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咖啡漫步|春遊魔都三件事:兜馬路,喝咖啡,看老房子

咖啡漫步|春遊魔都三件事:兜馬路,喝咖啡,看老房子

上海咖啡文化周活動如火如荼,恰逢清明小長假,申城各處漫溢的咖啡香吸引了市民遊客上街“打卡”。

壹家家咖啡店坐坐固然好,但壹路逛壹路喝,兜兜馬路看看老房子,可能更有情調。

不妨跟著咖啡文化周的“啡遊上海”特色線路設計,逛起來吧。

與城中時髦核心淮海中路相連的東湖路,是“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馬路之壹”,很多咖啡迷知道它是因為人稱“星巴克之父”的 皮爺咖啡 將海外第壹家旗艦店設立在此。

能吸引大品牌入駐的小馬路應該很有故事。此次的領隊蓓蓓就帶著大家把這段 歷史 娓娓道來。

東湖路是舊時法租界的“杜美路”,伴隨時代發展,這裏見證過政治、文化藝術和商貿等領域的風雲變換。短短不到500米,留下了“恒源祥絨線店”創始人沈萊舟、老上海大亨杜月笙和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等不同時代、不同業界名流的生活影蹤。

東湖賓館大概是了解往事的最好的壹個窗口。

1934年,杜月笙的門人金廷蓀為感激杜老板的提攜,耗資30萬美元打造了壹樁花園豪宅作為杜月笙五十大壽賀禮。

至今人們仍能從主樓入口前優雅的歐式雕塑和後院的中式亭臺看到“杜公館”中西融合的建築風貌和恢宏的氣派,現在花園也提供雅座,供人品飲咖啡,茶歇歡聚。

融合了中西文化的東湖賓館

穿過新樂路拐進蜿蜒的延慶路,日常的生活氣息就撲面而來。這條路綠綠紅紅,很是好看,道路曲曲折折的樣子則是1919年填浜築路留下的痕跡。

延慶路2號是典型的英式公寓樓,因其薄荷綠的外墻成為了該路的招牌打卡點位。

延慶路2號

往前走壹點,由2014年中國拉花大賽冠軍黃彥創設的 Yeast咖啡館 則是延慶路新時代的地標,它的店鋪外景就吸引了步行隊伍的目光。

聽領隊介紹,店主在砌外墻的時候融入了咖啡粉,從而才有如此別致的色澤。

Yeast咖啡館

與之毗鄰的哥倫比亞公寓據說是延慶路上最老的建築之壹,始建於1912年,如今壹樓沿街鋪位都是水果、小吃店,非常“接地氣”。

再往前就是延慶路大名鼎鼎的大福裏,清水紅磚、雕花陽臺還有弄堂口招牌的“大福雜貨店”,仍舊是上海人弄堂生活的真實寫照。

大福裏

延慶路上洋房的細節也頗為好看,不同工藝、不同顏色、不同形狀和風格的建築特征在陽光下壹覽無遺,街邊的小飯館、咖啡店、理發店、服裝店都透露著輕松、悠閑的氣息,“兜馬路要的就是這種感覺”,步行隊伍裏的鄒女士感嘆起來,“春光明媚,就是要出來走走才舒服”。

延慶路建築細節組圖

延慶路街景

延慶路和華亭路接壤的130號,是壹座法國古典式花園住宅,弧形山墻、山墻上有豐富的曲線雕刻、上方券心石上的雕刻頭像以及常用的曲線形陽臺、局部的橢圓雕刻圖案和欄桿上的石制花壇使整個建築呈現強烈的巴洛克風格。

延慶路130號

再往前走到151至157號,便是舊時難得壹見的4戶聯排獨用的花園住宅,四坡瓦頂、對稱立面、細卵石或水泥拉毛墻,多樣的風格融合相稱,配以精美的窗花裝飾,格外美麗。

漫步團隊在延慶路153號

延慶路壹帶也曾居住過眾多文藝名流,例如電影演員高博、越劇名家周寶奎、竺菊香、中國藍印花布收藏家久保瑪莎、畫家程十發等。現在道路盡頭開設的 Artist of Coffee 以藝術家為名倒是相得益彰,據介紹,這家咖啡館的主理人楊傑是獲獎無數的職業高手。

