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壹個美麗、神奇的國度。本文重點介紹的是意大利的飲食文化,主要是分析不同區域意大利的飲食文化特點,同時又以意大利的象征——披薩為重中之重,具體進行講解體會意大利飲食文化特點。
意大利地處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約有人口7600多萬。自公元前753年羅馬城興建以來,羅馬帝國在吸取了古希臘文明精華的基礎上,發展出先進的古羅馬文明,從而成為當時歐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意大利美食是典型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早年的遊牧民族作風,後來的宗教習慣,群居文明的螺旋上升,古希臘、羅馬、諾曼底和阿拉伯飲食風俗的影響——意大利美食在身後的歷史積蘊和亞平寧溫暖潮濕的海風***同培育下成為現代西方飲食的鼻祖。公元前753年羅馬城興建,羅馬帝國繼承了以愛琴海文明為核心的古希臘文明,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出更加璀璨的古羅馬文明,成為當時的歐洲王都。正如宋朝的偏安景象催生了煊赫壹時的川菜壹樣,天鵝絨壹般的弗洛倫薩讓所有的王公貴族們有更好的條件來追求生活的藝術、品味的極致。上層的精英們以手藝高妙的“易牙”為鎮宅之寶、社交重器,而布衣平頭如果能夠掌握甚或發明上乘的烹調技藝,就等於掌握了登龍術。
從阿爾卑斯山到地中海,氤氤氳氳的煙火氣簡直要成為意大利的另外壹個天主教,而且它對於現世的改良意義更加明顯,意大利人以舉國之力將餐飲業推向了空前絕後的巔峰。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凱瑟琳.狄.麥迪奇嫁給法國王儲亨利二世時,她的嫁妝中最令別國眼熱的不是別的,正是30位爐火純青的意大利廚師。正因為這30名遠道而來的廚師,法國人才有可能真正在美食上確立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僅是對包括法國之內的歐美飲食格局的深遠影響,在15世紀,意大利人還正式發明了雙尖餐叉,進壹步奠定了自己“歐洲烹飪鼻祖”的江湖地位。
意大利美食包含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和歷史,然後又反哺給了整個世界,但就是如此開放的世界級美食系統卻具備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北意、南意、中意、小島,每壹個區域都有自己高貴的特色,甚至十裏之內都會各有各的精彩。高度區域化強調新鮮的時令特征是意大利美食的首要特征。在此之上,意大利人把自己對於藝術的天賦完美地嫁接到了生活當中,廚房就是最自由的工作室,過程之繁復,選料之苛刻,制作之精細令人擊節,而無論是胖嘟嘟的意大利中年男性大廚,還是懷有古典式性感的意大利母親,應由他們烹制的食物壹律典雅中有渾厚的原味,豐腴中又遍布點石成金的細節。
世界上可以與中國餐館在數量與歡迎度上並駕齊驅的只有意大利餐館,意大利披薩、意大利通心粉簡直就是全球***通語言,意大利是吃文化的強勢主流,因為背後有豐富的食材與高超的廚藝支撐這個令人垂涎的美食帝國,非用味覺妳無法體會。
1.復雜而多樣的食物種類
妳現在所看到的意大利這個國家,其實是150年前才統壹的,長久以來,這只深入地中海的長靴是由20個不同的國家組成,各有其獨特的文化。因為這種各自為政的歷史背景,意大利各地的料理也枝繁葉茂地各自發展出自己的風味,光是意大利面的種類即高達200余種、乳酪有500種,更不要提意大利最平常飲料葡萄酒,竟然有1000多種。
當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也是造成各地風味不盡相同的主因,例如靠海的威尼斯有海鮮湯、腌雪魚等鮮美的海產料理;畜牧農產為主的托斯卡尼地區,則有肥嫩多汁的牛排與獨特的青豆意大利面,山丘起伏的烏布瑞亞則大量使用野生動物的肉烹調,炙烤乳豬、碳烤野兔,加上山野間培養的香料,絕對會讓妳饞涎壹路滴。
甚至服務生還會頻頻對妳擠眉弄眼,熱心地推薦他們的招牌菜(有時熱絡到讓妳吃不消),據說意大利人吃飯時也是最容易建立友好關系的時刻,洽談生意之後,他們喜歡壹起用餐,因為用餐時,意大利人喜歡談自己、談家庭、談出生地,同時他們也對妳的背景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妳們雙方有小孩,那這頓飯可能要吃不完了。
