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成語來形容:香氣四溢、外焦裏嫩、意猶未盡、垂涎欲滴、食指大動、大快朵頤。
1、香氣四溢
拼音:xiāng qì sì yì,釋義為香香的氣味四處飄溢。亦指良好的情操為很多人知道,美名傳播很遠。
近義詞:香氣撲鼻、香噴噴。反義詞:臭氣熏天、臭氣沖天、臭氣哄哄。
例句:這道烤魚剛上桌就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要大快朵頤。
2、外焦裏嫩
拼音:wài jiāo lǐ nèn,用來形容烹飪?的食物外表焦脆,裏面細嫩,在網絡流行語中,形容遇到壹件事情產生很大的感觸,意同“被雷到了”。壹般表示對壹件事情很驚訝,都會用雷到外焦裏嫩來形容。
近義詞:外酥裏嫩、外脆裏嫩。反義詞:壹塌糊塗、亂七八糟、壹團漆黑。
例句:剛端上來的烤魚外焦裏嫩,火候把握的剛剛好。
3、意猶未盡
拼音:yì yóu wèi jìn,壹般被用來形容壹些小型活動的感想,比如旅行、讀書、吃飯等,形 容該活動給人的感覺很好,結束之後還沒有盡興。對某種事物或吃的東西覺得還沒過足癮,還想再來壹次。
近義詞:余味無窮、回味無窮。反義詞:興味索然。
成語出處:王朔《懵然無知》:“大家意猶未盡地散開,各回原位,互相交換著興奮的眼神兒。”,《感受芭蕾舞藝術的魅力》:“熱情的觀眾也才意猶未盡地離開劇場。”
例句:吃完這道美味的烤魚,竟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4、垂涎欲滴
拼音:chuí xián yù dī ,釋義: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也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
近義詞:垂涎三尺、口角流涎、垂涎欲滴、饞涎欲滴,反義詞:淡泊寡味。
出處: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例句:光看著烤魚那金黃的顏色,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5、食指大動
拼音:shí zhǐ dà dòng,釋義: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也指形容眼前有壹些美食,正準備好好享用的情況。
近義詞:大快朵頤、垂涎三尺、饞涎欲滴。反義詞:毫無食欲、索然無味。
成語出處:《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例句:媽媽做的烤魚,真是讓人食指大動。
6、大快朵頤
讀音:dà kuài duǒ yí,意思是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飽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壹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近義詞:大吃大喝、食前方丈,狼吞虎咽。反義詞:細嚼慢咽、節衣縮食。
出處:《周易·頤》:“觀我朵頤,兇。”。
例句:回家讓媽媽做她拿手的烤魚,大快朵頤壹頓。
百度百科-外焦裏嫩
百度百科-意猶未盡 (漢語成語)
百度百科-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