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有趣之處在於把兩種作息完全不同的動物拉進同壹個情節中,它們彼此好奇,相互渴望,卻又礙於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第壹時間見面。如果沒有遇見新鄰居,公雞也許不知道自己的交友熱情可以瞬間被點燃,可誰又會拒絕友情可能帶來的愉悅和感動呢?
其實,這對準朋友的狀態像極了我們身邊的小朋友。他們壹方面出於對陌生人的本能,不敢先示好,另壹方面出於社會交往需要,想要結識新朋友,發展社交行為。公雞在藍屋頂房子面前走來走去,心裏反復設計著各種假設:“咦,還在睡覺嗎?還是出門了?”、“是不是搬家太累了,起不來呢?”從這些細節中,我們看到了公雞的期盼和熱情,以及堅定無比的信念。
也許小朋友們也曾遇到過同
樣的問題,當妳表現出極大的誠意和真摯的感情時,那麽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即便是公雞和貓頭鷹這樣壹對性格以及生活習慣有著巨大差異的生物,都可以借助留言板來實現友情的延續和升溫,友誼的小船怎麽會說翻就翻呢?所以,無論妳我看起來有多麽不同,並不妨礙我們是朋友。
四、教育價值
1.結合當下實際情況
現在疫情在家,小朋友沒有上幼兒園,都十分想念幼兒園、老師、自己的同學、和好朋友,我們可以通過繪本的推薦,讓小朋友把想說的話,想分享給小朋友的趣事,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下來,現在電子設備發達人們往往忽略最真摯、最古老的傳遞方式、寫信、留言等等辦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學習故事中的小公雞壹樣寫壹份、留壹個言,讓孩子感受圖畫、文字別壹樣的感受,還有期待對方的回信,對回信內容的期待。
2.這本書可以帶領我從故事和圖像閱讀中,推敲關於日與夜、時間交錯的觀念,了解公雞和貓頭鷹的生活習慣,指導家長在家和孩子壹起尋找和小朋友不壹樣的作息時間,有哪些?並且告訴孩子每個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規律,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生活規律需要遵循,堅持每天早睡早起,堅持午睡,可以在家訪中和幼兒交流,小朋友是和貓頭鷹壹樣的生活作息,還是和公雞壹樣的作息,可以和小朋友壹起制作“XX小朋友生活表”。
3.繪本中公雞等待新鄰居的到來,起了個大早,他進行打扮、燒菜為新領居準備好吃的、布置客廳、早早的準備好開始等待客人的到來,這個隱藏的小細節,也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招待好朋友做客的禮儀,將自己最好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新鄰居,對鄰居的尊重,也是對孩子招待好朋友做客的經驗攝入。
4.從繪本中體會公雞“想要交新朋友”的心情,培養積極樂觀的夥伴關系,並思考和自己不同的人,該怎麽溝通和交流。公雞和貓頭鷹兩種動物來表演故事,它們要想成為朋友,就需要克服困難了。這種挫折的設計,體現了生物的多樣性,顯得很奇妙。可以此引發兒童對類似問題的探索。人際關系的微妙。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是現代人生存的壹種寫照。例如“現在家家住樓房,孩子們都關在家裏,小朋友之間缺少充分的交往。”這當然不利於兒童的交友需求。作品以公雞為例,說明交友的急切性和主動性。只有主動溝通交流,才能打破交往的尷尬,公雞和貓頭鷹做到了,我們也應該能做到,在日常生活要鼓勵內向的孩子,主動交朋友。
5.這個繪本也提醒我對此反思和借鑒。溝通方式的巧妙,童心的美妙,作品對交友的情節設計對公雞和貓頭鷹互相等待的細節安排,都體現了美妙的童心與童趣。在作品結尾,公雞送給貓頭鷹壹個太陽鏡,戴上後白天就像晚上壹樣了,從而能天天見面,這也是兒童希望友情的幼稚而美妙的表達。
6.在開學也可以將這本書用於動物主題,或者是中班好朋友主題,在美工區可以撕貼壹個公雞的形象、或者是貓頭鷹的形象;在搭建去可以搭建公雞和貓頭鷹的家,兩個高度壹樣、形狀不同、或者顏色不壹樣的房子;在福祿貝爾區可以選取公雞等待新鄰居的畫面,拼擺桌子上各種各樣的好吃的、美食;將這本書放在圖書角明顯的好朋友推薦分類中;在表演區中投放公雞和貓頭鷹的頭飾和房子,提供給幼兒表演;也可以在下午和幼兒進行繪本表演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