三以披薩為重點具體感知意大利飲食文化
披薩作為意大利的象征最早起源於那不勒斯,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龐貝古城的遺址中,就已發現它的蹤跡了。當時,那不勒斯人制作披薩的主要餡料是番茄、Mozzarella奶酪及香料Basil。有趣的是,它們的顏色正好與意大利國旗的顏色吻合:Basil的綠色、奶酪的白色和番茄的紅色。1830年,在那不勒斯開設了世界上第壹家披薩店(Pizzeria),至今它仍在營業。隨後,披薩成為意大利人最喜愛的食物,被稱為意大利餐桌上的珠寶。迄今,最好的披薩仍出自於那不勒斯-----這座被譽為世界披薩之都的城市。
真正好的比薩餅,是將面團用手搟,甩成薄薄的圓餅,按照食客的口味,加上不同的料,如蘑菇,洋蔥,青椒,火腿,香腸,蔬菜,腌制的小魚,等等,分紅底和白底兩種,所謂紅底,就是餅底塗了壹層番茄醬,白底則不塗。但有壹樣東西無論如何不可少,就是壹種名叫MOZARELLA的奶酪,白白的象嫩豆腐,平時浸在水裏以保持新鮮,吃時切片,可拌沙拉,或夾在面包裏吃。最好的MOZARELLA奶酪產於意大利南方,水牛奶做的,又Q有香,實在是上等的佳味。比薩餅裏最有名和最受歡迎的壹種叫“MARCHERITA”,是以壹位意大利皇後命名的,白餅底加番茄醬和MOZARELLA奶酪,再擺上兩片新鮮的羅勒葉,什麽配料都不加,非常簡單,地位有點象我們的陽春面。還有壹種更加簡單,就是白餅底刷上壹點點的橄欖油,撒上壹點鹽和迷叠香葉子,香脆可口,可以當面包吃。
2、北義特色食物
意大利北方的食物較油膩,常吃多脂多肉的醬汁、雞蛋面,且多用奶油而少用橄欖油。北義人多吃米飯和玉米粥,較少吃面類制品,若妳想吃披薩,可就得到較南部的地方了。
靠近法國的皮埃蒙特區著名的美食,便是重口味的醬汁,以及壹種甘美的松露。米蘭所在的倫巴第區以乳酪、米飯、燉肉(如骨髓)聞名。熱那亞所在的利古裏亞區,靠近海岸所以名產為海鮮、香蒜醬與橄欖油。
在深受德國與奧地利影響的特倫提諾上阿第及區,面粉或馬鈴薯做的餃子非常普遍,現在已風靡整個意大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區的料理口味重,添加小茴香、辣根與辣椒粉,有著中歐風味。威尼斯壹帶的威尼托區的料理富於朝鮮薊、米類與各式野味。
以波隆那為最大城市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區是意大利的美食源頭,幹酪、葡萄甜醋、帕瑪熏五香火腿都發源於此。中部山區提供農村式的食物,大量使用臘腸與蒜味香腸。托斯卡納區的橄欖油、含面包屑的湯與豆類佳肴,相當可口。以貝魯佳為最大城市的翁布裏亞區出產黑松露,可與皮埃蒙特的白松露相抗衡。
南方的食物通常較北方辣,多采用蒜頭、蕃茄、橄欖油為基調。蕃茄醬汁與幹酪在坎帕尼亞區很受歡迎,而該地正是道地披薩的老家。巴西裏卡塔區和卡拉布裏亞區善於辛辣料理,例如以紅番辣椒調味的蘑菇茄子。亞普裏亞區最著名的便是健康面包,以像臺飛雅特跑車般大的面團去烘烤;另外,海鮮與肉類意大利面也為人稱道。
西西裏島人的最愛是壹種名為cassata 的甜點——香濃的冰淇淋,島上大部分地區都會配上糖煮水果,但在巴勒摩則配上軟酪夾心蛋糕。薩丁尼亞島的羊比人多;淋上蜂蜜的羊酪派,為蔬菜湯加烤野味大餐寫上完美的休止符。
雖然各地區的民情與時鮮材料或有差異,但意大利料理仍有壹項***同的特色,就是烹調者與享用者的品味,對意大利人來說,“吃”不僅為了求飽足,更是生活中的重要構成元素與內容,因為尊重與講究美食的態度,造就了意大利料理的卓絕魅力,更進而成為意大利的文化內涵之壹,其豐富處不下於繽紛的文藝復興成就。
如果就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三大菜系—中國料理、法國料理、意大利料理做個比較,口味可說各擅勝場,難分高下;而就餐館用餐的氣氛與禮儀上,中國人隨遇而安,口味好最重要,裝潢、陳設、規矩則隨意;法國人喜愛排場,處處考就擺譜,長短刀叉、大小杯盤林林總總,非讓妳頭昏不可;意大利剛好取其中,因為吃飯這件事情如此重要,加上意大利人天生的熱情豪放,融洽而自在的用餐氣氛讓妳可以敞開胸懷大吃大喝,小小的失禮是可以被原諒的,畢竟妳是在餐桌上,和中國菜依地理位置形成八大菜系相同,意大利的北、中、南三區,也各自發展出獨特的菜色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