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必去的十大景區有:
霞浦楊家溪
楊佳夕被稱為閩東的小武夷,也有“海國天堂”的美譽。這裏的溪流壹塵不染,十分幹凈。竹筏可以用來順流而下。
霞浦北岐
北齊村是壹個紫菜養殖場,海灘上滿是紫菜架和船。當潮水高漲時,繁忙的船只在海面上穿梭於浮極陰影(紫菜框架)之間,與大海、遠山和島嶼融為壹體。退潮時,海灘的紋理逐漸變得越來越美麗。
霞浦沙江
小壕村位於霞浦縣東部,沿高速公路距三沙鎮約18公裏,距三沙鎮約12公裏。沈海口高速公路和省道小浦公路穿越邊境。它位於福建東北部的沿海突出地帶,是全國著名的閩東漁場所在地。
霞浦高羅沙灘海濱度假村(長春鎮)
高羅海濱度假村位於霞浦縣東南部,面對浩瀚的太平洋,距縣城35公裏。寬闊的海灘有2000多米長,占地90公頃。
大京城堡
大井城堡,原名大津,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東南沿海,靠近浙江省。當地居民主要從事漁業和農業,具有簡單的民俗。
外滸沙灘
作為霞浦縣“外湖、大井、臯羅、呂夏”四大沙灘之壹,外湖海灘冬暖夏涼溫差小,年平均氣溫18.3-18.6,碧瓦島、石公壁等景點位於海灘的西南側。
羅漢溪
駱寒溪位於松崗街。它是霞浦縣的第二大河流。它離縣城只有7公裏,它的主流長達38公裏。它發源於白楊鎮窯頭村,由西北向東南流動。
霞浦三沙留雲洞(三沙鎮)
三沙劉蕓洞位於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被譽為“閩東小普陀”。在九龍壁上的“雲殿”裏,有飛檐和拱門、彩繪建築和雕梁,金碧輝煌。三沙雲洞的龍柱是閩東最好的,工藝精湛。
赤岸空海大師紀念堂
位於霞浦縣東部,距市區5公裏。宋、元、明三代也稱“金臺港”,“南北海船都建在這裏”。人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霞浦池澳石窟寺(北壁鄉)
赤嶴洞寺位於霞浦縣北壁鄉赤嶴村後的六面山上,距赤嶴村約壹公裏,高150米。在從村莊到山區的路上,鋸齒狀的巖石繞過蜿蜒的小路,登上71級石階,飯碗赫然在目。
霞浦旅遊攻略景點必去
霞浦旅遊攻略包括:遊玩路線、最佳旅遊時間、穿衣指南、交通、住宿、美食。
1、遊玩路線
下滸沙灘→高羅海灘,壹天時間的話就欣賞下霞浦最美的灘塗美景吧,上午去下滸沙灘,在霞浦南面,數千米的半月形沙灘,潔白如玉,光潔似珠,細膩旖旎。下午就去高羅海濱度假村位於霞浦縣東南,面臨浩瀚的太平洋。這裏擁有寬闊平緩的沙灘,浪緩波漪、沙質潔凈,海水清澈湛藍,是極難得的天然海濱浴場。
2、最佳旅遊時間
霞浦壹年四季的進的都非常迷人,任何壹個季節都有獨特的美景,比較推薦4月-12月前往,也是霞浦的最佳旅遊時間。
3、穿衣指南
霞浦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4-19℃之間。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需穿棉質短袖襯衫或T恤,夜間天涼,還可以多帶壹件長袖薄外套;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月平均氣溫在8℃左右,此時前往,需穿厚實的毛衣和外套。每年3-6月是霞浦的梅雨季節,多連綿陰雨天氣,雨勢壹般不大,但冷暖氣溫變化很大,需穿羊毛衫、棉毛褲和夾衣。
4、交通
去霞浦旅遊交通工具可選擇火車,霞浦火車站到福州、廈門、杭州等好多城市。也可選擇乘坐長途汽車,另外,霞浦縣城還有三個客運站,可選擇自己要去的景點選擇不同的客運站。
5、住宿
壹般都會選擇住在霞浦縣城,縣城的賓館酒店相對來說都比較集中。縣區的主幹道上集中著新長途車站和幾家主要的賓館,餐飲和娛樂也都集中在這壹帶。
6、美食
霞浦的美食壹般都以海鮮為主,這裏的有太多海產品了,比如劍蟶、蝦姑、彈跳魚、墨魚、白蝦。海地龍等等,由於霞浦人口味跟溫州比較接近,口味會偏甜,如果不習慣,可以事先提醒店家。
福建霞浦旅遊景點
霞浦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縣,屬福寧府,今隸寧德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地處沿海,呈半島型區域,它的旅遊景點有楊家溪、北岐灘塗、龍亭瀑布、東壁、大京城堡、霞浦沙江等。
景點介紹
楊家溪景區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其擁有緯度最北的古榕樹群和江南最大的純楓葉林。楊家溪景色幽美、氣候宜人,古樟翠綠、盧荻飛絮、紅葉輝映、龍亭風瀑、竹筏悠長。
龍亭瀑布由文、武兩瀑構成,文瀑壹級直下落差136米,武瀑分兩級而下,落差135米。瀑布周圍還有將軍印、文筆架、巖峰和金獅把口、玉兔飛躍、將軍拜印、仙翁坐山、玉象峰、猴子洞、龍洞等10余個景點。
