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百年老街歷滄桑
背景: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壹條有壹百多年歷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頗有古羅馬建築的風格。1927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被歷史學家和建築學家們譽為“近現代建築年鑒”。
1.是壹種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
2.中國南方的騎樓,分為閩派和粵派:閩派騎樓受當地傳統木雕的影響,騎樓立面上布滿浮雕;粵派騎樓多以嶺南風格為主調,兼有歐式風格。
3.墻面的窗頂都是卷拱結構,卷拱外延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和浮雕;老街所有的墻面,都是灰白色的,而整個街道潔白典雅。
4,北海老街的主要特征:融合中西風格,包含閩粵多流派韻味。
5,用了明喻修飾方法,作用是:既很形象地說明了北海老街的風格形態,也間接點明了北海老街對北海這座北部灣城市所產生的重要的文化景觀作用。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三月以前,北海屬廣東合浦縣靖海區管轄,屬鄉鎮級編制。北海於1926年3月被正式批準成立“北海獨立市市政籌備處”(下簡稱市政處).1928年11月裁撤北海市政處,“行政歸並縣治警局”,“設公安工程二科”,以縮減機構,使經濟復蘇。
其實,市政處被撤銷,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與當時市政處壹些主要官員的腐敗和不作為不無關系。如首任市政處專員陳春熙於1926年3月上任僅10個月,便因“貪贓枉法、劣跡昭彰”而引起北海萬人示威遊行,並高呼“打倒貪官汙吏陳春熙”的口號,同時電請上級機關將陳撤職。陳於年底向省政府提出辭呈,最後倒臺。
1927年1月初,接任的周昌蔭專員,“因故未曾到任”,由當時駐北海的第十壹師部副官林時清代行專員職權。不久周昌蔭專員終於到任了,卻在當年4月27日因貪汙受賄被市民彈劾去職。 北海市政處成立僅兩年多,先後***4位專員走馬上任,其中有2位卻是貪官汙吏,這就很難扭轉北海經濟的被動局面了。1928年底,對東安街、升平街、大西街和接龍橋進行拓建。於1930年底使大街後來的拓建工程得以順利完成。
市政處成立不到三年便被撤銷了。當年北海被升格為獨立市就像曇花壹現。盡管這樣,珠海路作為那段暫短歲月的產物,卻成了北海老街的代表性建築。人們遊覽在這條歷經滄桑的老街,還能感受到它昔日的美麗和曾有過的興旺。
2009年10月,市旅委、北海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北海老城文化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北海老街文化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