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長江三賢、太湖三海有哪些美食?

長江三賢、太湖三海有哪些美食?

長江三鮮

鎮江位於長江下遊南岸,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這裏盛產各種河鮮,其中最著名的是鰣魚、劍魚和鰱魚,被稱為“長江三鮮”。

鰣魚又平又長,潔白如銀,肉質細嫩。它因每年5月至6月從海岸回到河流而得名。它是稀有的淡水魚之壹,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鰣魚、A(中華鱘)、鯧魚和黃。鰣魚多產於西江、錢塘江及長江下遊,其中鎮江鰣魚最為鮮嫩豐滿。鰣魚的魚鱗下有很多脂肪,所以烹飪時壹般不刮魚鱗,用魚鱗蒸才能保持真正的味道。鰣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蛋白質、脂肪、鐵、鈣、磷和核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刀魚又長又細,頗像壹把鋒利的刀,全身呈銀白色,晶瑩可愛。長江港口分布在每年的3月至4月,因此鎮江地區被稱為“春有劍魚夏有鰣魚”,劍魚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味道鮮美。烹飪方式有很多,如“糖醋脆劍魚”、“白醬雙皮劍魚”和“清蒸劍魚”。

鯰魚頭呈圓錐形,尾巴很長,嘴巴很小,肚子很大,沒有鱗片,刺很少,肉很嫩,含有多種維生素。

太湖三寶..........................................................................................................................................................................

太湖擁有豐富的水產資源,這為地處太湖之濱的蘇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盛產的銀魚、鯖魚和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馳名中外。

冰魚

銀魚,俗稱面條魚,或面條魚,有幾英寸長,略圓。據傳說,吳王吃多了食物,將其遺棄在水中,它變成了壹條魚,這在古代也被稱為殘魚(銀魚的名字是因為它在湖中遊泳,如銀箭離弦)。由此可見,太湖銀魚作為我國珍貴食用魚種開發歷史悠久。

太湖銀魚有四種,分別是銀魚、銀魚、銀魚和銀魚。前兩個較大,後兩個較小。整條魚是白色的,透明的,骨頭柔軟,沒有魚鱗,除了兩只眼睛有黑點。產卵期集中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捕撈的旺季。明代詩人汪恕誠的詩句“溪邊冰盡,銀魚奔流,白玉盤浮,不必探內點”是對銀魚的贊美宋代張喜安的詩“立春後,銀魚不如鱸魚”,銀魚和鱸魚都被列為魚中珍品。

銀魚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銀魚含有8.2克蛋白質、0.3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258毫克鈣、102毫克磷、0.5毫克鐵、41千卡熱量、維生素B1和B2。

新鮮的銀魚經陽光照射後可制成幹銀魚,形狀像玉簪,其色、香、味長期保持不變。蘇州蕩口出產的幹銀魚體長不到兩寸,魚身扁平,肉肥骨軟,色澤白亮,被列為上品。遠銷歐美,享有盛譽。

銀魚肉質細嫩、白嫩、無骨刺、無腥味,可用來烹制各種美味菜肴和鮮湯。魚湯鮮嫩的“銀魚球”和清香鮮嫩的“銀魚攤黃菜”是太湖銀魚制作、名廚加工烹制的兩道傳統名菜。食用幹銀魚應在烹飪前用水浸泡。如果用雞蛋炒,則鮮嫩可口,軟而無骨,是江南名菜。

美琪

梅鯉又名湖鯉,俗稱毛魚,略扁薄,尖小嘴大。它的眼睛生在頭的前端和上端,腹部略寬,尾巴窄而窄,鱗片細而白,整體形狀窄而長,像壹片竹葉。

據晉代張華《博物誌》記載,相傳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積蓄力量,與吳國展開決戰,欲報壹箭之仇。當時,吳王夫差因為美貌整天尋歡作樂,生活奢靡,敗壞了忠義之風。吳軍不想為他而戰,越南軍隊贏得了有利的戰鬥機,並取得了壹場又壹場的勝利。但由於受到太湖水面的阻擋,無法攻克吳國都城,戰爭陷入僵局。正當越南軍隊即將耗盡軍糧並想撤退時,突然在越南軍艦周圍,成群的小魚浮了上來——那就是梅艷。越南軍隊得到了食物,因此士氣大振,並迅速入侵吳國首都(今蘇州)並消滅了吳國。據傳說,太湖中的梅梅是由吳王夫差將剩下的肉和骨頭倒入太湖中而改變的。因為它比銀魚長,太湖漁民習慣稱美美為銀魚哥。

梅鯖魚每年3月和4月產卵,6月魚開始產卵,隨後進入捕撈季節。因此,民間有諺語“七月七日,梅鯖在壹起”,而捕魚期可持續到第二年2月中旬。

日本鯖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鈣、鐵等無機鹽。特別是嫩骨和雞蛋含有大量的鈣,約為銀魚的三倍,是人腦和骨髓的滋補品,特別適合作為年輕人的健康食品。

太湖漁民通常習慣及時用炭火將剛捕撈上來的鰱魚慢慢曬幹,制作出無腥味的美味幹鰱魚,是太湖著名特產,被視為餐桌上的珍品。

鯖魚(鮮)及其魚幹有多種烹飪方法,可以清蒸或燜煮。如果將幹鯖魚與鹹菜或豆腐壹起烹飪,這對江南太湖地區的人們來說是壹道美味的菜肴。

白蝦

生長在太湖開闊水域的白蝦屬於淡水蝦。體色透明,頭部有須,胸部有爪,眼睛突出,尾巴呈*形。據《太湖制劑》記載:“太湖白蝦天下第壹,煮熟後色澤仍白。”

太湖白蝦大多生活在水草豐美、水域平靜的淺水區,食性主要為植物殘片、有機殘體和弱無脊椎浮遊生物。每年5月至7月中下旬,是白蝦產卵的旺季。春季早期產卵孵化的幼蝦,經過兩三個月、六七次蛻殼,將在6月中下旬長成對蝦,8月底成熟產卵。沒有特別的汛期,通常是農歷六七月吃蝦的季節。

太湖白蝦鮮嫩可口,營養價值很高。據科學分析,每100克食用蝦含有20.6克蛋白質、0.7克脂肪、鈣、魚鱗和鐵等無機鹽以及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除了食用,它還可以入藥。當代藥師葉菊泉在《食中藥方》壹書中說:“蝦性味甘、溫,能養痘、泌乳、壯陽。它是壹種很強的養精藥物,口服後可以解毒。”

用蝦做的菜色香味俱全。“羅比蝦仁”、“炸蝦餅”和“三蝦豆腐”等名菜都是由技藝高超的廚師制作的,人們吃過後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