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西蜀文化網的風格如何?

西蜀文化網的風格如何?

西蜀道學仙源說

譚繼和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教授、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

04年5月中旬的壹天,市委領導同誌召集了幾位專家在武侯祠會議室與中央電視臺的編導敘談,話題從成都文化逐步集中到“神秘的成都”的討論上。這種討論從今年三月以來已經開過好多次了,可見市委市政府對這個話題的重視。這些專家座談會是為宣傳成都的文學創作而召開的,是全市性的城市精神大討論的壹部分。城市精神是壹種精神財富,是城市文化、城市傳統和城市歷史長期沈澱積累的成果,是市民思想素質、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取得市民最廣泛的文化認同的結果,因此,頗不易歸納。加上成都文化的特殊性,它既是長江上遊古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中心,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又是壹個多元文化復合的城市。它兼容南北文化,五方風習雜舛,各方移民融會,很難準確認定它的特征,尤其是要用壹兩句話來歸納甚為困難。我參加這些座談會,因為是召集人之壹的關系,促使我思考這些問題,也借此機會進壹步學習和研究。我覺得壹個城市就像壹本打開的書,要讀懂壹本書就得感悟它的主題精髓,要讀懂壹個城市就要認識它的個性。成都的城市個性頗不易把握,自然就會覺得它神秘。我就憑這種神秘的感覺,為電視臺和作家的文學創作,準備了壹個兩萬多字的素材,題目就叫“神秘成都”。我在座談會上說,成都的各種“名片”都有道理,因為它是城市形象的外觀層面,看它的人視角不同,方向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多種多樣的形象,就可以有不同的叫法。如,天府之都,美食之都、休閑之都,古代東方音樂之都,魅力之都,等等,都是角度不同形成的看法。換個角度看,“神秘之都”似乎覆蓋面更大。這個“名片”,電視編導和記者的興趣最大,認為抓住了成都的特殊亮點,又有特殊的視角沖擊力。我原以為這只是我們這批現代人的靈感。殊不知,細加考察,我發現這是從古到今歷代海內外遊客對於蜀文化的壹種特殊解讀,是取得廣泛認同的文化心理。

蜀文化的特征,從旅遊角度說,就是壹個“神”字。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妙的心靈世界,這就是蜀文化以“神”為中心的三大特征。成都是神秘的蜀文化永恒的故鄉,歷來是富庶悠閑、別有洞天的旅遊佳景地,初唐四傑之壹的王勃把它譽為“宇宙之絕觀”,“優遊之天府”。從這些話裏,我們不難品味出其中神秘的意蘊。詩人王勃於總章二年(公元669年)5月“自長安觀景物於蜀”,“采江山之俊勢,觀天下之奇作”,秀冠天下的江山形勝和自然奇構,給了他遊仙似的靈感和神遊般的快感,寫下了“入蜀紀遊詩三十首”。這是目前我知道的巴蜀旅遊史上以旅遊為目的的個人旅遊的最早記錄。這個記錄恰恰從“宇宙絕觀”的神秘感視角開後世描繪神秘成都之頭。在他之後,蜀人李白寫成都:“今來壹登望,如上九天遊”,“九天開出壹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其實,這是用道家仙遊思想來描繪成都。九天,指中央為鈞天,四面八方有八天,成都郫人揚雄《太玄》專講玄冥九天,後來成為道教術語。在李白看來,成都這座城市是在淩霄步虛的九天上開辟出來的“萬戶千門入畫圖”的最佳人居環境,可見其神秘的極致。揚雄在漢代被稱為“西道孔子”,是受成都文化的薰育和儒風在西蜀傳播的影響,其中也包含蜀人仙化思維傳統的化育。鮑照說他的太玄經是“良遮神明遊,豈伊覃思作”,是“爰清爰靜,遊神之庭”(《漢書·揚雄傳》)而寫出來的。這種神明遊,玄冥清靜、遊神之庭的性靈和思維,正是蜀人的壹種思維特征。詩聖杜甫入蜀,對蜀人這種神仙化的思維特別有感觸。他看到的山川是新的:“我行山川異,忽在天壹方”;看到的人是新的:“但逢新人民,未蔔見故鄉”;看到的習俗是新的:“天路看殊俗,出入異中原”。總之,他是用神秘感來寫《成都府》這首詩的。宋人王安石寫成都:“盤礴西南江與岷,石犀金馬世稱神。桑麻接畛無余地,錦秀連城別有春。”(《送復之屯田赴成都》)宋人馮時行詩:“只恐天上去,陳跡錦江涯”,“詩聲寫奇怪,畫本出槎牙。”(《梅林分韻》)這些詩透露出宋代人對神秘成都的文化心理感覺。舉凡李冰的石犀故事、嚴君平闡釋海客乘槎得支機石的故事、七星橋如北鬥布於錦江的故事、王褒金馬碧雞神祭故事、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故事、古蜀五祖“得仙道”的故事、二郎擒孽龍的故事、龜城錦城蓉城得名故事,種種都透露出人們對成都“詩聲寫奇怪、陳跡世稱神”的神秘感和“只恐天上去,陳跡錦江涯”的浪漫情懷。直至19世紀末,法國人古德爾孟入蜀,還寫下了這樣的觀感:“入四川更驚其人工生產:入其野,桑麻遍野,井井有條,其農之勤可知。入其市,人工制造的物品,陳列滿場,且發運他省者相望於道。此等絕妙未經開辟的舞臺,如加點綴,即可成為東方的巴黎。”就是在當代,也還有外國人以為成都既然是熊貓的故鄉,就必定在深山老林中,是個令人感覺神秘的城市。總之,西蜀歷來是塊神奇神異的地方,是與中原景觀特色迥異的“絕域殊方”,這是歷代人都能認同、形成***識的觀念。這種觀念壹經成為連續性的傳統,就會變成今天壹筆無與倫比的旅遊遺產。這是從實景實觀的物質遺產中升華提煉出來的非物質遺產或曰無形資產。因之,用“神秘成都”來為成都旅遊文化定位,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都至今也還是“絕妙未經(或未多經)開辟的舞臺”,是值得發掘其文化神秘性的地方。我認為,其神秘性最奇異之處是蜀人以“仙化思維”為特征的文化創造力和文化想像力。從“古蜀仙國”到“洞天福地”,就是成都仙化想像力的壹筆歷史遺產。

