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金城戰役是什麽時候發起的?

金城戰役是什麽時候發起的?

勢如雷霆的金城大捷開始了,其戰果之大,進展之順,連中國誌願軍統帥都出乎意料,只準備消滅萬余聯合國軍的中國軍隊,短短幾天內竟壹口氣吃掉了美國和南朝鮮軍7萬余人。

7月13日夜9時,濃雲低垂,天地間壹片昏暗,天氣悶熱得讓人窒息。

誌願軍1094門火炮在壹片沈寂中突然齊聲怒吼。東起北漢江,西至下甘嶺,幾十裏的聯合國軍陣地上濃煙滾滾,鉛色的陰雲被映成壹片紫紅。

短短28分鐘內,1900噸炮彈被傾斜到南朝鮮首都師、三師、六師、八師陣地上。

28分鐘內發射1900噸炮彈,這是戰爭初期中國軍隊根本不敢想象的事。這是誌願軍在抗美援朝中規模最大的壹次炮擊,也是誌願軍第壹次占據了戰役地面的火力優勢。

此次炮擊的重點方向,誌願軍火炮密度達到每公裏正面120門左右,密度達到了二戰中打得最激烈的蘇德戰場上的壹般標準。

24日,誌願軍司令部電告,以5個軍的強大兵力,在金城以南實施進攻,並以拉直金城以南戰線,殲滅南朝鮮首都師、六、八、三師為戰役目的。

7月上旬完成戰役準備,7月10日前後發起進攻。

此時,楊勇親臨視察前沿陣地。他看到,誌願軍正分成多路縱隊向南挺進。公路、山溝和彎曲的山道上,到處都擁擠著長長行列,汽車、坦克和各種口徑的大炮,風馳電掣般地向南飛奔。

大白天有這樣雄壯的進軍場面,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想到的,那時候幾乎大大小小的戰鬥都是在夜間進行,如果在外面誰想點支煙,都要先聽聽有沒有飛機的聲音。

特別令他振奮的是,誌願軍的坦克從山谷中浩浩蕩蕩地開上公路,編成縱隊急速地駛向前方。隆隆的響聲,震蕩著山崗和原野。

天黑下來,坦克放出了強烈的燈光,從遠處看去,頗為壯觀。在炮塔裏站著防空哨兵,警惕地監視著夜空。敵機的封鎖已不能阻擋住這股鋼鐵的洪流。

東方泛出壹片灰白色,這支強大的坦克隊,在轟轟的炮聲中進入了待命陣地,無數門威風凜凜的坦克炮對準了敵人陣地。

附近的步兵跑來親切地和坦克手們說:敵人在談判桌上常常大叫,要用他們的大炮、飛機來爭辯,這壹回,該咱們用坦克好好回答他們壹下了。

楊勇還看到,壹輛輛炮車緊急駛向前方。僅卡秋莎火箭部隊就有兩個師。步兵非常歡迎卡秋莎炮兵師,稱之為炮兵之王。他們的車號是84,部隊壹見84車號就主動讓路。

7月13日,兵團指揮所,楊勇覺得這壹天格外漫長。整整壹天,楊勇對桌上擺著的烙餅和紅燒肉罐頭無動於衷,焦慮地來回踱步,壹會兒舉手看看表,壹會兒擡頭望望天,他牽掛著從昨晚開始就潛伏在聯合國軍鼻子底下的突擊部隊3000多名官兵。

金城以南突出部山巒起伏,河水湍急,對方第壹防禦地帶為壹座橫斷山,山勢陡峭,居高臨下,整個地形宜守而不利於攻。對方的防禦工事由塹壕、交通壕相連接,陣地前沿設有十幾道鐵絲網。

楊勇為保證戰役進攻的突然性,出其不意地進攻,利用夜幕秘密潛伏了壹支突擊部隊。

他們潛伏的這條山溝三面環山,周圍都是聯合國軍士兵。溝底是壹條小溪,流淌著清澈的澗水。小溪兩旁,稀疏地長著壹些小松樹、灌木叢和彎彎曲曲的藤條。

現在,突擊隊員就隱蔽在這些樹叢的下面,從枝葉的空隙中,兩眼凝神地仰視著山頂聯合國軍的陣地。

四周寂靜得很,聽不到往日的封鎖炮聲和槍聲,只有浙瀝瀝的雨點聲和眼前小溪的流水聲在不緊不慢地作響著。

每當有壹點風吹草動,楊勇的心就緊縮起來。士兵們隱蔽在稀疏的灌木叢中。

天明以後,對方俯視這裏,就像看它的腳面壹樣清楚。因此,他知道士兵們就要經受嚴重的考驗,身體麻木了不能翻身,炮彈落在身上不能吭聲,必須壹動不動地埋伏18個小時,才能瞞過頭頂上聯合國軍的眼睛。

