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四月芳菲,邂逅苗家美食——蒿菜粑

四月芳菲,邂逅苗家美食——蒿菜粑

清明,壹家人其樂融融在壹起,做蒿菜粑,吃團圓飯,娘開心,妻子高興。幸福,其實就這麽簡單!——題記

4月3日,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而是萬物復蘇、陽光不燥、微風正好。帶上妻兒,壹起回到了鄉下老家,祭祖掃墓。

帶上娘,壹家人沿著壹條山間機耕道,穿過山林田野,來到兒時常來熟悉之地——我家的田地邊。六年前,父親撒手離去,我和娘商量,把父親葬在這裏。

在這裏,有我家幾塊田和地。因父親離去,娘壹個人也耕種不了,也就荒廢了。

每年春天,這裏便長滿了野草、野花。自然也長滿了野菜,尤其是那蒿菜,肥大鮮嫩,壹根根,站滿了田裏。

小時候,這些蒿菜,常常被娘和姐姐割回去餵豬餵牛的。村裏的人,照樣不稀罕它。很多時候,父親把牛放在田地吃著這鮮嫩肥美的蒿菜。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這蒿菜便成了人們的寶貝,走進了高端食府,成了人們的美味佳肴,尤其在鳳凰古城裏,用蒿菜做成的蒿菜粑粑,中外遊客爭相品嘗,不問價格。

“崽也!九拉亂入稅拜社,雙羅,襄Y齋,卡點Y初稅拜社剛母農!”(苗語:兒子,田裏蒿菜好多,又嫩又大,快來和壹起我扯,等下我做蒿菜粑粑讓妳吃!)

妻子和兒子背著她的竹背簍到另壹塊田裏割蒿菜去了。

我和娘便在另壹塊田邊給父親上紋。我便用鐮刀壹點壹點割去父親墳上的野草,娘坐在父親墳前,壹邊燒些紙,壹邊哭著跟父親傾訴相思之苦。

等我和娘給父親上好紋後,妻子和兒子也割了壹滿背簍蒿菜。我們壹家便又沿著那條機耕道回家去。

回到家裏,妻兒坐在老家院子裏收拾蒿菜,將蒿菜那最鮮嫩的尖尖搞下來,放進盆子裏洗幹凈。娘從糧倉裏取出幾斤糯米,去村裏有石磨的小姨家磨成細粉。

娘說,難得她孫子回老家壹次,讓我殺只雞,壹家人吃個團圓飯。按娘吩咐,我就同兒子殺雞修毛。壹家子忙得不亦樂乎!

娘磨好糯米粉回來,妻子和娘兩個就做起了蒿菜粑粑。我和兒子做飯做菜。

她倆將蒿菜放在鍋裏加水煮熟煮爛,然後撈出來再揉細,再加入糯米粉壹起拌揉,把蒿菜與糯米粉揉均勻。

娘又取來臘肉和鹽菜洗凈,臘肉切成小丁顆粒,鹽菜切細,再和起拌勻,用作蒿菜粑的餡。

之後,她倆把餡包入蒿菜糯米粉中,蒿菜粑就做成了。看著她倆壹唱壹和的,兒子也加入她們行列。

最後,把壹個個蒿菜粑放進蒸鍋裏蒸熟。約半小時左右,蒿菜粑蒸熟出鍋了。妻子拿出來,壹人壹個。壹家人就在廚房吃了起來。

蒿菜粑韌綿糯滑,有壹股濃郁的野蒿香。剛出鍋的蒿菜粑粑最美味,唇齒間都是滿滿的香甜,它們雖然軟糯無比,但絕不黏手。人吃上兩三個,就能解餓又解饞。吃到肚子裏渾身透著壹股沁人心脾的香氣。

小夥伴們,初春時節,鳳凰苗家蒿菜粑粑,妳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