Artist of Coffee門口招牌

從常熟路轉進五原路,梧桐掩映,大家對著壹路歐式花園洋房和新式裏弄住宅張望不停,蓓蓓提醒說,看到建築門口有標註篆書“衡”字,即表示這是上海知名的衡復風貌保護區的重要 歷史 文物,而掃描“建築可閱讀”二維碼還能了解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衡復風貌區標示和“建築可閱讀”

五原路新村

路過滬上知名 聚福Shanghailander 咖啡店,別致的彩色門頭和老上海摩登環境,十分吸睛,步行團隊成員忍不住拍照留影。

聚福Shanghailander

來到這片熱鬧又漂亮的街區,不坐在小洋房裏坐坐喝上壹杯,總覺得缺了點滋味。

此次線路設計就特別安排了壹處咖啡小憩,隱藏在烏魯木齊中路小弄堂裏的 小獅森林

主理人肉絲將三層獨棟小洋房進行了維護,保留了復古懷舊的老上海風情,木質的桌椅、蔥翠的綠植,飄逸的紗幔營造出了舒適放松的氣氛,五湖四海客人歡聚的照片隨處可見,足見小店的人氣和魅力。

小獅森林主理人肉絲和大家分享成長故事

步行團隊圍坐在壹樓的長條桌旁,喝著店裏招牌特色的大白梨咖啡和椰蓉拿鐵,聽老板娘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和創業經歷,度過了愉快悠閑的時光。

小獅森林招牌大白梨咖啡

漫步團隊品飲咖啡

品嘗著咖啡的回甘,大家也不禁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是中國人歷經艱難奮鬥的“苦盡甘來”。

領隊帶著大家沿著烏魯木齊中路轉進淮海中路、復興西路口的聶耳銅像,講述了聶耳的創作、參與革命的經歷,前輩的刻苦努力,不畏艱難的精神令在場所有人動容。

聶耳銅像(上)徐匯雲文旅h5小程序導覽(下)

“如果不跟導覽,我們日常怎麽能找到這些小而美的景點呢?”團隊裏壹位成員問道。蓓蓓透露了壹個有趣的掌上導覽攻略,“大家可以點開‘徐匯文旅’微信公眾號進入‘徐匯文旅雲’ H5小程序”,她說,”是徐匯文旅特別打造的公益分享平臺,區內各場館的資訊和參觀指南、 旅遊 攻略等信息壹應俱全”。

沿著復興西路往前漫步,衛樂精舍、白賽仲公寓、衡復風貌館等壹大批造型別致,各具風格的老建築目不暇接,也難怪有步行成員感嘆“上海的漂亮房子太多了”。

復興西路烏魯木齊中路口的白賽仲公寓

領隊蓓蓓在衡復風貌館講述武康路 歷史

永福路復興西路梧桐掩映

不過如果要說到老建築名作集大成,還得要數武康路。

經典的密丹公寓、國富門公寓、羅密歐陽臺等點位人氣持續走高,建築的細節在春日陽光下更為細膩動人。

武康路經典建築細節

此次咖啡文化周活動中, 武康路 旅遊 咨詢中心 還特別舉行了《啡嘗特展》,展廳以圖文史料介紹了咖啡文化早期在上海形成與變遷歷程,還有舊時咖啡攤復刻版和咖啡藝術創作等精彩展品。鄒女士在觀展後表示,“魔都咖啡文化 歷史 原來那麽豐富,我作為上海人也是第壹次知道,這樣的展覽很有意義,上海蓬勃的咖啡行業也不是壹天造就的,而是有經歷歲月的考驗”。

武康路 旅遊 咨詢中心《啡嘗特展》

整場漫步在華麗的武康大樓最佳欣賞C位——天平路淮海中路路口30 轉角區域畫上句號,大家在此歡樂合影,紛紛表示不虛此行,感受了壹場視覺、味覺的豐富享受。

武康大樓最佳欣賞C位——天平路淮海中路路口30

漫步團隊歡樂合影 遊俠客旅行 圖

據徐匯文旅相關人員透露,此次上海咖啡文化周活動期間,他們聯合遊俠客旅行推出了壹系列咖啡“啡遊上海”步行線路,展現不同街道、文化和風貌特征,以“咖啡 ”結合建築、藝術以及 美食 等元素,形成“漫咖之旅”品牌路線,詮釋咖啡和海派文化、海派生活碰撞出的精彩火花。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