最大可到300厘米。這些世上所罕見的巨樹,棵棵聳立於溝谷雨林的上層,壹般要高出第二層喬木20多米,真有直通九霄,刺破青天的氣勢!望天樹屬於龍腦香科,柳安屬。

柳安屬這個家族,***有11名成員,大多居住在東南亞壹帶。望天樹只生長在我國雲南,是我國特產的珍稀樹種。

望天樹高大通直,葉互生,有羽狀脈,黃色花朵排成圓錐花序,散發出陣陣幽香。其果實堅硬。

望天樹壹般生長在700-1000米的溝谷雨林及山地雨林中,形成獨立的群落類型,展示著奇特的自然景觀。因此,學術界把它視為熱帶雨林的標誌樹種。

望天樹材質優良,生長迅速,生產力很高,壹棵望天樹的主幹材積可達10.5立方米,單株年平均生長量0.085立方米,是同林中其它樹種的2-3倍。因此是很值得推廣的優良樹種。

同時,它的木材中含有豐富的樹膠,花中含有香料油,以及還有許多其它未知成分,尚待我們進壹步分析研究和利用。由於望天樹具有如。

6.有關植物的小知識

吱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壹大類。

植物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有動物沒有的葉綠素和基質,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有細胞核,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有些特例不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有些沒有葉綠素,有別的光合作用元素,植物有細胞壁,沒有神經系統,沒有感覺。

分藻類、地衣、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植物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多細胞真核生物。

但許多多細胞的藻類也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們與植物的最重要區別就是水生和陸生。我們可下這樣壹個定義;植物是適於陸地生活的多細胞的進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莖、葉組成,表面有角質膜、有氣孔、輸導組織和雌/雄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發育。

這些重要區別說明植物與藻類十分不同,因此五界系統中把藻類列入原生生物界。

7.關於植物的小資料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壹,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種子植zhidao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 350 000個物種。綠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溫度、濕度、光回線、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種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綠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葉綠素,在酶的催化作業下,利用答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產生葡萄糖等有機物,供植物體利用。

8.關於生物的小知識

1、蒼蠅的平衡棒和復眼

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制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壹種“復眼”,由30O0多只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制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制成“蠅眼照相機”,壹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制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壹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引自)

2、蜻蜓的翅痣

蜻蜓的每片翅膀前緣的上方,都有壹塊漂亮的角質加厚部分,生物學上叫翅痣或翼眼,這就是蜻蜓用來克服飛行時產生"顫振"的裝置,它起著飛行平穩的作用。如果我們把這塊黑痣切除後再放飛,就會看到它飛得蕩來蕩去,沒有原先那樣平穩了。人們發現蜻蜓的這個秘密以後,就把它借用到飛機上,在飛機兩翼末端的前緣,制成壹塊加厚區,或者加上"配重"裝置,這樣就消除了有害的"顫振"現象。

(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