“古蜀仙國”的含義指的是從三星堆的古蜀都邑到金沙遺址的古蜀王都。古蜀都邑文化的內涵是重仙的文化,這是與中原不相同的。中原文化重禮,楚文化重巫,巴文化重鬼,蜀文化重仙,是不同思維方式的文化想像力。蜀王仙化的傳說很早。蠶叢、柏灌、魚鳧“此三代皆神化不死”,“皆得仙道”。杜宇魂化杜鵑啼血,也是仙化故事。開明上天成為開明獸,也是仙化。這些是蜀人仙化想像力的真實記載。仙字古寫為“遷”,二字同源。仙化就是遷化,遷來遷去,引起羽化飛升的浪漫想像,就成了仙。遷徙活動被稱為“遷”,遷徙的人則被稱為“仙”,蜀人的仙化思維就是這麽來的。蜀人仙化的文化代表是司馬相如的《大人賦》,“言神仙之事”,漢武帝讀了這篇賦竟然飄飄欲仙。後來道教借用這個“仙”字,構成“神仙”壹詞,仍含有遷徒變化之義,但被提升為羽化升仙的幻化境界。老子騎驢遇關令尹喜於青羊肆,其地即今天的青羊宮,這壹傳說也是古蜀人仙化思維的產物。嚴君平的仙化傳說,石犀寺下有海眼的故事,成都風雷撼大石的故事等等,都可以看出蜀人的文化創造力,多用在仙化和幻化方面。用今天的術語講,就叫做蜀人多浪漫主義,多球型思維,想像力和聯想性豐富。所以,從司馬相如、揚雄到陳子昂、李白、蘇軾、楊升庵、張問陶、李調元直到郭沫若這些西蜀籍的“文章冠天下”的文化巨人,都是富於浪漫主義的發散性球型天才,其淵源就在蜀人的仙化思維模式裏。

