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如何養鸚鵡

如何養鸚鵡

鸚鵡有很多種。我不知道妳養的是什麽鸚鵡。這裏我介紹壹些鸚鵡供大家參考。

牡丹鸚鵡

形態特征

牡丹鸚鵡,長約14厘米,紅色短而厚的嘴和壹個倒鉤。鼻子和眼瞼是白色的,臉頰到胸部是橙色的,其余的羽毛是翠綠色的,爪子是灰色的。與其他鸚鵡螺物種相比,牡丹鸚鵡的尾巴較短。

生活習慣

牡丹鸚鵡以各種植物的種子、果實和漿果為食。可以成對或成組關在籠子裏,為了防止鸚鵡咬籠子,應使用鐵絲網籠子。未成熟的雛雞可以放在大籠子裏飼養,壹般不超過1立方米。繁殖用的籠子應掛壹個體積相當於5只鸚鵡的巢,可由膠合板或紙板制成,孔的直徑為5~8厘米。無論是群籠還是養殖籠,除了在籠後安裝壹個鳥巢外,還要在籠內準備1個棲木、1個水浴和1個水箱。食物主要是小米和稗子;還要餵壹些火麻仁或紫蘇、蔬菜、骨粉和牡蠣粉。

牡丹鸚鵡又叫“情侶”鸚鵡。它屬於鸚鵡目,鸚鵡科,有9種,都產於非洲。中國常見的有兩種:黑頭牡丹鸚鵡和褐頭牡丹鸚鵡。

【形態】牡丹鸚鵡壹般長約15厘米,重40-50克。喙紅色,眼睛和蠟膜白色。頭部呈深褐色,頸部有壹條紅黃色帶。上胸部為淺綠色,背部和翅膀為綠色,翅膀末端為黑色,尾巴為綠色,腳為灰色。還有壹種褐色頭的褐頭牡丹鸚鵡,俗稱褐頭牡丹。

【生態】野生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經常大群活動,壹般在樹洞中築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果實和葉片為食。在南方,這種鳥經常成群地危害農作物和果園,並被當地農民趕走。由於其鮮艷的羽毛,這種鳥經常被捕捉和飼養,導致野生鳥類越來越少。

【飼養管理】人工飼養的牡丹鸚鵡可以成對或成組圈養。繁殖鳥類的活動空間不得少於0.5立方米。鳥籠應由12鉛絲制成,網眼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止鳥出籠飛走。籠底應覆蓋細沙,並及時清理糞便,保持籠內清潔衛生。如果人工繁殖壹對牡丹鸚鵡,可以自己做壹個70 cm× 60 cm× 50 cm大小的繁殖籠,裏面放壹個20 cm× 16 cm× 16 cm大小的人工巢箱。盒子前面開了壹個直徑5厘米的圓形入口,口下設置了壹個木制平臺,供鳥兒進出時踩踏。牡丹鸚鵡的飼料是大米、小米、小米等。為了增加飼料的營養含量,應添加10%的去核或葵花籽、牡蠣粉、蔬菜和水果。每天可以將稗草、大米和小米以3: 2: 2的比例混合餵養。

【繁殖】牡丹鸚鵡除炎熱的夏季外,四季均可繁殖。壹般雌性每窩產卵6-8枚,孵化期約為19天。在孵化過程中,雄鳥在巢外不停地給雌鳥餵奶和餵食,而雌鳥除了外出覓食、飲水和排便外,壹直在孵化。雛鳥孵化後由父母餵養,35-40天即可離巢,50天左右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

粗壯鸚鵡螺

簡介:鳳頭鸚鵡屬於鸚鵡科鸚鵡螺目,又名紅嘴綠鸚鵡、大鸚哥、大紫胸鸚鵡和海南鸚鵡,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於雲南南部、廣西、廣東和海南島。壹直向南延伸到國外的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目前,除家庭飼養外,野生動物的數量非常稀少。

