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的是,青島就是這樣壹個好吃又涼爽的避暑勝地。青島的夏季平均氣溫是23度。同時,作為壹個有山有海的壹線城市,青島物產豐富,資源豐富,其美食是最古老的魯菜,完美符合要求。
臺灣和臺灣壹直對青島菜垂涎三尺,青島菜屬於魯菜的三個分支:濟南菜、孔府菜和膠東菜。膠東五市的做法可以細分為三種類型:韋偃菜、慶日菜和濰菜。
在長期的對外交流中,青島美食進壹步吸收和融合了許多不同的飲食文化。因此,青島菜自成壹派。
此外,青島啤酒已成為壹張響亮的名片,塑料袋包裝的新鮮啤酒只為青島的“有限美味”,清涼甘甜。
既然如此,妳還在等什麽?臺灣立即動身前往青島,壹探“東方瑞士”有哪些美食。
在離開之前,臺灣請壹位當地朋友向壹些老青島了解地道的青島風味,但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仔細研究後,我意識到同壹道菜,廣泰東和泰西(舊時代由鳳臺嶺東西兩側劃分的兩個區域)是不同的。
但是,在海邊吃海絕對離不開“鮮”字。它不僅代表著食材的新鮮,也代表著味道的鮮美。不同的做法只是因為不同的重點和不同的表達新鮮感的方式。
01 |筆管烤肉
剛下火車,饑腸轆轆,但在離青島火車站不遠的地方有壹個預定目標——“順熙酒店”。
這是壹家開了27年的老店。據店裏的老食客說,這家店從壽張路搬到了西藏路,後來又搬到了莞城路,現在又搬到了廣州路。而他們,另壹方面,壹直在追逐美食,但這真的是真愛。
用筆管燒肉幾乎是每桌必備。筆管比預期的要軟,但仍有壹些脆脆的味道。對於我們這些饑腸轆轆的人來說,吃了真是福音。
02 |爆炒五花肉
炒肉不是壹道很難的菜,但是炒到香就很難了。由於缺乏經驗,很容易把它炒得太過火。壹個燒焦的炒肉可以毀掉壹整鍋炒肉。
和上海臺臺常吃的炸排骨、炸裏脊相比。五花肉的油多壹點,所以對熱量的要求其實更高。如果妳掌握好火候,妳可以品嘗到豬油的焦香味和豬肉的酥脆味道。
我們的晚餐時間是下午3: 00,這不是壹個用餐時間,但壹些當地人來特意包了壹個油炸五花肉,這表明了這道菜的受歡迎程度。
03 |油燜大蝦
油燜大蝦無疑是膠東美食的代表。蝦是鮮紅色的,新鮮的蝦肉非常鮮甜,醬汁鹹甜。無論是壹頓飯還是壹杯啤酒,它都是完美的。
我們選擇了壹家名為“無名小吃”的店鋪。雖然它被稱為“未知”,但它實際上是壹家著名的37年老店。紅燒蝦也是這家店的招牌,當地人和遊客都贊不絕口。
04 |紅燒黃魚
中國人愛吃黃花魚,青島的黃花魚是最好的做法之壹。
黃花魚先炸至酥脆,但同時保留了壹些蒜瓣。味道微甜微鹹,接近我們上海那幫魚炸好後的做法,刺比較嫩,可以壹起吃。
05 |麻辣魷魚篇
青島菜的辣味主要起到提鮮的作用,辣味很輕微。麻辣魷魚其實是以甜味為主。從外表上看,它看起來像鍋包肉或糖醋裏脊,但它實際上用彈性牙齒咬開了魷魚條。
我們為這道菜找到了另壹家有26年歷史的餐廳——“九龍餐廳”。這家店的麻辣魷魚面外面的面糊略厚,但裏面的口感紮實,富有彈性。
這家店也給臺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壹家煙火味十足的餐廳。人多的時候,街上排著十幾米的長隊。我們去的那壹天,直到關店之前,我們仍然擠滿了客人。
老板留著長發。當他為壹群客人點幾道菜時,他會立即轉向另壹群客人。“說”這個詞簡單而有力。客人們立即報告了他們想要的菜肴,老板立即轉向下壹批,手裏拿著筆,心裏記著順序。
