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香醋、竹葉青酒、稷山板棗木版年畫、菖蒲酒、玉堂春酒。
黃大同火鍋北齊米酒晉祠米飯平遙牛肉聞喜
太谷壺瓶棗衡山白酒六味齋醬肉山西熏醋鄆城香棗上黨薇拉驢肉
汾州核桃
山西汾州核桃歷史悠久。它的內核味道甜美,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無論是生吃還是做成蛋糕和糖果,都是又香又好吃。它還是壹種益智健腦的食品,能補氣血、潤燥化痰、治肺潤腸,且味甘,對“溫腎潤肺、平喘化痰”有壹定療效。
山西汾酒
汾陽汾陽山西省汾陽縣,產於杏花村酒廠。
據傳說,杏花村於公元五世紀開始釀酒,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汾酒在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清明》中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指著杏花村。”
汾酒是中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純正、醇厚柔和、甘甜潔凈的特點。汾酒是壹種60度的酒精,但它沒有強烈的刺激性。
靈丘蓧面
山西靈丘氣候寒冷,無霜期短,適合種植蓧麥。蓧麥洗凈、曬幹、油炸後磨成面粉,稱為“蓧面”。
燕麥面的吃法很多,有推窩(即搓窩)、搓卷、推渣、搓魚、壓烙等。油面性寒,必須經過“三煮”方可食用。即先把蓧麥炒熟,磨成面粉;然後將燕麥片倒入開水,做成各種圖案,調和後蒸熟(約15分鐘)。食用時,可分為熱菜和涼菜:涼菜是燒茄子、黃瓜絲、蘿蔔絲加水,再配以鹽湯辣椒花椒油。菜品拌入燕麥粉,清香可口;熱菜是羊肉和肉末,還有壹些蘑菇。打開籠子後,妳會將燕麥面蘸上羊肉和蘑菇湯,這更香更漂亮。
運城池鹽
產於山西運城。硫酸鈉、氯化鈉和硫酸鎂是鹽湖中的主要資源,總儲量超過8370萬噸。溴、鈣、碘、鉀、硼、鋰、平面、鍶、鎵、銣等稀有元素也很豐富。還有壹種與鹽共生的芒硝,即鈣芒硝,主要由硫酸鈉和硫酸鎂的復鹽組成,厚度為2-4米,出露地表的礦體儲量超過1600萬噸。這是前人制鹽幾千年後形成的獨特而珍貴的資源。
大蒜
產於山西靈丘。《後漢書》雲:有壹天,名醫華佗遇到壹個躺在車上的病人。這個人得了壹種奇怪的病,他的喉嚨和眼睛似乎窒息了,所以他不能吃東西。看完醫生後,華佗對病人說,去餐館買兩升大蒜和醋給病人吃。華佗走後不久,病人吐出了壹條蛇。病人拿了壹條蛇,讓華佗感謝他。當他看到華佗家的墻上掛著幾十條蛇時,他才知道華佗的醫術高明。雖然這很神奇,但不管它,祖國醫學實踐的總結肯定了大蒜是“祛風邪和殺病毒的。”因此,大蒜的殺菌作用是絕對真實的。大蒜具有消毒、殺菌、去腥、去膩的作用,使菜肴更加美味。夏季將本品加入涼菜和涼拌面食中,可消暑解暑、增進食欲、促進人體健康。具有防癌、抗癌、延緩衰老和強身健體的作用。
黃河鯉魚
它主要產於河津、永濟、芮城、垣曲四縣的黃河流域。黃河鯉魚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聞名遐邇,史書中有“黃河尺鯉原在禹晉居”的記載。《古醫林》中也有記載“羅鯉最貴,江漢次之,價值百倍”,歷史上曾為宮廷貢品。黃河鯉魚以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而聞名全國,已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黃河鯉魚含有較多的鈣磷營養成分,刺少肉多,味道鮮美。具有和脾養肺、平肝補血的作用。常吃鯉魚對肝、眼、腎、脾等疾病有壹定療效,也是孕婦的高檔保健食品,經濟價值很高。
山西香醋
說到山西,最難忘的就是醋。山西釀造食醋的歷史悠久,主要分為熏醋和陳醋。太原怡園清和清徐老陳醋分別是最著名的。山西醋香味獨特,回味悠長,絕對是中國最好的醋。
竹葉青酒
