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食之鄉,鎮江正在不斷發展旅遊美食文化,以淮揚菜為特色,兼收南北風味。鎮江美食素有“三魚三怪”之稱。“三魚”的意思是“長江的三季”:鰣魚、旗魚和魷魚。傳說東鄉羊肉是鎮江的壹種特殊風味,盛產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的魯大鎮、姚橋鎮和大港。這個地區位於鎮江的東部,被稱為“東鄉”。制作東鄉羊肉最著名的地方是姚橋鎮的李如,這是壹個以前被稱為朱家偉的小集鎮。據說它是由乾隆皇帝賜名的,而乾隆賜名的原因正是來自東鄉羊肉。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聽說鎮江朱家偉地區的羊肉很好吃,於是派人去買。誰知道窮人采購是貪婪和好色的?在朱家偉買羊肉時,他調戲了村裏的女孩,最後被當地村民打死。得知此事後,他怒不可遏,決定隱姓埋名壹探究竟,從而做出最終的處罰決定。然而,在到達朱家偉後,皇帝發現當地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知道書和禮貌,所以他們被稱為“儒家”。在鎮江的土特產中,丹陽鳳崗酒以“味淡花露,色如洞中春”而聞名。
以糯米為原料,以麥曲為糖化發酵劑的密封缸酒釀造工藝精湛。當醪液含糖量達到峰值時,加入溫度為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立即密封壇口,將酒醅保留壹定時間,提取60%的清液,壓榨,按比例混合,裝滿壹定量的壇,密封儲存2-3年。釀造後色澤棕紅,醇香濃郁,口感鮮甜,酒精度在14度以上,為黃酒中的上品。1984年,丹陽鳳崗酒業榮獲國家銀獎,在中國甜黃酒評價中名列第壹。鎮江小貓芝麻油以其清澈、透明和純凈的顏色而聞名遐邇。這款產品選材考究,註重工藝。它由傳統的石磨研磨而成,經過除雜、清洗、蒸炒、打漿、沈澱和過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該芝麻油多次在相關芝麻油質量評價中名列前茅。3月,1985鎮江小莫芝麻油榮獲國際烹飪協會和國際旅遊觀光委員會金獎。
在鎮江的土特產中,小磨香油可能是市場上開發最好的產品之壹。如今,鎮江生產的小磨香油品牌已超過10個,生產廠家近10家,其中知名的有鎮江日清調味品公司的甘露牌小磨香油和鎮江富裕香油有限公司的富裕牌小磨香油,小磨香油產品遠銷英國、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用戶的好評。鎮江的“蟹黃湯包”聞名中外,是著名的小吃。相傳鎮江的“蟹黃湯圓”是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劉備在白帝城退位後,病逝。他在東吳的妻子孫尚香非常傷心。
忠於愛情的孫夫人望著滾滾江水,悲憤地爬上北固山。祭拜完上帝和丈夫的亡靈後,她跳進了長江。後人為了記住孫夫人的忠義之德,用面粉包了豬肉末和蟹肉饅頭,去給孫夫人敬酒。這種肉饅頭味道鮮美,引起了許多美食家的註意,很快成為餐館餐桌上的熱門食物,從三國時代開始代代相傳。“蟹黃湯圓”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名聲遠播。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江南。當他路過鎮江時,聽說鎮江有美味的“蟹黃湯包”並特意在鎮江停留了幾天,品嘗後贊不絕口。靖江肚臍又名“金剛臍”,因形似泥塑金剛的肚臍而得名。傳統的靖江肚臍有六個角,角飽滿圓潤,大小壹致。靖江肚臍由特制面粉、花生油、白糖、酵母、碳酸鈉、桂花等制成。,在我市各大農貿市場均有銷售。據老人們說,當時只有幾毛錢壹張。做壹根細的鉆石臍帶,截面有氣孔,柔軟,不松散,沒有酸堿結塊和雜質。口感香甜綿軟,無論是幹吃還是配湯都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