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輪船底部為什麽會長海鮮?為什麽輪船底部的海鮮不可以吃?

輪船底部為什麽會長海鮮?為什麽輪船底部的海鮮不可以吃?

“我們的船底海鮮市場又開張了,各種海鮮貝類隨妳挑選,免費品嘗……” 每壹次哥哥結束遠洋之行,船壹靠岸就會給我打電話報平安,同時也會調侃壹句(如上),讓我去他那吃海鮮!可是看到這張圖片,您說我還想吃嗎?不嘔吐就已經是萬幸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像我哥哥他們的遠洋船舶,每壹次航行都需要在海上飄2-3個月!想象壹下,如果我們人類2個月不洗頭,不洗澡,會是什麽樣?身上發臭不說,壹定會長出虱子和跳蚤!

船舶也壹樣,是需要定期清理的,尤其是輪船底部尤為重要,高速航行時海水的沖擊,並不能有效解決問題!而且遠洋的船舶,不可能總是壹直高速航行, 壹旦在海上待得時間過長,尤其是淺水層生物比較多的海域,船底壹定會被各種海洋生物附著的滿滿的,讓人看了甚至感到恐怖!

大家都知道,很多淺水層的海洋生物,都有附著在其他東西上生長的特性。淺水區的礁石上,大型海洋動物的身上(比如鯨魚、海龜等)! 所以,在水下巨大的船底,也就成了這類海洋生物選擇寄生的另壹片樂土。

特別是臭名昭著的藤壺,它能分泌出壹種極強的黏性膠,是其自身牢牢的黏在附著物上,它不怕海水的沖刷,而且還能靠著水流帶來的營養物質維持生命!藤壺的超強附著力,人們若想徒手拔掉幾乎不可能的,必須用鏟子或者高壓水槍進行清理!

船底的附著物除了藤壺,還有壹些矽藻、藤壺、牡蠣、貽貝以及各種微生物,統稱為“海洋汙損物”!

它們會像牛皮癬壹樣附著在船底,如果不及時將它們清理,船底的海洋生物就會繁殖生長,讓船體的重量大大增加,直接導致船航行的阻力提高,燃油消耗越來越高,相應的汙染排放物也會隨之增多。根 據科學家的統計分析,海洋生物汙損每年讓全世界的船舶燃料增耗40%以上,經濟損失高達75億美元。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妳會吃身上的跳蚤和虱子嗎?看起來就惡心,更不要提吃了,那麽輪船底部的“海鮮”也壹樣,不僅如此,它們還可能有劇毒!

前文已經提到,這些附著在船底的“海洋汙損物”如果堆積太多,又得不到及時清理,不僅讓船舶增加負重,油耗增多,影響正常的行駛,而且壹部分貝類生物,還會分泌出壹些酸性物質,腐蝕船底和螺旋槳等壹些重要部件,這將直接影響船舶的使用壽命,並造成安全隱患。

因此,我們的船舶制造者和使用者, 為了防止船體被海水腐蝕,為了減少海洋汙損生物附著,在船舶下海前,都要提前做壹些防護措施,那就是塗漆!

根據船舶的噸位和排水量,主要塗刷在船舶水線以下!塗在船底的油漆,大部分是呈紅色的, 這是因為船舶工作者在防汙漆內添加了氧化亞銅、氧化汞等紅色毒性物質!甚至在早期,很多輪船和軍艦的底漆可能還含有砷之類的有毒化合物!

氧化亞銅,氧化汞對海洋汙損生物來說就是劇毒! 而現在為了保護海洋環境,船舶底部采用了更為環保的防汙塗料,但它依然有毒, 這些有毒成分主要針對藤壺、牡蠣,貽貝等海洋寄生生物!對人體危害不大,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也很小!

但是妳會發現,很多船廠噴漆的工人,基本都是帶防毒面具並穿防護服進行塗漆作業,也就是說這種防汙漆,量小毒性也小,量大了神仙也救不了!

即便如此,這些海洋汙損物被殺死後,它們依舊會附著著船舶底部,而且還會有壹部分能夠抵抗這些毒性, 頑強的生存下來的海洋生物,甚至還會有壹些變異的生物和細菌,因此船舶底部這些所謂的海鮮,是絕對不能食用的!

值得壹提的是,船舶底部的附著物主要是藤壺,而藤壺曬幹或者煮熟後,確實是可以食用的, 甚至有些漁民稱它為“來自地獄的海鮮”,不僅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而且蛋白質含量也非常高。

但是,這些附著在輪船底部的藤壺以及其它“海鮮”,是真的不能吃的,如果妳真的嘴饞吃了,那就不僅僅是拉肚子那麽簡單的事了!