山西竹葉青酒是以木香、紫檀、丁香、丁香、當歸、砂仁、竹葉等十多種珍貴藥材浸泡而成的優質汾酒基酒。具有養血、理氣、和胃、健脾、消食的功效。解放後,它被評為全國名酒,並獲得金獎。
酸棗
稷山板棗是陜西十大名棗之首,主產於稷山縣城關鎮、化峪鎮和瞿霞鎮。
酸棗皮薄肉厚核小肉甜,形狀扁圓,頂部略寬底部窄,故名酸棗。當它成熟時,它是暗紅色的,它的果肉是白色和綠色的。幹燥後的好棗無皺紋,表皮豐滿有彈性,果肉呈淡紅色。即使被壓扁,仍可復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亮絲。含糖量為31.33%,含酸量為0.1%,每100克水果中含有C499毫克維生素C,以及鉀、鈉、鈣、錳、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它是壹種高級滋補品,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1982獲首屆農展最高獎。
木版年畫
產於山西南部。早在宋金時期,晉南臨汾的造紙、雕刻和印刷技術就相當發達,因此木版年畫應運而生。在甘肅省黑水市附近的壹座古塔中發現了宋金時期平陽城紀家雕刻的木版年畫《思密圖》。這幅畫是中國最早的木版年畫。畫中的人物是古代四大美女,即王昭君、趙閆飛、班戟和綠珠。畫中的美人輕盈婀娜,造型優美,形象生動。可見晉南的木刻印刷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年畫影響深遠。首先,畫家繪制好草稿,然後將其雕刻在木板上,然後打印在紙上進行著色或套印。
特點: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繪畫技術、雕刻技術和印刷技術。品牌畫作非常豐富多彩,包括童話、民間傳說、歷史人物、戲劇場景、人文風情、花鳥動物等等。
菖蒲酒
產於山西垣曲。菖蒲酒在漢代的酒壇中享有盛名,受到歷代帝王和將軍的喜愛,並被列為歷代帝王禦膳的香醪。據《後漢書》記載:“孟拓,字梁博,以菖蒲酒迎之,即拜涼州刺史。”在《爭課》壹書中也有“酒香伴菖蒲,壹價抵五官”的說法。在《明史》中有“五年宮中官員飲朱砂、雄黃、菖蒲酒”的記載。在清朝,每年農歷的端陽節,“君臣共飲菖蒲酒”。可見菖蒲酒已有2000多年的釀造歷史。愛新覺羅·普班先生品嘗此酒後即興創作了壹首詩《菖蒲酒頌》,其中有七條定律:名酒始於漢,禦膳始聞於前朝。瓊漿玉液慶祝年齡的延長,這壹奇聞甚至見於經典。
典故:歷代皇室將其視為名貴的瓊漿玉液。到了明代,在“端陽節”這壹天,皇帝不僅自己喝,還會把它送給宮中的官員壹起品嘗,並穿上“五毒和艾不子蟒衣”舉行盛大的飲酒儀式。
菖蒲酒是壹種混合酒,呈橙黃色,略帶綠色,清澈透明,香氣濃郁,藥香和諧,不失中草藥的天然特性。入口甘香,甜而不膩,略帶藥味,令人解乏,沖泡爽口,辣而不嗆,飲後神清氣爽。酒精度45度,含糖量12度。菖蒲酒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使用了當地特產菖蒲這種珍貴的中藥材。菖蒲生長在海拔1994米的驪山之巔,素有“有心人難尋”的美譽。征集活動僅限於農歷“小滿”前後十天左右。早熟菖蒲漿不足,質量差;太晚了,菖蒲幼苗枯萎,很難找到。釀菖蒲酒的水是驪山腳下的汪順泉。據說這口泉水是舜王親自挖的。汪順泉水是礦泉水。經常飲用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延年益壽。
功效: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腦明目、強身壯骨的作用。經常飲用可以健腦益智、延年益壽。宋代醫學家王懷印所著的《太平盛慧芳》壹書載有:“菖蒲酒,主風十二,通血脈,治骨萎黃,而醫者不治。”明代大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菖蒲酒能治三十六風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而耳目聰明……”。說明菖蒲酒具有抗衰老、強身健體的功效。
