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山門鎮的文明建設

山門鎮的文明建設

進入21世紀後,山門鎮按照中央經濟社會統籌發展要求,在發展經濟同時,加強文明創建力度,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壹)經濟發展實現新飛躍。2009年,山門鎮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9435萬元,比上年增長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2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52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2%和6.5%。生態高效農業進壹步發展,馬蹄筍、早香茶、仿野生甲魚、無汙染瓜果蔬菜等特色農產品產銷態勢良好,中藥材種植、大棚種植、特種養殖、花木苗圃等高效生態農業基地不斷做大做強。新增2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和1家市級扶貧農業龍頭企業。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個,生態品牌效益顯著。紅色生態旅遊穩步推進,完成紅軍公園陳列館主體工程。完成閩浙邊抗日根據地司令部舊址重建。據不完全統計,山門紅色生態休閑遊每年接待的遊客接近6萬人次。來料加工業日益興盛,悅來、嶼邊、曙光等村的皮帶、寵物食品、葵花盤等家庭來料加工業蓬勃發展,全鎮現有來料加工點25家,農民增收途徑不斷拓寬。房地產業逐步興起,商品房開發建設得到社會的廣泛青睞,土地出讓價格和商品房價格是周邊同等次鄉鎮的2至3倍;交通、物流等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新建的山門永興農貿市場2010年“十壹”投入使用。

(二)城鎮面貌呈現新景象。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完成山門大道美化、亮化工程和梅豐至二橋的路燈建設。建成大樓、高二至南雁和嶼邊至文平公路兩段農村聯網道路,現全鎮***有聯網公路18條,總裏程達32.197公裏左右。完成悅來段和懷溪流域山門段壹、二橋右岸防洪堤建設。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先後完成大屯、嶼邊、西山、永安、郭嶴、水門頭等村的市級“十百”整治村建設,完成高壹、大嶺腳等村省級“十百”整治村建設。完成高壹、田中央、大屯、包山、嶼邊、悅來、溪源等7個村農村改水工程;完成郭嶴、永安、嶼邊、大嶺腳村、亭後、西山等村改廁工作。村級文化基礎建設不斷完善,有線電視和互聯網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全面完成農村電氣化改造,11個村開展新農村電氣化村建設,順利通過新農村電氣化鎮驗收。完成亭後、悅來、嶼邊等22個村農村垃圾收集系統建設,建成50多個村級垃圾收集點,城鎮衛生“門前三包”制度逐步推行。徹底取締高墩栲皮、廢塑料洗滌、褪色布加工等汙染行業。3個村畜禽養殖汙染點建成沼氣處理池,已有7個村達到汙水集中處理排放。

(三)社會和諧出現新風氣。平安建設紮實推進。矛盾糾紛和疑難信訪問題得到迅速解決。2009、2010年,該鎮矛盾糾紛排查了85起,成功調處83起,調處成功率達到100%,***接待群眾來訪26件,較之前幾年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偷盜、兩搶案件發生率逐步下降。完成山門鎮村兩級防臺防汛體系建設,完善森林消防工作預案,2008年來沒有發生壹起安全生產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山門鎮衛生院門診綜合大樓已竣工,即將投入使用。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參合率連年超過100%,超額完成任務。成立平陽單檔布袋戲傳承基地,截止2010年,該基地***舉辦150余場的公益演出。該鎮建有健身苑點29個,每年都組團參加平陽縣全民運動會,成功舉辦山門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和三八婦女趣味運動會。完成嶼邊、悅來、下屯村的飲用水工程。加快低收入農戶集中村發展,2009年以來***落實10戶58人的下山脫貧任務。進壹步完善農村貧困人口保障機制,2009、2010年全鎮***吸納低保、五保對象19人、重度殘疾生活保障13人,發放各類救災救濟款40多萬,發放醫療救助款12.8萬;不斷完善2個供養院,已入住五保和優撫孤老35人,基本上已將全鎮所有的五保和優撫孤老集中供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