生活在海邊上的人,或者是對於航海、海軍有興趣的朋友,應該知道,常年出海的船舶都需要定期清理船底,大至萬噸巨輪與航母,小到尋常的漁船帆船。

不管是什麽樣的船舶,出海時間長了之後,就會附著大量的海洋生物,尤其是各種貝類,比如說牡蠣跟藤壺,數量非常多,整個船底幾乎都沒有空白的地方。

現在的船只不像以前那麽簡單,如今的船舶構造十分精密復雜,在船底還有龍骨與螺旋槳之類的東西,使得船舶在出海的時候,成為了很多海洋生物的附著點。

要是經過淺水生物密集的地方,船底就會被各種藻類與微生物附著,而像是藤壺、牡蠣與貽貝之類靠濾食浮遊生物為生的生物,也會跟著附著在船底,時間壹長,船底就會有很多。

大量的船底生物,將船舶底端當成是自己的家,船舶航行的時候,只要張開嘴就能夠濾食水中豐富的食物,因此船底對於很多濾食動物來說,是很理想的棲息地。

按照粗略估計,壹艘海船平均每年船底,壹平方米會附著至少十七公斤的海洋生物,全球每年因為船底附著生物造成的燃料消耗增幅超過40%,經濟損失超過七十億美元。

船底附著大量的生物,對於船舶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這不僅可能造成船舶的損壞,而且如果海洋生物附著太多,還會增加航行困難,使得燃料消耗變多。

為了減少損失,大多數的船舶每年都要進行船底清潔工作,而每次清潔,船底都能刮下來數量驚人的海鮮,幾乎都是牡蠣與藤壺這兩種,其他種類的海洋生物比較少。

牡蠣是非常出名的海鮮,而藤壺雖然看起來讓人覺得不舒服,卻也相當美味,在市場上牡蠣與藤壺都不算是便宜的海產,但是,船底的海鮮雖然很多,卻並不都能吃。

因為清理船底費時費神,而且成本很高,所以為了減少海洋生物附著,很多大型船舶底端都會噴上劇毒的漆料,這使得很多的附著船底的海洋生物,都沾染上了毒素,變得不可食用。

剛開始的時候,或許還真的有用,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很多的海洋生物對於這些劇毒漆料產生了抗性,根本不怕,照樣還是在船底附著生活,人們只能強化毒性,噴上更多毒漆。

現在大多數的沿海漁民,雖然會定期清理船底,但是對於船底的海鮮,往往還是直接丟棄,畢竟附著船底的海鮮都比較臟,也可能存在毒性與汙染,還是不要吃比較好。

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中國北方的著名港口城市大連,大連的造船業和修船業是特別發達的,因此身邊也有很多親友從事跟造船和修船有關的工作。

輪船在海裏航行壹段時間以後都會進入船塢進行維修和保養,這其中很重要的壹項就是除銹和刷防銹漆,因為海水的腐蝕性是比較強的,常年浸泡在海水裏的輪船除了要受到海水的侵蝕外,還會有很多海洋生物寄生在上面,這如果不清除會影響輪船的航行速度和使用壽命。

輪船除銹是壹件很辛苦的工作,壹般這項工作都是在夏季進行,因為這個季節陽光充足,人也比較便於工作。船底除銹和清理都是需要人用鑿子壹點點清理下來,然後再進行打磨和噴漆,其中清理船底的附著物是非常辛苦和繁重的,因為這些附著物又腥又臭,因此這項工作處於又臟又累的重體力勞動。

壹,輪船底部都是什麽樣的海鮮

輪船底部主要生長的就是貝殼類海鮮,比如貽貝、藤壺之類的,這些海鮮都是靠分泌足絲吸附和纏繞在固定的地方,然後靠過濾海水中的蜉蝣生物為生。

輪船在航行的過程中肯定會經過大量生長貝殼類海鮮的地方,因此這些海鮮吸附在輪船底下就不是什麽意外的事,而且輪船底部的溫度非常適宜,加上輪船上的生活廢水之類的也為這些貝殼類海鮮提供了食物,因此輪船在海裏航行的越久,上面滋生的貝殼類海鮮和海藻類植物也會越多。

二,輪船底部的海鮮為何不能吃

①.輪船底部的環境: 輪船在航行中靠的是燃燒柴油的動力,這柴油燃燒後的廢氣和費油就排在海裏,因此凡是輪船停靠的碼頭周邊海水中都飄著油花,人們壹般管這叫“臭油子”,被臭油子汙染的海鮮和海魚會有異味,根本不能吃,輪船底部的海鮮也是如此。

②.輪船底部構造: 輪船底部都是鐵外面塗的防銹漆,海鮮生活在上面自然是要把自己固定在鐵銹和油漆上,生長在這樣地方的海鮮誰敢吃?