菖蒲酒的選料之精,釀造工藝之精,非比尋常。壹個熟練的工人壹天只能挑選三到五斤的九節菖蒲;用於釀造的豌豆必須從不同大小的豌豆中篩選出來。高粱,每粒必須碎成六瓣、八瓣或十瓣;發酵是在深埋於土壤中的大缸中進行的;酒是在每天早上公雞打鳴之前生產的,釀造好的酒密封儲存在地下,幾年後才能飲用。
玉堂春JIU
產於山西洪洞。宋代,用霍山泉水釀造的尤魯春酒以其清甜、爽口、淡雅的風格聞名燕京。明朝洪武年間,人們搬到洪洞的槐樹下,人們都用尤魯春酒送別親人。明朝鄭德時期,據說蘇三和王景龍為了感謝崇義之恩,指示民間釀酒師在玉露春的基礎上加工玉露春酒,玉露春在民間流傳了600年。
玉堂春酒的特點是香、甜、鮮、回味悠長。適當飲酒祛病強身有獨特的風格,喝多了也不上頭。
欽州黃小米
山西省沁縣(古稱秦州)出產的壹種小米。這種大米品質優良,獨特,香甜可口,因其營養價值高而被稱為“小米之王”。它是中國四大名米之壹。
大同火鍋
產自山西省大同市的大同銅火鍋不僅可以用來取暖,還可以作為餐具。大同銅火鍋是壹種獨特的手工藝品,有許多形狀。它由底盤、火座、鍋體、鍋蓋、火管和鍋蓋六部分組成。
北齊黃酒
產於山西省代縣。北齊黃酒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晉代名臣趙秉文在《代州記》中以“金波醉雁門州,人間有六秋”的詩句描述代州黃酒。當時的酒只是壹級黃酒,生產規模較小,屬於家庭釀造。
代縣黃酒采用北方典型的生產工藝,將當地豐富的黃芪藥材熱浸勾兌陳釀成為北齊黃酒。其特點是金黃色,清澈透明,香甜可口,味道鮮美。具有補中益氣、活血提神、舒筋活絡、平肝解氣的功效。它在醫學上也常用作藥引,是很好的烹飪材料,經常飲用可以延年益壽。
晉祠大米
晉祠大米產於山西省太原市風景名勝區晉祠地區。晉祠大米個頭大而飽滿,顏色略帶棕色且透明。即使蒸幾次,也依然清澈不互相粘連,味道鮮美。晉祠大米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當地土質優良且含堿,主要是因為晉祠底部有三股清泉湧出,稱為金水;除了自然條件外,還實行科學管理。
平遙牛肉
產於山西平遙。在平遙縣的南鄭和顧寧以及介休縣的郝家堡等村莊,郝家堡的質量好,產量最高。由於郝家堡毗鄰平遙,歷史上生產的牛肉大多由南鄭和顧寧分銷,因此統稱為“平遙牛肉”。據說平遙牛肉在明朝中期就聞名於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產銷歷史。在清朝和民國時期,許多達官貴人都將其視為宴會的必備菜肴。20世紀30年代,平遙牛肉銷往北京、天津和Xi等省市。當時,每年秋冬,各地的商人都湧向平遙采集和販運牛肉,平遙牛肉在北方苦不堪言。平遙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首先,選擇優質肉牛或老殘牛,立即去骨,然後將整個牛壹分成兩半,並按頭、頸、疏通、前脂肪、肋骨、活動頭、脂肪圍、二道墩和墩子肉等九個部分分成十六塊。兩份腌肉。將切好的牛肉風幹兩三個小時,撒上當地的硝酸鹽,然後放入罐子中。用牛肚密封罐子以便儲存。腌制時間取決於季節:夏季半個月,春秋季壹個月,冬季兩三個月。三個人煮肉。腌制好的牛肉撈出後,用冷水沖洗,並分層放入特制的桶形大鍋內,壹般每鍋800斤,用含堿和硝酸鹽的井水煮沸。要求“水深要漫過肉,煮湯鍋要冒泡。”且烹飪時不蓋鍋蓋,以利於肉中異味和水分蒸發,當肉煮至八成熟時,壓火,使肉自然燉熟。當它完全煮熟後,將其從鍋中取出並放在架子上。最後,用苦布蓋住它,放在市場上出售。
長期食用養胃健脾,老少皆宜,是外出旅遊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文丨朱冰