鸚鵡重約150克,體長約33厘米。羽毛顏色為上綠下紅,雄鳥前額基部有壹條黑色條紋,左右延伸至眼睛;最外面的初級飛羽幾乎是純黑棕色的,中央的尾羽是天藍色的,有長長的楔形尾巴,非常漂亮。雄鳥和雌鳥上嘴的顏色不同。雄鳥是珊瑚紅色的,雌鳥是黑色的,這是兩種性別之間最容易區分的特征。其觀賞繁殖壹般喜歡選擇雄鳥。成鳥可以根據上嘴的顏色來區分,雌鳥為深棕色,雄鳥為紅色。然而,根據它們嘴的顏色來區分雌雄幼鳥並不容易。因為幼鳥的喙色不僅與雌雄鳥相同。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雛鳥年幼時會變成紅色,離開巢穴時會變成棕色,飛出巢穴時會變成紅色(雄性)或深棕色(雌性)。

美冠鸚鵡外形漂亮,羽毛色彩鮮艷,能模仿人類語言,所以人們喜歡養它。為了學會“說話”或使其繁殖,最好飼養幼鳥。許多有經驗的飼養員可以人工繁殖鳳頭鸚鵡,成功率很高。平時飼養成鳥的主要飼料可以搭配玉米3、大米3、花生(帶殼)1、壹些青綠飼料(蘋果、蔬菜或其他瓜果)和少量昆蟲。飲用水應該是幹凈的,每天都要更換。籠子裏有壹個沙池,沙子顆粒需要通過陽光照射進行消毒。越冬期間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少許維生素E。

金剛鸚鵡

簡介:紅金剛鸚鵡,英文名:Green-Winged Macaw,學名:Ara Chloroptera。

產地:巴拿馬東部至巴拉圭。長約90厘米,重1200~1400克。它是暗紅色的,肩部和翅膀上有黃色的羽毛,翅膀、尾巴和尾羽上有藍色的尖端。臉頰上有幾條紅線,上喙灰白色,下喙灰黑色。黃色的眼睛和深灰色的腳。雌鳥更小,頭也更小。成對或成群生活在壹起,通常在樹頂。他對孩子溫和友好,但他很容易被突然的噪音或運動嚇到。雌鳥產卵2~3枚,孵化期24~26天。在野外,幼鳥通常離巢三個月,但通過人工繁殖離巢往往需要壹百多天。

金剛鸚鵡

大金剛鸚鵡的種類

釉面金剛鸚鵡對於普通飼養者來說,釉面金剛鸚鵡既有趣又充滿娛樂性,因此值得普及。然而,它們被廣泛飼養的原因通常被誤認為它們相對普通,而且它們經常與其他物種雜交。也許,作為最常見的大金剛鸚鵡,它們的氣質真的很理想,它們很容易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與其他大金剛鸚鵡相比,它們非常友好,很容易融入妳的家庭。對於彩色金剛鸚鵡,有三種顏色可供選擇。

不要被綠金剛鸚鵡的名字誤導了。事實上,綠金剛鸚鵡主要是猩紅色的,但它的翅膀上有綠色的條紋。他們的臉上有紅色的羽毛,看起來像印度士兵臉上的圖案。這種極其聰明的鳥很少被飼養,它對壹切都很好奇,尤其喜歡與人類交流。綠色金剛鸚鵡最近才開始出現在寵物店。在野外捕捉的鳥類很難飼養,但在家中飼養的幼鳥供不應求。綠金剛鸚鵡是所有金剛鸚鵡中最聰明的。他們喜歡惡作劇,有很強的快速學習能力。在不同的群體中,他們有著優越的友好溝通能力。從身體上看,綠色金剛鸚鵡比彩色玻璃金剛鸚鵡和猩紅金剛鸚鵡大得多。與小醜鸚鵡和紫藍色鸚鵡相比,它們是家庭中最大的鸚鵡。此外,綠金剛鸚鵡還有兩個亞種,其中壹個和紫藍色金剛鸚鵡壹樣大!

