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崎嶇,美食忘卻煩憂
陸廣仁是臺灣第壹批旅日藝術家,在回到新竹老家後,主持建設了新竹第壹個藝術中心,並且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為全臺灣的藝術展等相關工作服務,在90年代初期在全臺灣享有極高的聲譽。但是由於醉心於純藝術,冷落了家庭,妻子於94年帶著年僅9歲的兒子回到臺北生活,而他的公司也由於不肯對商業趨勢妥協,遭受了重創,於同年解散。
生活中的創傷反而讓陸廣仁看清了這個世界,他將自己的畫筆封存起來,回到新竹鄉下與父母同住,在鄉野之間感受著生活的本真。父母並沒有責怪陸廣仁,每天陪伴在他身旁回憶著兒時的點滴,母親更是每天下廚為他烹制美味,希望治愈他受傷的心靈。
相請不如偶遇,友誼重燃激情
陸廣仁在放下畫筆之後,在新竹老家與父親學習起稻米的種植,聰明的他很快就掌握了稻米的種植關鍵。壹日,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的他,聽到背後有人喊他,回頭發現是兒時的玩伴阿武,陸廣仁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邀請阿武到家裏做客。陸廣仁的母親為兩人做了小時候最愛吃的飯團燒,兩人贊不絕口。
阿武靈機壹現,對陸廣仁說,可以把飯團燒做到臺北去,臺北夜市最流行的就是這種創意十足的小吃,十分火爆,不能讓這樣的美味只在鄉間才有,而且這樣也方便他去探望兒子,自己大學的時候也經常在餐飲店打工,經驗十足。陸廣仁仔細想了想,為了兒子的將來,自己確實需要重新振作,於是和阿武合夥創立了仁誌飯團燒,在士林夜市售賣,陸廣仁用的都是自己種植的稻米,軟糯飄香,十分可口,並且與媽媽***同研制出六款口味,壹經推出就因其獨特的形式和創新的口感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品牌運營,迎來黃金商機
十八年內,仁誌飯團燒已經遍布臺北的大街小巷,陸廣仁不僅取得了再次創業的成功,而且憑借自己的誠意和努力,重新贏回了自己的家人,與妻子相親相愛,由兒子繼承了飯團燒的事業,自己也打開了心結,重新拿起了畫筆,並且與2011年重新舉辦了自己的畫展。
為了將飯團燒讓更多人知道,陸廣仁的兒子陸仕成經過與天糧餐飲的溝通,引進大陸,進行品牌重新定位,以陸廣仁小名阿呦為名,打造了阿呦飯團燒的全新品牌,而天糧餐飲 也將傳統的六種口味根據大陸消費者的口味增加到近二十種,並且增加了其他特色臺式美食,打造了三種不同店型,酥脆外皮,糯香內心,搭配特色醬汁,來自寶島的飯團燒在大陸市場受到了空前歡迎,相信這蘊含著逆境重生勇氣的金牌美食項目也將幫助更多創業者迎來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