它是山西傳統八大名點之壹,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歷代都將其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宮,堪稱中國糕點的獨特制作。其制作方法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糕點加工技術相結合,選用面粉、蜂蜜、芝麻、香油、糖等優質原料。
成分:富含蛋白質、植物脂肪、糖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是具有滋補和健身功能的高級營養食品。
太谷胡平棗
太谷縣李梅莊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等地也有栽培。胡平大棗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種植,它的果實很大,因此以“罐”的形狀命名。皮薄肉厚酥脆,甜酸適中。
鮮棗含折光糖37.8%,總糖30.35%,酸0.57%,糖酸比為52.92: 1。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493.2mg毫克。幹棗含糖71。38 %,酸3。15%,糖酸比為22。66:1。每100克幹棗含維生素C30.13毫克。
大棗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民間有句俗語叫“壹天吃三顆棗,壹輩子不老”。長期食用對改善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葉、枝、核、皮、根均可入藥,主要用於治療心中邪氣,具有益氣補血、養胃安神的作用。如果妳遭受所有身體虛弱的折磨,妳會很長壹段時間都很輕松和健康,妳的意誌會很堅強。
六味齋醬肉
產於山西太原。六味齋最著名的產品是醬肘子,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貢品。慈禧太後因為經常吃醬肘子,就給了醬肘子的挑擔人壹個腰牌進宮。有了這張“特別通行證”,她可以直接進入深宮而無需報告。
特征:外觀看起來像醬紅色或紅褐色。用刀切開後,內部組織呈粉紅色,柔軟可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特別軟嫩。在六味齋的傳統工藝中,醬汁是由腌制醬肉的老湯過濾殘渣制成的,不添加任何東西。醬肘子花被原商務部1982評為優質產品,享有地方熟肉制品的最高榮譽,並在1984和1988通過了連續復評。在1988中,醬肉也被評為優秀產品。自1981以來,醬香豬肉和醬肘子花被評為省優產品。此外,其他省份還有豬排和醬豬頭肉,市場優勢產品有豬排、醬豬肝、醬叉燒和醬頭肉。
山西熏醋
產於山西臨汾。以優質高粱為原料,大曲、快曲為糖化發酵劑,酒精、醋酸固態發酵,醋坯裝入瓷缸加蓋。外部用火熏制5-6天,然後陳釀勾兌而成。色澤紅亮呈褐色,濃度適宜,醋味濃郁,酯味純正,綿酸爽口,含有多種有機酸、氨基酸、還原糖、醇類、酯類等。
運城香棗
運城香棗主要產於運城市涑水河沿岸的北香鎮、紅芝驛鎮和西張鄉。
據傳說,它已有公元前70多年的栽培歷史,歷代皇帝都使用它,也被稱為貢棗。據傳村鄭曾祖父保存的壹罐香棗歷經170年才啟封,至今保存完好。香棗果個大,形直,色紫,皮薄肉厚,核甜。
香棗營養豐富。經檢測,鮮棗的含糖量為25.21%,含酸量為0.3406%,每100克果實中含有C474毫克維生素C;幹棗的含糖量為73.46%,含酸量為0.84%,還富含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潤心肺、養血安神、止咳、治療高血壓的功效。
上黨臘腸驢肉
山西上黨特產臘驢肉起源於乾隆時期。本品以新鮮驢肉為原料,配以花椒、八角、丁香、桂枝、肉桂等20多種中草藥制成。,采用傳統工藝,真空包裝和高壓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