軍事金剛鸚鵡這是鸚鵡中最被低估的物種,它們的氣質和語言能力與釉面金剛鸚鵡相當。軍事金剛鸚鵡有壹種沈悶的色調,這可能會使它們在其他類似的人面前看起來有點蒼白,但它們仍然非常漂亮。因為鳥的走私問題壹直存在,所以購買這種鳥是有限的。軍事金剛鸚鵡比上面提到的那些小,所以對於喜歡餵小鳥的人來說,它們是壹個不錯的選擇。軍事金剛鸚鵡天性善良,與其他金剛鸚鵡相比並不活躍。在新的環境中,它們可以輕松快速地成為人類的朋友。

有趣而引人註目的金剛鸚鵡,如紅胸金剛鸚鵡,比壹些普通物種小得多。他們有快樂的聲音和頑皮的性情。紅胸金剛鸚鵡喜歡吃堅果和玉米,主要在美國和玻利維亞食用。作為壹種中型金剛鸚鵡,它們大約有兩英尺長,但比同類中較大的成員少壹英尺。但是他們在性格上的許多優勢足以彌補他們體型上的差距。雖然它們可能不像彩色金剛鸚鵡和猩紅金剛鸚鵡那樣常見,但仍然可以找到用於繁殖的鳥類。

緋紅金剛鸚鵡在這種鸚鵡身上,妳會看到大自然在配色上創造的奇跡。猩紅金剛鸚鵡可以被列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種鸚鵡之壹,它會以最快的速度受到人們的喜愛。如果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進入公共生活,他們肯定會成為壹個真正喜歡炫耀的群體。作為《大金剛》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鸚鵡,猩紅金剛鸚鵡對任何不當的餵食方式都非常敏感,因此它們有時被稱為“刺頭鸚鵡”。然而,如果它們在關愛的環境中長大,並有適當的時間走出籠子玩耍,它們將與彩色玻璃金剛鸚鵡相媲美。猩紅金剛鸚鵡對環境極其敏感,不適合隔離飼養。它們可以成為最有趣、最可愛的家庭成員,但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當的養育或欺騙,它們就會變得固執和遲鈍。猩紅金剛鸚鵡有很多種,最不尋常和最值得註意的是翅膀上有綠色和黃色斑點的翡翠。野生猩紅金剛鸚鵡的數量持續減少,這引起了熱帶環保人士的廣泛關註。

紫藍色金剛鸚鵡這種鸚鵡是種群中最大的,有四英尺長,翅膀可以張開四英尺寬。最近的壹項調查顯示,紫藍色金剛鸚鵡的數量在2500至3000只之間。與大多數金剛鸚鵡不同,子蘭非常挑食。在野外,它們以兩種不同的棕櫚樹果實為食;在國內條件下,澳大利亞的核桃、巴西豆、榛子、核桃、杏仁、巨型核桃、堅果和椰子都非常成功,蘇聯的餅幹、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為補充食品。他們的飲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維生素含量低。由於它們特殊的飲食習慣,也因為它們的生存需要大籠子,所以有必要仔細考慮飼養紫藍色金剛鸚鵡。

作為寵物的金剛鸚鵡

如果妳能給予健康的飲食,有適當走出籠子的自由,並得到很多關註,金剛鸚鵡將成為妳壹生的長期伴侶。這些鳥壽命很長。在他們的壹生中,他們可能會看到許多貓或狗在妳家出生和死亡。正是因為它們的長壽,養金剛鸚鵡作為寵物不應該是壹個草率的決定,妳不能沖動地把它們買回家,然後後悔。我們的壹些客戶會帶著他們的鳥去工作,並在那裏度過壹天,就像第二個家壹樣。這種安排將顧客和他們的鳥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其他人會為他們的鳥建造壹個大的生活空間,讓它們快樂地生活。美國和世界各地飼養了相當數量的金剛鸚鵡物種,壹些物種仍然很難飼養,它們的野生數量仍然很低。近年來,野生小醜鸚鵡、紫藍色鸚鵡和藍喉鸚鵡的數量急劇減少。在我個人看來,這些鸚鵡太罕見了,不能作為寵物,但我想鼓勵那些有經驗的飼養員餵養這些品種。