這壹天突然下起雨來,雨點忽大忽小,澆濕了我軍潛伏戰士的全身,從山上流下來的泥水,又從他們身子下邊悄悄地淌過。

濕淋淋的衣服緊繃繃地沾貼在身上,人們的身上早已壹點熱氣都沒有了,兩排牙齒凍得不住地打架。但士兵們始終壹動不動地緊貼著地面。

夜色漸漸退去了,地面上騰起壹片白茫茫的晨霧。對方開始施行火力警戒。子彈掠過突擊隊員的頭頂,炮彈在潛伏區內不時地爆炸。考驗的時刻來到了。

楊勇後來得知,壹陣爆炸的煙霧消逝之後,士兵張湘元腳部掛花了。他忍著疼痛壹聲不吭,又壹排炮彈爆炸過後,炮彈片擊中了士兵嚴德賢的腹部。

楊勇的臉色壹會變得蒼白,壹會變得鐵青,頭上的汗珠像豆粒似的往下滾,眉毛也壹蹙壹蹙地顫動著。他咬著牙,雙手緊緊掐住腹部的傷口,忍受著可怕的疼痛,直至犧牲。

指揮所山洞裏,搖曳的燭光,不時把楊勇那魁武的身影縮短又拉長,楊勇不停地來回踱步。這些具有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戰士是完全可以戰勝困難的,他們壹定能夠堅持到底。想到這些,他焦慮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楊勇在桌子旁邊坐下來,在偶爾傳來的稀疏的槍炮聲和臨戰前的相對寧靜中,拿起毛筆,寫下了壹篇戰地日記:今天是7月13日,我離開北京已經兩個月了。兩個月前,我由可愛的祖國跨過鴨綠江,來到了被敵人破壞的朝鮮。城市變成了廢墟,頑強的朝鮮人民在敵機炮火下,滿懷仇恨和信心在勞動,在鬥爭,憧憬著光明幸福的未來而生活著,戰鬥著。朝鮮本是壹個青山綠水的美好地方,可是由於敵人的破壞和轟炸,使這美好的河山已破碎不堪。

此乃正激起吾人之勇敢,為國際主義,為捍衛自己祖國免遭蹂躪而戰鬥下去,直到完全勝利為止。

在洞外,濃雲密布,欲雨未雨,大地籠罩著沈悶的空氣,使人憋悶得喘不過氣來。

時針指向21時,楊勇壹聲令下,信號彈沖上夜空。分布在縱深幾十裏以內的各個山頭上的上千個炮口,同時噴出火柱。

遼闊而又寧靜的夜空回蕩著滾雷般的炮聲,炮彈往對方陣地上傾瀉,像疾風驟雨,像瀑布飛流。開始還能聽出連續的渾厚的巨響,後來就像刮起臺風壹樣,什麽也分辨不出來了。

卡秋莎火箭炮也發了言,只見炮彈拖著長長的火尾呼嘯著飛過去,對方陣地上立刻騰起團團濃煙,燒起熊熊大火,把黑色的天幕映成赤紅色。

炮手們揮汗如雨,壹發緊跟壹發地把炮彈送進炮膛,又壹發緊跟壹發地發射出去。炮手們的臉上大汗淋漓,好像被大雨濕透了,可是他們誰也沒去管它,只是用冷水浸透的棉衣,壹次又壹次地蓋在打得發紅的炮膛上。

楊勇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麽痛快過。

《美國第八集團軍簡史》中是這樣描述這場戰鬥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頭上呼嘯,在呼嘯聲中他們前赴後繼攻擊這個地區的大韓民國防線。在***軍的猛攻下,前哨陣地壹個接壹個地被打跨了。

南朝鮮方面的記載是:21時,敵人的大炮突然開火,向全師,即此處指的是韓國首都師整修防線轟擊,簡直無法弄清有多少種、多少門,威力之大,若雷霆萬鈞,震天撼地,從而拉開了713攻勢的序幕戰。

中國軍隊的所有官兵,包括那些身經百戰的師長、軍長、兵團司令、總部首長們,誰也沒有見過這麽壯觀的炮火,誰也沒有用這麽闊氣的炮火打過仗。

那份闊氣從來都是對手的,現在看到這個場面,全都歡呼雀躍,好多人是壹面跳著腳叫好,壹面嘩嘩地淌著眼淚。

東、中、西3個突擊集團和第九兵團第十四軍在經過猛烈的炮火準備之後,同時展開了更為猛烈的突擊。抗美援朝戰爭的壓臺戲--金城反擊戰開始了。

震天撼地的炮擊剛壹結束,二十兵團新任司令員楊勇、政委王平統壹指揮5個軍向金城地區4個南朝鮮師發起了排山倒海的地猛攻。

楊勇面對前任鄭維山司令員的輝煌戰績,自然也不甘心屈居下風。這位中國第二高級步校校長壹出手就勢如奔雷。

楊勇將二十兵團5個軍分成3個作戰集團,具體部署是:六十七軍及五十四軍壹三五師、六十八軍二〇二師為中央集團;六十八軍及五十四軍壹三〇師組成西集團;六十軍、二十壹軍及六十八軍六〇五團組成東集團。

中央集團在官岱裏、轎巖山地段實施突擊。西集團由外也洞、灰占介地段實施突擊。東集團北漢江西岸之六十軍由松室裏、龍虎洞地段實施突擊,北漢江以東之二十壹軍鞏固現有陣地並以積極行動牽制當面之敵不使西調。

3個集團突破後,首先集中力量攻擊金城西南梨實洞、北亭嶺、梨船至金城川以北之敵,拉直金城以南戰線,並堅守陣地,抗擊敵三至四個師規模的反撲,示後再視情況繼續向南發展。

3個集團還各組織壹個有力支隊,準備於突破後插向敵之縱深,截斷敵之退路,殲滅敵之炮兵,搶占有利地形,以利於第二步作戰。

二十兵團只用壹個小時就全線突破了對方陣地,整個戰場已被誌願軍主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