“洞天福地”指的是最早的天師正壹盟威之道的發源地——大邑鶴鳴山,最早的道場——青城山,最大的教化治——彭州市陽平治,道觀歷史最早的青羊肆。道教經籍可分為仙學、神學和道學三部分。仙學是統率神學和道學的。其淵源來自西漢蜀人嚴君平。他最先引莊入老,最先以《道德經》、《南華經》並稱,後由其弟子揚雄和班嗣修老莊之術,到東漢末年,天師張陵將其改造為道教仙學。張陵選擇大邑鶴鳴山修持創教,是因為“蜀人多純厚,易教化,且多名山”,換句話說,是因為蜀地早有名山仙學的淵源,經張道陵的點化和提升,仙學遂成為蜀文化的主要特征,成都則成為中國西方“昆侖仙宗”的傳道中心,與東邊沿海的“蓬萊仙宗”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成都的仙遊文化就是從這裏生長出來的。所以,從古蜀仙國到洞天福地,壹脈相承,實是神秘成都最大的特征,是土生土長的傳統“國粹”,值得珍視。

成都的神秘之處,還可以如數家珍。如:夏禹興於西羌,夏禹九州治水是從岷山開始的,“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是蜀人獨有的治水經驗;蜀人跪拜杜鵑,“重是望帝魂”的習俗,從先秦壹直傳到唐宋時;成都是巢居氏族的起源地,有巢氏即成都彌牟鎮人;成都四合院是南北建築習俗的綜合;棧道文化、林盤文化、笮橋文化、梯田文化起源於蜀;馮夢龍、淩溕初在“三言、二拍”裏說:“蜀女自古多才”;成都是諸葛亮成就為“中華民族智慧化身”的聖地;成都大聖慈寺桐葉題詩的優美故事。成都是中國道教,特別是天師正壹盟威之道的發源地;成都是中國禪學研究和發展的壹個中心,等等……

不過,成都的最大的神秘之處,我認為還是在“天府之國”的索解裏。“天府”是天上的閬苑,神仙的天國。四川得名“天府”,有曲折的故事和悠久的歷史。最初,“天府”是指物產豐盈,富庶甲國的關中之地,是成都人的勤勞和智慧才把這頂桂冠移到成都平原上來的。“天府之國”的稱謂,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內涵還有豐富的神秘性。例如,蜀人的創世紀傳說是:“蜀之為國,肇於人皇”。人皇時代是蜀文明起源的時代,這是蜀人對於文明起源的壹種獨特認識。今天,距今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成都平原的寶墩文化的發現,說明蜀文化有悠久而獨立的始源,甚至“肇於人皇,也殊未可知”(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先生語)。蜀史初曙,考古發現為解決“人皇”之秘創造了條件。再從“天府之國”作為農耕文明典型的內容來看,它包含以“水利殖養其國”的江源文明和澤地文明。成都為江、淮、河、濟“四瀆”之首,自古即有江瀆祠祭祀江瀆神,後來演變為青、赤、白、黑、黃五色帝,都是起源於農耕的五方神,蜀人“尚五”的觀念就是從這裏起源的。澤地文明是中國農業文明的壹個重要特征。《爾雅》所說的中國大地上的大野澤、大陸澤、具圃澤、雲夢澤等“十藪”,即十個大澤,就是中國農業文明的起源地。《爾雅》未說到巴蜀的澤。其實,蜀地的澤就是《華陽國誌》說的“陸海”,還有個專門稱呼,叫做“夢郭”。開明王自“夢郭”移,就是把“夢郭”澤地整理出來,成為文明最先發展的區域。澤地文明是古蜀文化區域壹個最重要的特征。成都平原澤地文明的走向。正好同今日的考古發現相壹致。從廣漢三星堆到彭州竹瓦街、新繁水觀音、金牛黃忠村、金沙遺址、十二橋、商業街船棺葬等遺址,這條從北到南的古文化發展縱軸線,正好是最典型的澤地文明產生和發展的生命線。後來,如錦如繡的錦江文明就是在這條生命線上,沿錦江而發展起來的。錦江水洗滌的蜀錦特別鮮靚,而其它河水再洗不出這種顏色。從“濯錦江波”上溯到“澤地”發生文明,江源成為巴蜀乃至西南最早開發的文明地,這夠神秘的了吧。所以,“天府之國”本身的涵義就包含著豐富的神秘內容,它是巴蜀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神秘成都”首先就該唱響“天府之國”這張名片。諺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成都是九天之上開出的“天府”,天府比天堂理應大壹些,府中才有堂嘛。今天成都人正應該用新的勤勞和智慧,揭開九天之上的“天府”的神秘而還其坦蕩。神秘其神秘,坦蕩其坦蕩,這正是成都人的個性。

因了這些緣故,我願在這裏饒舌講壹講成都的神奇、神秘和神妙。探壹探以西蜀仙學社會文化為淵源的成都城市個性的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