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利用家鄉本土資源促進幼兒園遊戲的發展

利用家鄉本土資源促進幼兒園遊戲的發展

作為壹名農村的幼師,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特色激發孩子對遊戲的興趣,成為遊戲實踐的迫切需要。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利用家鄉本地資源,推動幼兒園遊戲的發展。歡迎借鑒!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因為遊戲充滿了自由、自主和樂趣。遊戲是孩子獨特的生活方式,孩子通過遊戲不斷經歷成功和失敗;不斷認識自己和世界;不斷豐富和完善人格,實現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各類幼兒園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施素質教育,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根據教育目標,要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玩具和遊戲材料。我們的花園位於江南,物產豐富。

第壹,利用家鄉當地資源,積極營造有利於兒童遊戲發展的環境。

環境對孩子來說是壹種無聲的刺激。輕松和諧的環境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和興奮,在同伴中形成和諧的氛圍,從而提高活動效率。環境是孩子發展的首要條件。無論是大環境還是小環境,墻面環境還是角落環境,都有很大的教育空間。高淳風景秀麗,無論是美麗的固城湖還是原生態的大山,都有極其豐富的具有鄉土氣息的物質資料和自然資源。如:生態園的掛瓜子,固城湖的大閘蟹、河蚌等。隨著對當地文化的深入了解,老師們的目光從明亮漂亮的成品教學玩具轉向了身邊的天然材料。

壹是利用自然資源和廢舊物資,師生共同參與制作,打造優美的校園環境。花園裏,過道裏掛著漁網和蚌類做成的裝飾畫,窗戶裏掛著蓮藕做成的風鈴。在走廊和大廳裏,有反映家鄉民俗文化的展板和圖片,有親子徒步旅行和各種活動的照片,有孩子們未成熟的作品。

二是在班級環境創設中積極探索,體現特色,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家鄉氣息。老師們在活動室用農作物、漁網、稻草、樹葉、蟹殼等天然材料搭建主題墻,組織孩子們收集家鄉民俗和特產圖片,開展手工制作活動。

三、有效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遊戲素材,讓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周圍環境和家鄉的了解。如:稻草、麻繩、玉米皮做成的“農家樂”;死稻草做成的稻草人;瓜子和蚌類做成的掛飾;泥巴做的小人和動物。創造性地利用這些當地的資源和材料,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和無窮的樂趣。利用這些材料制作的遊戲活動,給孩子提供了思考的機會,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根據四季的變化,采取不同的方式,讓孩子走進自然,感受自然。春天組織小朋友養蝌蚪、放風箏、挖薺菜、包餃子、體驗民俗;秋天,組織孩子秋遊,挖紅薯,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冬天帶領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四季的變化。我們還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讓孩子們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了解周圍的社區,關註周圍的生活,開闊視野,豐富閱歷,體驗被社會接受和重視的感覺,從而更順利地開展活動。

第二,創造性地開展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題遊戲。

高淳文化底蘊深厚,物產豐富。我們充分利用和挖掘當地資源,打造遊戲角。以具有地方特色的遊戲活動為載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區域遊戲,進行特色教育。

“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全面開展區域活動”是我園的特色。我們開發地域角的作用,將地方特色帶入孩子的地域活動中,根據孩子的需求和近期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並提供相應的資料和教具供孩子嘗試。這滿足了孩子手、腦、口的需求,豐富多彩的操作素材也能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第三,利用家鄉的本土資源,豐富孩子的戶外遊戲。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和自然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我們利用家鄉當地資源,變廢為寶,優化兒童戶外遊戲,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如:用稻草做成不同形狀的稻草龍,讓孩子給稻草龍“打扮”;用細竹竿、竹卷等跳躍遊戲,訓練孩子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利用清洗消毒後的廢棄漁網,可以做各種小魚口袋,玩“網小魚”遊戲。我們堅持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的原則,開發當地資源,利用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開展“舞龍”、“舞獅”、“擡轎”等戶外遊戲。這些遊戲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增強體質。

此外,我們還制作了大量的體育玩具,如用布和玉米粒縫制的毽子,用玉米葉編織的跳繩,用玉米骨頭制作的建築材料,用竹子制作的高蹺等等。利用這些特殊的玩具開展各種體育遊戲,讓孩子在玩耍中學會攀爬、鉆地、平衡、堆砌,在玩耍中發展溝通、合作、動手、創新的能力。

幼兒園遊戲計劃安排

遊戲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孩子們在中學和學校玩耍,體驗遊戲帶來的無限快樂和智慧。所以我們班非常重視遊戲的開發。這學期,根據我們班孩子的情況,我們制定了以下遊戲計劃:

首先,開展區域角落建設遊戲

1.目的:發展兒童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兒童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

2.具體措施:在樓道壹角固定搭建壹個遊戲區,每周投放不同的作業材料,如大型塑料制品、雪花、廢棄紙箱、飲料瓶、泡沫等。讓孩子在遊戲活動或課間自由活動時搭建圍欄。

第二,開展益智遊戲

1.目的:激發兒童積極參與認知活動,使兒童在有趣的認知環境中獲取知識。

2.具體措施:在活動室的角落設置益智遊戲區,壹次投擲不同的材料,如拼圖、數字接龍卡、單詞識別卡、迷宮書、撲克牌等。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孩子自由發揮。

第三,開展生活區遊戲

1.目的:幫助幼兒樹立勞動意識,培養動手能力。

2.具體措施:在活動室壹角設置生活遊戲區。在每次活動遊戲前放好生活素材,引導孩子自由地玩遊戲。

第四,開展科學領域的遊戲

目的:引導孩子學會觀察事物,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2.具體措施:在走廊的角落設置科學遊戲區,讓孩子們在課間可以自由活動和玩遊戲,在科學遊戲區玩耍。

五、開展語言角遊戲

1.目的:提高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兒童寫作興趣。

2.具體措施:在活動室壹角設立語言遊戲角。老師要經常更換放進去的材料,讓孩子隨時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