06 |蛤蜊大白菜
蛤蜊在青島被稱為“嘎拉”。除了最常見的辣炒,用大白菜炒菜也很精彩。大白菜保留了其清脆的口感,而蛤蜊則帶來了壹些鮮味。這個組合出奇的好,也很適合當配菜。
07 |水煮鰨頭
水煮比目魚頭是壹道硬菜,比目魚是比目魚。它有點像江浙常吃的“鴉魚”,尤其是因為都吃魚頭,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同壹種魚。
事實上,黃魚雖然也是比目魚,但它屬於比目魚科,它和比目魚科的區別在於眼睛的位置。記住“左比目魚和右比目魚”可以區分它。
我們選擇了凱海,它的獨頭是標誌之壹。味道確實對得起招牌。鰈魚的肉質飽滿緊實,壹絲魚肉被秘制醬汁覆蓋。吃起來鹹甜可口,回味無窮。回上海的路上我們還在想這道菜。
08 |海腸撈米
海帶飯是壹道低調的菜。與魚翅飯等其他海鮮飯相比,海帶飯的價格親民又美味。
海腸的香脆口感,搭配韭菜和肉末,是壹種巧妙的融合。韭菜在中國古代被用作調味品,是“五香”之壹,可以提鮮去腥。
因此,三者實際上發揮了各自的長處,並相互學習。當妳吃它時,妳可能會覺得“不驚人”,但當妳回過神來,妳會發現它已經光盤。
09 |柳婷豬蹄
太太很小的時候曾經品嘗過親戚帶回來的流亭豬蹄,當時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凍蹄”是流亭豬蹄的壹大特色。雖然凍蹄看起來很鹹,但實際上只有鹹味和甜味,甚至可以用爽口來形容。
精致的流亭豬蹄必須用高湯冷凍,制成的豬蹄色澤鮮艷,軟而不粘。當我吃下第壹口時,我立即看到了小時候坐在沙發上吃豬蹄和看電影的自己。
10 |蛤蜊雞
除了辣炒蛤蜊,蛤蜊和雞肉壹起煮也是青島的常見做法。出租車司機告訴我們,他吃過的最好的蛤蜊雞是由嶗山上的土雞制成的。很好吃。雖然它比城市貴得多,但他仍然認為值得。
雖然我們沒有去嶗山,但在城裏品嘗後,我們都壹致認為這道菜很好吃。青島人真的很好地利用了蛤蜊的“小清新”特點,它是許多菜肴中的點睛之筆。
11 |海藻涼粉
在全國各地,我吃過很多以“涼粉”為名的食物,但我壹直聽說海藻涼粉但我從未吃過。其實海苔果凍的原料是海苔,海苔也是制作瓊脂的原料之壹。
因此,海藻果凍本身沒有額外的味道,它就是妳品嘗的味道。蒜泥、香菜粉、幹海苔等。都是常見的添加,調料以微酸鮮為主。就像其他地區的涼粉壹樣,吃起來是壹種清涼的開胃食品。
在青島的幾天裏,事實上,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大多數食物都是簡單的飯菜和小吃。不是晚餐不好吃,而是簡餐和零食太優秀了。
12 |排骨飯
排骨飯是壹種簡單的食物,但它真的很棒,棒到我們願意在緊張的旅行中吃兩次。青島的排骨和米飯不是醬排骨,而是醬油湯排骨。
豬肋排通常是脊骨或肋骨,用獨特的醬湯配方燉煮,但不會失去骨頭。脊骨裏有很多瘦骨,而且都是有血有肉的,極大滿足了臺灣人愛吃骨頭的心理。吃著硬邦邦的,不顧形象,直接抓起來嚼。
排骨就不壹樣了,排骨肥美均勻,肉香濃郁。有些商店還會去掉骨頭,只賣肋軟骨,用有彈性的牙齒放在軟糯米裏,滿滿的油。
排骨湯也超級適合拌飯。感覺好久沒吃過這麽簡單卻紮實的味道了。
我們選的兩位是萬和春和朋友袁。萬和春是青島的壹家老店。說到青島的“排米”,首先想到的是萬和春,這也是最脆的排骨燉菜之壹。
