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分布
酸角原產熱帶非洲,後經蘇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長非常適宜,以致人們誤認為酸角是印度土生土長的植物。後來酸角由亞洲南部傳播到波斯、阿拉伯國家和歐洲等地。公元前4世紀酸角曾壹度風靡古埃及和希臘。在世界上所有的熱帶果樹中,酸角分布最為廣泛,除南極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
亞洲是世界酸角的主要出產區。印度、斯裏蘭卡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主要生長於熱量條件好、降雨少、海拔不超過1500米的旱坡地。其中印度、菲律賓、泰國有成片果園,且產量都十分可觀,僅印度年產果莢達27.5萬噸,菲律賓每年出口價值8萬美元的酸角,泰國著名的甜酸角和酸酸角每年也大量出口創匯。
在美洲,酸角主要分布於拉美許多國家及美國的幹熱地區,墨西哥栽培面積在本洲最大,達4443公頃。美國主要分布於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南段、墨西哥灣沿岸和佛羅裏達州,有著名的邁尼勒甜酸角。在危地馬拉,集中分布於墨塔瓜幹熱峽谷,且這裏還生長有大片的野生酸角樹。
在非洲,酸角主要分布於埃及、埃塞俄比亞、南非、萊索托、肯尼亞、尼日利亞、喀麥隆、蘇丹等國家的低海拔荒坡旱地和沙漠。南非、埃塞俄比亞數量相對較多。
在歐洲,酸角主要分布於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家海拔1000米以下的近海坡地、荒山斜坡。壹些家庭也喜歡種植酸角來美化庭院。
在大洋洲,酸角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斐濟等國。
國內分布
雲南元謀有壹顆1600多年的酸角王樹,其所在的雷丁村300年以上的酸角樹就多達400來棵,這壹獨特的酸角景觀正吸引著不少發燒友前往觀摩獵奇。1600年的酸角王不愧為酸角樹的“帶頭大哥”,也特別引人矚目,樹高有10米之多,周長9米的粗壯樹幹支撐著綠色無邊的繁茂枝葉,朵朵綻放的黃花在微風中點頭迎客。“立地千載堪稱王,枝繁葉茂子孫旺,經歷風雨不覺苦,只為後人壹絲涼。”這是當地村民最直白、最簡單的對樹王的寄語。
在海南樂東縣抱由鎮永明村,每年春天中下旬酸豆樹就開始長出嫩嫩的葉子,當地居民還摘(當地居民稱酸豆樹)酸葉的葉子用來煮湯,主要是跟魚壹起煮,大概壹只兩只魚就夠了。吃起來很好吃,簡直就比酸菜超好吃。 元謀盆地屬燥熱河谷區,氣候幹燥炎熱,光熱資源充足,是種植亞熱帶作物的好地方。境內農作物復種指數為158.7%。現有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香蕉20,000畝,龍眼10,000畝,甘蔗、芒果、西瓜、荔枝、棗類、咖啡、核桃、酸角等19,000畝,且種植面積每年都在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