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貴陽有哪些小吃和景點?

貴陽有哪些小吃和景點?

1,絲綢娃娃

絲娃娃,別名蘇春卷,是貴州貴陽壹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只要是在貴陽的每壹條街道上,幾乎隨處可見。這道素菜外酥裏嫩,酸酸爽口,開胃健脾。乍壹看,它像是產房裏的新生嬰兒被包裹在“繈褓”中。“寶貝”是壹種用米粉烤制的薄餅,薄如紙但大如掌。然後加入蘿蔔絲、碎耳根(魚香菜)、海帶、炒黃豆、脆皮哨子、燒辣椒等等。也被稱為素食春卷。當地人吃飯時,當然要註入酸辣汁。這種蘸水是絲綢娃娃的精髓。在貴州省會貴陽,許多絲綢娃娃食品攤位沿街擺放,頗具特色,有10或20個品種。菜絲切得非常精細,紅、白、黃、黑等各種顏色相互交替,非常漂亮。素菜脆嫩,酸爽爽口,開胃健脾。貴陽特產是風靡貴州各地的著名小吃。

2.花溪牛肉面

花溪牛肉粉的發源地在貴陽花溪地區,是貴州著名小吃。主要原料有牛肉、酸蓮白、大頭菜等。多種珍貴中藥材制作的牛肉粉獨具特色,湯汁鮮美清香。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

3.貴陽王昌面館

貴陽王昌面是貴州非常有名的風味小吃。在貴州的眾多小吃中,王昌面包括陜西刀削面的刀法,蘭州拉面的勁道,四川擔擔面的水分和武漢熱幹面的醇厚風味。它們以色、香、味“三絕”而聞名,具有血嫩、面脆、湯辣鮮、紅而不辣、油而不膩、酥而脆的風味和口感。“腸旺”是“腸旺”的諧音,意為吉祥。貴陽唐王面入選2019第十四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評選的“貴州十大名小吃”名單,更入選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十大名小吃”名單。貴陽唐王面在市區所有小吃街都有出售,其中龍井巷的“王成長”最具代表性。

4、米豆腐

米豆腐來自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和貴州武陵山區的地方小吃。這道菜滑嫩酸爽可口。它的制作方法是將大米洗凈浸泡,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堿煮沸,冷卻後形成壹塊“豆腐”。食用時,切成小塊放入冷水中,然後取出。將它們放入容器後,將切碎的蘿蔔,鹹菜,脆大豆,脆花生,蔥花,醬油和其他適合個人口味和湯的不同調味粉放在米豆腐上。

5.雞絲粉

雞絲粉是貴州貴陽的地方傳統小吃,爽滑微韌,好吃不膩,榮獲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將雞宰殺洗凈,去血水,放入湯鍋中,加入姜片和小蔥大火燒開,煮30分鐘至熟。取出雞片,保留雞湯。取150克雞湯,用鹽、雞精和融化的豬油調味。將米粉放入沸水中燜煮至米粉漂浮,取出放入碗中,加入加熱的雞湯,將30克雞片放在米粉上,撒上辣椒面、胡椒粉和蔥花。

6.豆腐餃子

貴陽豆腐餃子,當地著名小吃。“贏得芬芳,白玉入金閃閃。煮豆子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隔著桌子喝葡萄酒可以回憶過去和現在。金鬥人磨蟹黃,婆仙知味流口水長。我見魏雉拿著衣服,就指出雷家又圓又香。”這首詩對桂陽雷佳豆腐真理子的贊美可謂精辟。很難找出誰最初創造了豆腐餃子,只知道它已經從雷佳家族傳了四代,其技術也經過了多次改進。是深受群眾喜愛的貴州地方風味小吃,曾被評為中華名小吃第壹名。

7、愛豆腐果

愛情豆腐果,簡稱豆腐果,是貴州貴陽的壹道特色小吃,屬於黔菜。它的表面是黃色的,辛辣的,柔軟的和熱的,它刺激食欲和促進生津。首先,將其浸泡在堿水中進行發酵,然後切成矩形塊,用無味的雪松鋸面烤至兩面發黃。食用時,用薄竹片在腰部切開豆腐,並加入由胡椒、姜米、洋蔥、蒜泥、醬油、醋和味精制成的調料。趁熱吃,鹹、辣、滑、香。

黔靈山公園1

黔靈山公園是壹座綜合性觀光公園,建於1957,位於貴陽市西北角,因有“黔南第壹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它以名山、秀水、幽林、古寺、聖泉和靈猴而聞名。公園自古以來就是貴州高原上的壹顆璀璨明珠,古木參天,林木蔥蘢,古洞溪流清澈,深谷幽塘,景色優美。

2.甲秀樓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在河中壹塊巨石的基礎上建造的。該建築建於明代,重建後更名為來鳳閣。甲秀樓在清代多次重建,並恢復了原名。現存建築重建於宣彤元年(1909)。上下三層,白石為柱,逐層匯集,橋面至屋頂高度約20米。南明河在建築前流過,並匯入漢碧潭。建築的側面由壹座石拱門和壹座漂浮的玉橋相連。橋上原來的亭子叫涵碧閣。甲秀樓朱亮碧瓦,山水環繞,名副其實,堪稱甲秀。

3.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壹,位於貴陽市南郊。始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原為軍事要塞。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織在壹起,廟宇、樓閣繪有雕梁畫棟、飛角重檐。

4.天河潭風景區

天河潭風景區自古以來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這裏曾是明末清初吳仲範的隱居之地,留下了許多贊美詩。天河潭集瀑布、清泉、深潭、怪石、怪洞、天然石橋於壹體,渾然天成;農家水車、小橋流水,充滿野趣,寧靜宜人。

5.陽明寺和扶風寺

陽明寺是紀念明代著名學者王守仁的專門祠廟。“心學”鼻祖王陽明在這裏成了道士。景區包括陽明寺、銀島真慈和扶風寺三部分。寺廟是典型的貴州古建築風格,樹木蔥蘢,幽靜雅致,白墻灰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