而這位好朋友離我們的活動很遠,但事實證明他的家人沒有讓我們失望。推開塑料窗簾,我看到了另壹種煙火。店裏的人比路上的人多,很多客人顯然是周圍的居民或常客,壹邊吃飯壹邊和老板聊天。
根據臺灣的個人口味,我覺得朋友做的排骨比萬和春的好,湯裏多了壹點配菜,味道更鮮美。
13 |海鮮餃子
青島的鮁魚餃子很有名,所以妳來青島壹定要吃鮁魚餃子。不過為了更有味道,我們直接點了全家福的餃子。
不同的商店有不同的全家福。但大部分集中在這幾種:海膽、鮁魚、墨魚、蝦、黃魚等。
其中鮁魚餃子經常放壹點韭菜提鮮。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酒店裏的鮁魚餃子已經足夠美味了。然而,當地人總是覺得他們家包裏的餡料很濃,很好吃。
臺灣和臺灣還喜歡海膽餡和蝦餡,非常新鮮。海膽餃子會使果汁小爆炸,蝦餃子非常有彈性,顯示出海鮮的新鮮和甜味。
鮁魚“交子”也難逃船歌,交子在全國很多城市都開了店,臺灣也在上海吃過。這次在青島,我們選擇了最古老的閩江二路店,這家店剛剛升級,我們仍然可以吃到大董授權的烤鴨。
然而,我們也從壹個老青島人的口中得知,船歌的味道可能不是“老青島”。如上所述,開海也有餃子,妳可以自己選擇。
14 |野生餛飩
青島是為數不多的餛飩和餃子地位平等的城市之壹。在青島,吃野生餛飩的排場可大可小。“野生”壹詞的由來據說是“晚上”,因為大多數野生餛飩攤位都在晚上出售。
許多野生餛飩攤位也出售燒烤(反之亦然),我們選擇了受歡迎的“平海餛飩”。這是我們在青島吃到的最“擁擠”的壹頓飯。小店裏擠滿了人,教妳什麽叫摩肩接踵。
餃子主要吃餡料,餛飩主要喝湯,但平海的湯也很好,餡料更好。作為壹個愛吃鹹蛋黃的上海人,吃到臺灣著名的蛋黃餛飩的第壹口就直呼:“這東西開到上海絕對會火!”
店裏的每張桌子還必須訂購各種微波串,顧名思義,這些串是用微波爐烘烤的。而不是這樣做,它比炭火更潮濕,而且不會燃燒,更健康。
微波牛腱子肉很受歡迎,已經賣完了。我們只能買到兩串微波雞心和微波大腸頭。又嫩又香,雞心還會爆汁。我真想打包20串帶走。
15 |鐵板魷魚
鐵板魷魚在全國各地都有,但並不是真正做得很好,因為魷魚的肉質在冰後會變得松散,所以它對原料的新鮮度要求很高。
青島最有名的魷魚是王姐燒烤。魷魚板的部分,肉質很有彈性,壹點也不軟松。魷魚壹定要全身沾滿特制的醬料,有甜有鹹,但是女生吃的時候要小心,沾滿醬料就沒有形象了。
16 |脆皮面包
在去青島的路上,來自臺灣和臺灣的當地朋友特意給臺灣加了壹句:“有機會的話,嘗嘗順興食品的脆皮面包。”
面包?這裏有什麽好吃的?臺灣在上海還沒吃夠嗎?然而,朋友們不斷推薦社區裏的許多孩子從零食到成人都有。直到太太自己買了壹個,才發現真的不壹樣。
脆皮面包的內部塗有花生醬,因為水分充足,烘烤後內部非常致密。它必須與飲料相匹配!懵懂的平臺壹口咬下去,滿嘴都是,過了很久才緩過來。
現在,在青島,除了參加啤酒節,還有壹些獨特的美食體驗也值得壹試。
17 |海鮮市場和啤酒屋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啤酒屋。許多沿海城市的海鮮市場都有海鮮加工店,在青島被稱為啤酒屋。
在海鮮市場的選擇上,最有名的是位於登州路的海鮮市場。但是我們遇到的每個當地人都告訴我們不要去。壹位青島人甚至直言:“不要去登州路。妳寧願去營口路。營口路可能會被宰,但至少營口路本地人會去。”
我們有點哭笑不得,但我們最終決定去營口路海鮮市場。營口路海鮮市場已經特意裝修成唐風,但我們擔心的屠宰並沒有發生,市場還張貼了禁止屠宰顧客的通知。
