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意大利城市巴多瓦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意大利城市巴多瓦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帕多瓦(意大利語:Padova),屬於政區威尼托中的壹個城市,位於意大利北部,為帕多瓦省的首府以及經濟和交通要沖。帕多瓦的人口為212,500人(2008年)。帕多瓦與威尼斯時常***同被視為帕多瓦-威尼斯大都會區的壹部分,***計1,600,000人。 帕多瓦位於巴企吉裏翁河上,在威尼斯西方40公裏,維琴察東南方29公裏。帕多瓦融匯了現代和傳統的藝術與文化,激人奮進的環境使這個城市不斷地發展壯大,是意大利東北部商業和服務業的中心。帕多瓦城市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始於中世紀流傳下來的柱廊式街廓布局,時至今日,新建築仍遵循這壹原則,使得城市統壹而又多樣。當穿越在新新舊舊的各式柱廊下面,眼前呈現出壹個又壹個名勝古跡,就會感悟城市的統壹原則之於城市的重要性。

經濟帕多瓦距離意大利水城維威尼斯咫尺之遙,是威尼托大區的重要工商業城市,在意大利經濟、文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歐盟申根區域擴大後,帕多瓦由於毗鄰邊界,地理位置優越,批發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帕多瓦有望繼普拉托之後,成為意大利名副其實的第二大中國城。帕多瓦有三大華人社團,意大利威尼斯地區華僑總會、威尼斯地區華僑華人聯合總會、威尼斯地區華僑華人工商聯合會。帕多瓦酒吧業是當地經營相對穩定,而且是收入較高的行業。歷史帕多瓦城建於公元前320年,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公元前四世紀是壹個重要的漁村,是威尼托人的重要中心。後與羅馬結為聯盟反抗高盧人,於公元前45 年成為自治城。當時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遺憾的是,雄偉的圓形露天劇場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在公園內),幾座橋梁和藏在博物館裏的展品仍然可以看出該城繁榮過去。公元602年倫巴第人毀滅了帕多瓦城。帕多瓦城的復興很慢。公元十壹世紀成為自由城市國家。此後兩個世紀裏帕多瓦的發展極為迅速。卡拉萊西統治時期(1338-1405),帕多瓦的發展達到政治強權的鼎盛時期,其統治領域擴展到威尼托的中部大部分地區。帕多瓦有歐洲著名的建築,斯克羅維尼教堂的壁畫是喬托的傑作,其後的藝術大師有 Guariento,Altichiero,Giusto de’ Menaboui,他們都給帕多瓦留下了精美的壁畫。卡拉萊西的統治結束於1405年,從此帕多瓦並入威尼斯。但是帕多瓦的藝術之最並沒有因此而衰落,直到十五世紀中葉,Donatello和曼特尼亞(Mategna)等人的藝術成就仍占主要地位。十六世紀後,在威尼斯***和國的統治下,帕多瓦又得到了發展。整個城市用堅固的城墻包圍起來,真正形成壹個城市的形狀。建立了許多公***建築物和漂亮的教堂,大學也得到了發展,許多名人在帕多瓦大學教學,其中有伽俐略。漂亮的Prato della valle廣場(河谷草地之意)完成於十八世紀末,是歐洲第三大廣場。帕多瓦受威尼斯人的統治達四個世紀之久。後又過渡到奧地利人的手中,直至意大利的統壹(1866年)。雖然帕多瓦經受了多次戰亂的破壞,但是它的城市結構並沒有受到毀壞:拱廊式建築下錯綜復雜的街道,紀念廣場,普通的民房和宏偉的建築物,組成了壹個有機體,成為帕多瓦的迷人的寶貴財富。有心的遊客值得去探尋其中的秘密。

旅遊旅遊協會:Koko Nor Association

如果希望借住在當地的私人家裏(affittacamere),那麽向該協會提出咨詢是不錯的選擇。該旅遊協會擁有非常詳盡的此類信息。 帕多瓦植物園

帕多瓦植物園是西方世界最古老的花園,建於1545年,至今仍在開放。它現在還在原址上,它的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價值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它是應弗蘭西斯科·博納弗德的請求,作為藥用植物教學的實習基地而建立的。由建築師安德裏亞·莫羅尼設計,彼得拉·諾亞勒建築完成。 199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原始的核心部分修建了10年,它有壹個圓形的圍欄,內部由東西、南北方向交叉的兩條道路將帕多瓦植物園分割成4個部分。樸素的公園管理者和園丁居住的建築在同壹時期完成,帕多瓦植物園建立後迅速發展,到了1546年就可以用作教學了。1552年園內種植了大約1500多種不同的植物,1561年帕多瓦大學認為有必要設立壹個於帕多瓦植物園緊密相關的教職。帕多瓦植物園和其它同時代的活動臨床學校對現代科學思想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貢獻。隨著科學認識的不斷提高,帕多瓦公園不斷發展壯大並不斷改變著自己的內涵。到了1834年園內收集了16000種植物。 大會客廳(Salone)

市中心的大會客廳(Salone)是記載這個城市繁華的標誌建築,建於1218年。二層的大廳有81x27米、高27米之巨。現底層已是蔬菜水果市場,大廳作展覽之用。瓦萊雕塑廣場

瓦萊雕塑廣場是另壹個好去處。環形廣場上由壹系列人像雕塑,都是帕多瓦歷史上的名人,或是大學者、或是大將軍,廣場邊文藝復興時期的帕拉托別墅及聖安東尼奧教堂都是這個城市重要的場所。斯克羅韋尼禮拜堂