健康

這是在考慮購買金剛鸚鵡時需要獨立考慮的重要因素。任何出售金剛鸚鵡的人都應該願意在帶它們回家之前讓鳥類獸醫對它們進行檢查,包括全面的血液測試(CBC)、喉嚨和氣管健康以及鸚鵡疾病抵抗力。妳大約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得到這些測試的最終結果。鳥類應該有獸醫簽署的證書。如果所有的檢查都表明這些鳥沒有明顯的疾病,那麽妳就可以放心地把它們買回家。作為預防措施,即使新鳥已經通過了所有檢查,最好將其與您飼養的鳥隔離至少45天。

年齡

年齡是健康和氣質之後的重要考慮因素。購買壹只年輕的鳥不能保證它們會被馴服,購買壹只年長的金剛鸚鵡也不意味著它們會成為好寵物。金剛鸚鵡是獨立的生物。即使在他們壹歲甚至壹歲半的時候,他們仍然保持著成長。金剛鸚鵡幼鳥的眼睛是黑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顏色會逐漸變淺。小醜鸚鵡和紫藍色鸚鵡是例外。即使當他們成熟時,他們的眼睛仍然是黑色的。

雞尾酒鸚鵡

導讀:向日葵鳳頭鸚鵡,英文名為Cacatua galerita,其中有幾種鳳頭鸚鵡,如小鳳頭鸚鵡、鮭魚鳳頭鸚鵡和大白鳳頭鸚鵡。原產於澳大利亞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至昆士蘭島西部、新幾內亞島北部和東部島嶼等地。

向日葵鳳頭鸚鵡體長40-50厘米,羽毛為白色。向日葵雞冠花的壽命很長,壹般在40年左右,有的活到60-80歲。向日葵鸚鵡的頭上有美麗的白色羽毛和黃色的冠羽。當受到外界幹擾時,冠羽呈扇形豎起,就像壹朵盛開的向日葵。向日葵鳳頭鸚鵡的羽毛是雌雄同體的,因此無法從羽毛顏色區分性別。雄鳥的眼沙是黑色的,雌鳥是棕色的。食物主要是葵花籽、玉米、花生、高粱和大米,每天餵壹些蘋果和少量蔬菜。人工投餵應采用金屬籠或金屬架,架兩側有金屬食品罐和水箱。向日葵鳳頭鸚鵡的嘴很硬,具有破壞性,因此飼養員應該經常檢查鏈條的牢固程度,以防止鸚鵡在咬人後逃跑。鸚鵡聰明、機靈、富有情感。叫聲洪亮,善於學習人類語言,深受鸚鵡愛好者的喜愛。

馮諼鸚鵡

又名:雞尾酒鸚鵡、太陽鳥和奧卡米。

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

形態與習性:體長30厘米。照片的左邊是原始的鳳頭鸚鵡,右邊是它泛黃的品種。許多品種的鳳頭鸚鵡已經培育成功。

它的個性相當溫和,如果在合適的環境中飼養,它將準備繁殖。雌鳥會產4~7個蛋,孵化20天左右。雄鳥負責白天孵化,雌鳥負責夜間孵化。孵化後,幼鳥大約30天後離開鳥巢。

在臺灣省,鳳頭鸚鵡已經被大量商業化生產。鳥類愛好者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大約三英尺大小的籠子和特殊的巢箱,並提供適當的食物,這樣就可以準備繁殖鳳頭鸚鵡了。由於它的性格溫和,非常適合初學者飼養和手工作為寵物鳥。如果妳已經有了養殖鳳頭鸚鵡的好主意,妳也可以嘗試養殖其他品種。

①生活習慣

馮諼鸚鵡棲息在草原、森林和農田裏。喜歡小組活動。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實和種子,也有植物芽。在樹洞中築巢,由雄性和雌性壹起孵化和育雛。