當然,為了以防萬壹,我們也提前從當地人那裏得到了壹個我們絕對不能被屠殺的方法:從阿姨和叔叔那裏購買。當有阿姨和奶奶購買時,大膽地湊上去問攤主價格。攤主絕對不敢殺妳,因為如果妳報了高價,妳旁邊的阿姨會立刻指責攤主騙人。
市場上不允許拉客,但仍會有“溫柔拉客”,即在您購買海鮮時始終陪伴您並為您提供建議。這在許多地方是不可避免的。總的來說營口路海鮮市場不錯,沒有過分的盯梢。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是否接受。
我們又去了團島農貿市場。團島比營口路大得多,各種食材都很豐富。妳還可以在青島買到壹種獨特的小吃——脂渣。
雖然脂肪殘渣看起來很油,但實際上,就像油肉壹樣,壹些油已經被去除了。怕油的可以買瘦的嘗壹嘗。
出租車司機告訴我們,對於海鮮市場和周圍的啤酒屋來說,最重要的是詢問單價。壹些無良商家報出的價格沒有單位。妳以為是20元,但他們收了妳20元。
避開這個價格陷阱,其實啤酒屋的口味都差不多。所以我們隨機選擇了壹家啤酒屋。事實上,啤酒屋靠加工費賺不了多少錢,主要靠酒。老板很誠實,即使我們不點酒,他仍然很友好,食物味道也很好。
泰泰去過很多地方的海鮮市場,市場附近的加工店經常使用簡單的烹飪技巧來突出新鮮海鮮的原始味道。在這壹點上,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海鮮加工房都達成了默契。
18 |青島啤酒博物館和官方商店
許多青島本地人都向我們推薦了啤酒博物館。與啤酒節相比,博物館確實更吸引安靜的臺灣。
博物館可以了解青島啤酒的歷史,看到啤酒生產的全過程。對於愛喝酒的朋友來說,最重要的是免費獲得壹杯處女啤酒。
博物館裏還有壹家官方餐廳,在這裏可以品嘗啤酒的各種衍生食品,比如啤酒冰淇淋和啤酒花咖啡,也非常有趣。
此外,青島啤酒在該市還有壹家官方商店,名為“TSINGTAO1903”。店裏有壹個“先吃蝦,再吃皮”的平臺。就像這道菜的名字壹樣,蝦的皮炸得很脆,甚至比薯片還脆。
另壹方面,許多桌子會點“壹壹加”,即五種不同的啤酒拼盤。我最喜歡的是白啤酒,它很清爽,但可以品嘗到啤酒中的麥芽香氣和淡淡的柑橘味。
同時,這家店也是體驗青島夜生活的好去處。有壹個歌唱樂隊,每張桌子上都有壹兩份點心。離舞臺最近的都是老顧客,與現場樂隊的互動往往帶動了整個酒吧的氣氛。
青島真的是壹個很棒的地方,很少有地方可以讓臺灣在走了半天後立即充滿善意。很簡單,很多菜不在乎擺盤,沒有豐富的色彩。它非常舒適,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每個當地人都稱它為老年之城。
但同時又非常高端,時速600公裏的磁懸浮剛剛下線,代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它非常親切,每個與我們深入交談的當地人都非常理性和友好。
值得親自來體驗壹下。
或許作為讀者的妳也發現了,我們並沒有在海邊閑逛。和所有海濱度假勝地壹樣,如果妳想在青島找到正宗的美食,妳需要從海岸線往前推3-5公裏,或者更簡單地說,收集我們的青島美食指南。
小雞蛋
左邊是普通的包子,右邊是來自青島的大包子。我已經兩天沒吃早飯了...
文|芋頭
塗仲衡
部分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