斯克羅韋尼禮拜堂坐落在古羅馬競技場舊址(現在的市立公園),本是壹個普通的小禮拜堂,建於1305年,但堂內的30多幅連環壁畫卻出自文藝復興初期的傑出畫家喬托之手,十分精彩。其中《逃亡埃及》最具代表性。畫面層次分明,前後呼應,並有透視感。後人認為喬托是“第壹個奠定了現代繪畫傳統的天才”。聖安東尼奧教堂

聖安東尼奧教堂是帕多瓦的第壹名勝,也是教徒們朝聖的地方。它建於1232到1300年之間,以紀念帕多瓦的庇護者聖安東尼奧。教堂正面的廣場上,豎立著15世紀保衛帕多瓦的將軍加塔梅拉塔的青銅雕像,系多那太羅的代表作。手持長戟,緩轡而行,目光炯炯註視前方的武士,威武英俊:強健雄偉,昂首待發的坐騎,栩栩傳神。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第壹座巨型銅雕(高約3,4米),體現了理想英雄的形象,多那太羅也由此被譽為“神奇的雕刻制作家”。 佩德羅奇咖啡館

佩德羅奇咖啡館建於1831年,為新古典主義風格,清新明麗。走進大門,“白廳”、“綠廳”、“紅廳”三個大廳依次出現,它們的墻壁、窗欞、桌椅和所有用具,分別取壹色的乳白、翠綠、殷紅,風姿各異,給人以恬雅素靜、柔和諧趣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佩德羅奇咖啡館的名字同意大利民族復興的壯舉緊密相連。市立博物館

這是滿是錢幣、繪畫、雕刻品及古代文物展覽品、壯觀的現代博物館。

特色美食:起泡酒

在意大利東北部的帕多瓦省的愛烏甘內丘陵的玫瑰香葡萄釀造的起泡酒,酒精度僅有6.5度,令人愉悅的甜,特別適合年輕人和女士飲用。這裏的紅酒也具有果香濃、單寧順、口感細膩、優雅的特點。阿巴諾(Abano) 的溫泉療養區

到帕多瓦除了參觀市內的有名的景點之外,還可以到附近的小鎮去遊覽。阿巴諾(Abano) 的溫泉療養區歐洲聞名。遠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很有名。現在該城鎮已經成為真正的休養區。賓館飯店不計其數。每天晚上遊客接踵而至,壹到周末更是人山人海。旅遊局(營業時間:周壹至周六9:15am~6:30pm,周日9am~12:30pm)位於車站附近,另壹個分部位於市中心(Galleria Pedrocchi;營業時間:周壹至周六9am~12:30pm和3~7pm)。可以購買壹張padovacard卡(1名成人和1名兒童13歐元,48小時有效),在許多景點和所有的公***汽車上都能享受打折優惠。

交通帕多瓦開通了前往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和其他各主要城市的直達火車,以及開往威尼斯、米蘭和周邊各小鎮的長途公***汽車。汽車總站(Piazzale Boschetti)距Via Trieste不遠並緊鄰火車站。此外,在Basilica del Santo教堂附近的Prato della Valle廣場內還設有壹個停車場。從火車站僅僅步行15分鐘就可到達市中心,妳還可以選擇乘坐3路或8路公***汽車經過Crso del Popolo大街(現已更名為Corso Garibaldi)到達那裏,帕多瓦是壹個袖珍小市,完全可以步行前往各處。從帕多瓦去威尼斯的火車很多,每半個小時就有壹班車。乘公***汽車也可以到威尼斯,在Boschetti 廣場,有桔黃色的長途客車和藍色的客車。開車走高速公路只需要30分鐘即可到達。從帕多瓦到維琴察只需二十分鐘車程,離亞得裏亞海灘不到半小時,而到威尼斯乘火車也只要三十分鐘。教育帕多瓦是座大學城,20多萬居民,有學生70000人。帕多瓦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dova,University of Padua)

帕多瓦大學和波倫尼亞大學、巴黎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西方著名大學壹樣,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大學建立於1222年在歐洲僅次於博洛尼亞大學和巴黎大學,是第三座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意大利最大的大學之壹。從十五世紀起的連續三個世紀,它成為意大利文化的中心。哥白尼,貴恰爾迪尼,塔索等在此學習過。伽加利略在此教過18年書。該大學誕生了世界上第壹位女大學生科爾納羅。在十八世紀末,卡薩諾瓦,戈爾多尼和伏斯科羅均在此學習過。其科學研究在世界上尤為著名。帕多挖大學在許多城市設有分校,如維琴察,布來薩諾內,羅維戈,特雷維佐,費爾特雷,卡斯特爾佛朗科,科內利安諾,喬加,阿西亞戈等。悠久的歷史使該校在帕多瓦甚至整個意大利都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斯得拉特藝術設計學院(Accademia d\'Arte e Design Scuolat di Padova)

斯得拉特藝術設計學院是由著名的藝術家Mr. ROVINI創建的。最初目的是寓意於手工設計和手工技術發展中的創意精神。帕多瓦.斯得拉特藝術設計學院成立於1976年,是壹所威尼托州公立的授予三年制課程學士學位的高等藝術設計學院(學士學位由卡利亞裏大學頒發)。早期校區坐落於意大利東北部歷史名城帕多瓦市。

友好城市

- 法國南錫(1964年)

- 德國弗萊堡(1967年)

- 美國波士頓(1983年)

- 中國河南(1988年)

- 羅馬尼亞雅西(1995年)

- 莫桑比克貝拉(1995年)

- 葡萄牙科英布拉(1998年)

- 意大利卡利亞裏(2002年)

- 克羅地亞紮達爾(Zadar)(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