②形態特征

馮諼鸚鵡大約23 ~ 25厘米長。嘴巴短而寬,前面有壹個鉤子。頭部有淡黃色的冠羽。臉頰有橙色圓形斑塊,中央尾羽很長。

(3)馮諼鸚鵡的雌雄鑒別。

雌雄同體,雄性頰斑顏色較深,雌性頰斑顏色略暗。雌性在尾羽下側有黑色的橫向斑點。幼鳥的體色相同,因此很難區分雌雄。

馮諼鸚鵡的種類

目前,中國飼養的鳳頭鸚鵡只有三種:灰色、彩色和白色。

65438+腳是黑灰色的。

2.馮諼鸚鵡有藍灰色的羽毛和遍布全身的黃色斑點。其他灰色的馮諼鸚鵡。

3.白色馮諼鸚鵡有白色的羽毛,頭上有淡黃色的羽冠和象牙白的嘴。頭部、臉頰、下頜骨和上喉嚨都是淡黃色的,臉頰上有橙色的圓形斑塊。腳是粉紅色的。

(5)馮諼鸚鵡飼養管理。

玄鳳郎鸚鵡體格健壯,抗病能力強,耐粗飼料,易養殖,壹般養殖條件下死亡很少。但註意不要斷食斷水,飼料也不要太單壹。作為觀賞鳥或馴鳥師,也可以養在鸚鵡架上。因為馮諼鸚鵡善於攀爬並且喜歡咀嚼木頭,所以它們被養在金屬籠子裏。每對馮諼鸚鵡的繁殖籠尺寸為60厘米長× 45厘米寬× 40厘米高,棲息桿應為硬木或硬枝,直徑為2厘米。飲用器具應堅固安全,以防被咬傷或翻倒。巢箱可以用五層膠合板做成壹個封閉的巢箱,尺寸為30 cm長× 20 cm寬× 16 cm高,最好在中間加壹個5 cm高的隔板。巢箱前面開壹個6~7厘米的出入孔,裏面墊上木屑。沙盤最好用鐵盤。每天或每隔壹天清洗水箱1次,並更換為幹凈的飲用水。蔬菜每天或每隔壹天餵1次。每周清潔沙盤1~2次,每月對食品罐、水箱和用具進行1次消毒。春秋季節氣溫變化大,要註意調節室溫,預防疾病。冬季保暖,室內溫度不得低於16℃。夏季氣溫高時,壹般在3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

⑥馮諼鸚鵡飼料。

主要是粟、黍、稗子、大米、火麻仁、葵花子、蛋粟、油菜或其他蔬菜。

1.顆粒料的比例為小米40%,小米20%,大米10%,火麻仁20%,葵花10%。將幾種飼料混合均勻即可。

2.雞蛋小米混合雞蛋小米時,每L公斤小米應加入2克鹽和4克多種維生素、鈣粉和微量元素。

⑦馮諼鸚鵡養殖。

幼鳥的性成熟在8個月左右,此時可以參與繁殖。馮諼鸚鵡全年都在繁殖,但夏季最熱的7月至8月也是鸚鵡換羽的季節,因此應拆除鳥巢以停止繁殖。如果不拆除鳥巢,鸚鵡將繼續繁殖。由於天氣悶熱,孵化出的蛋雖然發育良好,但孵化率很低,相當多的雛鳥會在蛋殼中窒息而死,這將推遲鸚鵡的蛻皮期。這樣,還不如停止鸚鵡繁殖,待其恢復體力、更換羽毛後再掛巢繁殖,以保持較高的孵化率,提高經濟效益。

馮諼鸚鵡全年可以繁殖3-4個鳥巢。第壹胎的鳥每窩能產3-4個蛋,以後通常產4-6個蛋。蛋是白色的,第二天下了1顆蛋。第三個蛋產下後,雌性開始孵化。孵化期為18天。雌雄親本共同育雛,育雛期約50天。幼鳥開始學習進食,當它們可以進食時,它們可以被關在單獨的籠子裏。這時,雌鳥開始產卵並再次繁殖。

在種禽的繁殖和孵化過程中,要註意環境的穩定,盡量減少外界幹擾,不要動籠,盡量不要翻窩,以免驚擾父母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鳥孵化後應註意室溫和充足的食物和水,繁殖期應補充無機鹽飼料和微量元素。

冬季養殖鳥類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為45%-50%,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馮諼鸚鵡的平均壽命約為18歲,最長壽命超過20歲。

馮諼鸚鵡的繁殖高峰期約為5-7年,然後繁殖速度逐漸下降。為了凈化和恢復繁殖鳥的活力,繁殖鳥應該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