北岐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松港街道,距離霞浦縣城東五公裏,200多戶人家,面臨海洋,是有名的紫菜養殖場,霞浦北岐灘塗風光旖旎,漲潮時海上忙碌的船只穿梭在紫菜架之間,與大海、遠山、島嶼渾然壹體。退潮時海灘的紋理漸顯秀質,勞作的漁民遊動在虎皮灘上,使得這片灘塗更具韻律美和動態美。
東壁依山臨海,視野開闊,是拍日落的理想景點。沙灘上,壹條彎彎曲曲的水道,小溪流從中穿過,沖刷_壹片復雜多變的紋理,柔美的線條在日落的余輝下呈現出金燦燦的色調,給多彩的沙灘增添幾多生機。東壁的攝影點不僅能拍到氣勢恢宏的日落,也能拍到漁民捕魚織網的場景,更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優美線條。
霞浦旅遊十大景點介紹 霞浦旅遊十大景點簡介
1、楊家溪。人稱“海國桃源”,以青山碧水之幽美、潭、瀨、灘與花、草、林鑲嵌之秀雅,瀑布、峽谷、奇峰、懸崖、異石、怪洞等神工與人文匯聚之勝境,名勝古跡、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之神妙而揚名。
2、太姥山名勝區,三面臨海,於東海之濱,有“海上仙都”之稱,景區總面積100平方公裏。太姥山與雁蕩山和武夷山成鼎足之勢。景區內***有三十六峰、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巖、九泉、三溪、二嶺、壹谷。
3、大京城堡,位於東沖半島東側的霞浦大京古堡,已經歷600多年的風風雨雨,是當時福建海疆四大城堡之壹,至今仍大體保持完整。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吸引了眾多的遊人,成為閩東海嶠勝地。
4、虎鎮塔,位於福建霞浦縣松城鎮龍首山蔭峰寺前。198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塔為七層加塔頂的樓閣式實心塔,八角形樓閣式構成是典型的明代南方石塔造式。塔高12米,座圍12米。整座塔都是巨石疊成,座底須彌座,第壹層作圭腳形,平面八角各級叠澀出檐,每層八面各鑿長方形佛龕壹個,逐層向上收縮,塔尖為葫蘆形。
5、建善寺,位於霞浦縣松城鎮東關華峰山麓,原名“建福齋”,南齊永明元年(483)在溫麻縣(縣治在今沙鎮古裏村)創建。唐代置長溪縣,遷縣治於今松城鎮,景雲二年(711)寺隨縣治改變,遷徒於現址,並改稱“建善寺”。該寺距今壹千五百多年,是寧德地區歷史最久遠的壹座古剎。
6、三沙留雲洞,俗稱石厝,亦稱幻塵庵(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年,僧題安同居士杜仰高先生建 “幻塵廟”於石洞內),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發建設,這裏已建有幻塵庵、留雲禪寺、觀音苑、彌勒園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眾多原石佛像雕塑,使這裏到處擁有濃郁的佛教文化氣息,被譽為“閩東小普陀”。留雲洞景區依山面海,與臺灣的東引列島遙遙相對,怪石嶙峋、古樹蒼翠、幽徑盤回。
7、外滸沙灘,位於福建霞浦下滸鎮外滸村東側,呈新月形,與大京沙灘、高羅海灘和呂峽沙灘齊名,並列東沖半島四大海灘。其南北長約1.6公裏,東西寬約0.2公裏,總面積約0.35平方公裏。沙灘主要由細砂和白細砂組成,海砂潔凈,由西向東平緩延伸,灘面高點高約3.6米,灘前水深2~10米,灣內風平浪靜,是天然的海濱浴場,有“閩東北戴河”之譽。
8、葛洪山,位於霞浦縣東沖半島北端,屬於沙江鎮涵江村。東入福寧灣,西靠東吾洋,山勢為東西走向,中部主峰海拔605米。山下碧海溢彩,灘塗鋪金,綠野流丹,是壹顆鑲嵌在東海之濱的璀璨明珠。山的南北兩側懸崖峭壁,重巒疊嶂、巍峨秀拔,氣勢雄偉,負勢競上,以葛洪天險,蓬萊仙境著稱於世。
9、北岐灘塗,距離霞浦縣城東五公裏,200多戶人家,面臨海洋,是有名的紫菜養殖場,村民以從事海產品養殖和遠海捕撈為業,收入頗豐。北岐是福建霞浦沿海的壹個小小漁村,有漁港,有肥沃的灘塗,也有壯闊的海面。
10、白露坑村半月裏自然村,現存畬族古跡很多,至今乃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占地總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古宅雕梁畫棟,氣勢非凡,且存文物頗豐。從清代秀才帽、手抄本、婚嫁頭飾、文書武具、祭祀法器、牌匾楹聯到青花瓷甕、琴桌案幾、櫥櫃碗筷、繡花錢袋等生活用品,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它對研究畬民族歷史文化、風俗民情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