③.生長在輪船底部的海鮮品種: 生長在輪船底部的海鮮基本都是繁殖力特別強和非常常見的海鮮品種,這類海鮮在海邊非常常見,退潮後裸露的礁石上有的是也沒有人食用,主要是因為這類海鮮必須生活在潔凈的水域中,否則壹旦被汙染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危害。

④.海鮮主要吃個鮮活,尤其是貝殼類海鮮: 輪船底部的海鮮要想采集和食用是要在船進船塢以後,這樣船底的海鮮基本都死了或發臭,別說吃了就是聞上去都惡心,自然也不會有人去吃了。

吃海鮮講究吃個鮮活和來自潔凈水域的,輪船底下汙染嚴重,海鮮的新鮮度也很差,因此這樣的海鮮根本就不會有人食用,而且可以說是根本就不能吃。

船底的海鮮是不能吃的,我們都知道現在輪船都是使用各種鋼材制造的,特別是船底幾乎全部是鋼材制造的,而海水含鹽度比較高,海水堿性比較強,所以海水會腐蝕船體,由於船底是和海水接觸的,所以海水的腐蝕性就更強了。為了避免海水腐蝕船底,人們想出了很多辦法。現在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船底塗上各種防止海水腐蝕的油漆,而這些油漆中往往含有很多重金屬,比如常用的氧化汞以及氧化亞銅等,當海洋生物依附在船底生長的時候,那麽這些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重金屬就會隨著食物鏈進入船底海鮮身體內部去了,這樣經過長時間的聚集,船低海鮮重金屬含量就會嚴重超標,如果人們吃了這些海鮮那麽危害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現在的大型輪船使用的動力主要是各種燃油,這些燃油在燃燒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而船底受到這些汙染物質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還有,大型輪船經常進出水質汙染嚴重的水域也會導致船底生物受到汙染。去過海邊的人都知道,沿海、特別是碼頭,海水是非常臟的,沿海地區陸地上的各種汙染物匯入沿海;碼頭輪船進進出出各種廢氣、廢水、泄漏的原油等等都會導致沿海地區海水質量變差,所以,輪船進出碼頭的時候也必然受到汙水的影響,所以船底生物經常經過水質較差的水域,那麽他們被汙染了也就成了必然。再說在汙水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很多都發生了變異,這些變異的生物我們是萬萬不能吃的。

輪船底部長海鮮?那會不會就是像守株待兔那樣不費力氣而得來的 美食 呢?結果並非如此!甚至兩者之間也沒有可比性。守株待兔待來的可能是 美食 ,但不是因為兔子更聰明,確保更多的兔子不會再撞樹,而輪船底部長倒是海鮮們的生活習性的結果。

海洋是人類資源的寶藏 ,在壹些淺水的海域,人們常常會看到壹些藤壺、藻類附著在礁石上,同樣的,當它們遇到海洋中可以"旅行萬裏"的輪船,它們照樣可以吸附在底部,那些藤壺們、牡蠣們,矽藻們、貝們乘上巨大的輪船,愜意地感知著遠航的樂趣。

這些靠附著為生的生物們,視輪船底部為樂土,不僅是因為不花壹毛錢就可以來壹次愉快的海洋之旅,關鍵的是在旅途中不停沖擊的水流,能提供讓它們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

可是,縱然如此, 輪船底部的海鮮是不能吃的。

因為當海鮮們壹朝附在輪船底部的那壹刻,它們為了生存,會分泌壹種物質,粘合性很強,緊貼在輪船底部,即使輪船在航行的過程中,遇到強大的水流也不會脫離,要不然,生物們的舊船票怎能登上正在行駛的輪船?

就拿藤壺來說,它就是壹種非常喜歡吸附在輪船底部的海鮮,它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壹只藤壺壹次可以育幾千個後代,體型較大的藤壺甚至可以育上萬個後代。它們們強大的繁殖能力會讓輪船不堪重負,就像人的走路,如同背上了沈重的包裹,會把人壓壞的。

輪船背著讓它們苦不堪言的藤壺,不僅速度達不到預期,而且還非常的浪費燃料。

藤壺們能分泌酸性物質,讓自己的身體在輪船航行時,也不會被巨大的水流沖擊掉。

可是,恰恰是它們分泌的酸性物質對巨大的輪船來說,是壹個威脅。酸的物質腐蝕著輪船的底部,年長日久,輪船的壽命會減弱,還會造成壹些安全隱患。

同樣的,牡蠣、藻類、等微生物們都會乘機搭上免費的"遊輪",安營紮寨,所以,輪船底部的海鮮隊伍越來越大!根據國外的統計分析:這些海鮮們,每年讓世界的船舶增耗燃料的經濟損失高達75億美元。

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大輪船水位線以下,都是紅色的。第壹、預防海水的腐蝕;第二、就是為了預防海鮮們年長日久對輪船的傷害,以及增耗的高額燃料而做的保護。紅色的材質是氧化亞銅、氧化汞、油漆的混合物,而這些混合物正是有毒的。

有的人說了,這些琳瑯滿目的海鮮,得來也不費什麽力氣,並且當輪船上岸時也會把它們清理掉,也怪可惜的,美餐壹頓不是更好嗎?答案是不好。

妳想想,長期棲息在有毒的環境中,能存活下來,也是強者,但是它們的身體畢竟也被輪船底部的有毒混合物侵襲,保留海鮮的營養還有多少呢?我們不能明知它們有毒而讓自己當"小白鼠",那個代價實在太大了。

還有巨大的輪船在遠航,主要動力來源於石油,石油在燃燒的過程中,排放的汙染直接作用於吸附在船底的海鮮們,常年受到汙染的海鮮,除了積攢了大量對人體的有害物質,還有什麽營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