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鄉情散文:難忘故鄉的美味

鄉情散文:難忘故鄉的美味

故鄉的黑土地厚重廣闊,故鄉的河水盛產魚蝦,故鄉的井水甘甜爽口,故鄉的五谷瓜果蔬菜飄香,故鄉的粗茶淡飯把我養大。

兒時的我吃過無數次的小米飯拌土豆醬,蔥蘸醬,玉米粥鹹菜條,玉米面大餅子,熬大頭菜湯,豆包蘸糖稀,酸菜燉粉條,蔥花大油餅,炒土豆絲……只有過年時才能見到肉類,吃到大米。兒時無數次難以下咽的食物,如今回味起來,卻成為難忘的美味。

記得壹天晚上,母親下地鏟地卻遲遲不歸,我坐在房山頭遙望火紅的夕陽,猶如壹顆紅紅的雞蛋黃,焦急等待母親回來的身影,壹把小骨頭餓得散了架。終於,母親回來了,西院鄰居畢奶奶趴在土墻頭喊了壹聲母親的小名,遞過來壹盤包子,畢奶奶說:“這包子是大兒子從解放大閨女家帶回來的,我剛熱過,快趁熱吃了吧。”

這可是遠方的包子啊,她閨女家住在鄰鄉,少說也得20裏路呢,步行要兩個小時。那天晚上,在落日的余暉中,我第壹次吃到了人世間最香的包子。而那土墻外畢奶奶的呼喚聲也時常響起,她閨女捎過來的 美食 我曾無數次品嘗。作為回報,我也曾無數次在母親的指派下端著好吃的送給畢奶奶壹家。

另壹次難忘的美味出現在東頭大娘家,聽說當兵的大哥回家探親了,六七歲的我賴在大娘家不走。大哥壹身綠軍裝威武地坐在炕頭講述部隊的事,親友鄉親都來看望,屋子裏蓬蓽增輝。晚飯時我被留下吃飯,還被安排在和大哥壹個桌,還有老哥和幾個姐姐。那頓飯很豐盛,大娘家烀的羊肉,我啃著羊排骨,用筷子不熟練地夾著粉條,扒拉著小米飯,小米飯粘在粉條上,那頓飯我吃得最香。飯後還得到了大哥的壹枚紅五角星,戴在帽子上,甭提多漂亮了。

六七歲時的另壹次關於吃的記憶在西溝子,那年我小小的人兒到西溝子去了。母親說,跟妳爸到妳姥爺哪兒去吧,看看妳姥爺,也許能喝到豆漿或豆腐腦,新出鍋的豆腐腦,放點辣椒醬,味道才好呢。姥爺在西溝子的磚廠做豆腐。我帶著對雪白的豆腐腦的向往,從我家走向西溝子,從我家到西溝子的路途無限遙遠,需要穿過屯子西頭,躲過幾條截道的狗,然後穿過寂寥無人的田埂路,滿野都是積雪,有兔子跑過的爪印,穿過幾條樹林,楊樹林,榆樹林,楊樹沒有得到修整,渾身長滿了疙疙瘩瘩的瘤,榆樹歪著脖子,在空中伸展開彎曲的腰肢。走過壹段下坡路,又上了壹段上坡路,在溝沿壹片平坦的地方,有壹排房子,下面壹處大窯,就是磚廠。

父親把我送到姥爺的房間,就走了。可是那天姥爺沒有做豆腐,姥爺說我給妳包凍豆腐餃子吧。凍豆腐還能包餃子,這可稀奇。那天中午,我吃到了壹咬壹股水的凍豆腐餃子,沒有醬油,姥爺說妳蘸點大醬吧,味道還不錯,我吃了很多個餃子,雖然沒有肉,但是味道也不錯,小肚吃得鼓起來。

