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有人說臥龍諸葛亮是三國裏的美食家,怎麽解釋這壹說法?

有人說臥龍諸葛亮是三國裏的美食家,怎麽解釋這壹說法?

諸葛孔明是眾人皆知的歷史名人,所以民間很多的美食也牽強附會到他身上,以增加知名度。最著名的故事應該就是饅頭的由來。

宋·高承《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稗官小說雲:諸葛武侯之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壹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 武侯 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麪,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這個饅頭現代應該稱為包子,因為是有肉餡的。

還有河南博望鍋盔,傳說是在三國時期,劉備火燒南陽方城博望後,留關羽把守,時值天旱缺水,將士饑渴難耐,關羽上書諸葛亮懇請退兵。諸葛亮回書關羽,要求其堅守,並教以“用幹面,摻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盔”,以此“響將士,放軍心”。此品大如盾牌,厚如酒樽,香不可言。從此以後,博望鍋盔得名,綿延千載。至今,人們仍舊按照孔明的妙法制造。

現代北方早上常吃的煎餅有傳說也是諸葛孔明發明的。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初時,兵微將寡,常被曹兵追殺,壹次被圍在沂河、涑河之間,鍋竈盡失,而將士饑餓困乏,又不能造飯,諸葛亮便讓夥夫以水和面粉為漿,將金(銅羅)置火上,用木棍將米漿攤平,煎出香噴噴的薄餅,將士食後士氣大振,殺出重圍,當地人也習得此法做食,但銅羅昂貴,且易開裂,人們便以鐵成羅狀的煎餅烙。從此煎餅在沂蒙大地上流傳至今,這也算是諸葛亮對家鄉臨沂的貢獻。

還有諸葛烤魚,直接以諸葛命名了。當時隱居瑯琊縣的諸葛亮最愛吃的壹道菜是烤魚,這種烤魚其用料和做法與普通的烤魚多有不同,別具特色。諸葛亮每備有家宴時,常邀幾位好友***品烤魚美味。後來,諸葛亮離開隆中,輔佐劉備打天下;壹年後,他專程邀幾位好友***品烤魚美味,派人將制作烤魚的名廚接到身邊,負責軍中飲食;劉備成都稱帝後,諸葛亮又將其推薦至宮中,為禦廚。這種烤魚不但諸葛亮百吃不厭,劉備、關羽等人也很喜歡吃,成了皇家禦宴上壹道不可缺少的美食。諸葛亮去世後,民間有人將這種絕技烤魚改名“諸葛烤魚”。

按以上幾種說法,諸葛亮還真不愧為三國美食家。以上雖然未必都是諸葛亮發明的,但是如果能借著諸葛丞相的名義發揚光大,傳承中華美食文化,也不會愧對於諸葛丞相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