小時候的我,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不說是走到哪裏吃到哪裏,反正是到誰家去玩,誰要是讓我吃點,我感覺都是誠心實意的,吃點嗎?吃點就吃點吧。我吃過大姑家的苞米幹飯,說是大姑其實也不是親大姑,只不過是叫大姑的人和我壹個姓,就認了壹家子,當親戚處了。大姑家的苞米碴子粥和別人家的不壹樣,別人家的都是稀的,大姑家的是幹的,盛在碗裏可以上尖的那種。看他家人每餐吃得汗流浹背的樣子,我感覺那味道壹定不錯,真正吃起來,其實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大姑父過後,經常說,這孩子可好了,讓吃點就吃點,到我家從來都不外。我不知這話是真誇我呢,還是什麽。但是不管怎麽說,大姑家的東西,我也是吃過壹些的。園子裏的黃瓜、稍瓜、西紅柿……我第壹次吃到硬皮的西紅柿,就是在大姑家吃的,大姑說,這叫土豆秧柿子,不用掐尖不用打杈,她說這個品種來自於美國。

到街裏的大姨家能吃到的東西就非常多了,大姨家住鎮上,那時叫公社,有什麽好吃的我都能吃到。我熟悉大姨家的碗架子就像熟悉自家的碗架子壹樣,大姨是講究規矩的人,裏面鹹菜擺哪兒,菜擺哪兒都有壹定的位置。每次我壹進屋,大姨都會說,雙來了,碗架裏有餃子,妳蘸點醬油吃吧。我喜歡吃大姨包的餃子,肉多,油多,壹咬滋滋冒油,尤其是牛肉餡的餃子真好吃,壹咬壹團,放點蘿蔔也不錯。大姨父那時在糧庫上班,吃喝要比壹般家庭好得多。在大姨家是經常能吃到白米飯的,那時的白米飯,就是沒有菜也能扒拉兩碗。我是大姨家的常客,上學時也曾住在她家,有二哥二姐紅妹吃的,就有我吃的。每次從大姨家回來,有時都走到西道口了,大姨又追上來,給我拿點吃的,壹嘟嚕餃子,壹嘟嚕水果,壹把花生了,大姨說,帶給母親嘗嘗。

到吉利三姨家的路途比較遠,需要跨過兩條大溝,雙信大溝和吉利大溝,十多裏地的路程。說實在的,她家的日子過得比較緊巴,好吃的比較少,但是三姨無論做什麽都非常好吃,烙的油餅軟乎,煎的雞蛋軟乎,口感好,燉的豆角非常好,放上臘肉,出鍋時滿鍋都是油星,起著泡泡,臘肉油汪汪的,色澤鮮紅透明。那時的鄉下還沒有冰箱,想吃到新鮮的豬肉很不容易的,燉豆角時能放上幾塊臘肉已經是非常好的享受了。三姨非常能琢磨,還會榨出芥茉油,蘇子油,麻子油。吃起來都非常香,但是那種麻子油吃多了人會犯困的,然後昏昏欲睡。

上解放二姨家去的次數比較少,因為距離太遠,那是另壹個鄉鎮了。二姨做的東西我非常喜歡吃,二姨的臘肉不遜於三姨,二姨知道我喜歡吃蘑菇,每次去都做蘑菇炒肉,蘑菇是二姨采的,每年她都腌壹壇子。肉是二姨養的笨豬肉。涼拌豆腐皮,我從來沒吃過那麽好吃的豆腐皮,皮薄,薄如紙張,薄如蟬翼,有壹股醇香的油香味。豆腐皮是二姨父做大豆腐時,從壹鍋豆漿上面挑出來晾曬的,下酒的好菜。二姨父給我喝啤酒,他喝白酒。這是我成年之後的事了。

故鄉的美味數不勝數,竈坑的燒土豆,火爐的烤土豆,野外的燒黃豆,烤玉米,燒蛤蟆,小園裏偷的沙果,瓜園裏偷的香瓜和西瓜,誰家殺豬時殺豬菜,誰家娶媳婦時的吃大席,細數起來,好吃的東西還真是數不過來。

我想念故鄉的美味,我留戀故鄉的風土人情,那裏滿含著濃濃的親情,純樸的鄉情,故鄉的味道滿是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