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幹菜,白米飯,吃得神仙想下凡”,這是紹興流傳的壹句名諺。作為紹興菜中的壹絕,烏幹菜是紹興人尤為鐘愛的壹種價廉物美的傳統名菜,它油光烏黑,香味醇厚,有芥菜幹、油菜幹、白菜幹之別,其中要數芥菜幹口感最佳。把它與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肉壹同燉煮燜制,就是赫赫有名的“梅(梅)幹菜燜肉”,肥而不膩、鮮香可口,想必大家都吃過。紹興烏幹菜,在清朝時,是紹興的“八大貢品”之壹,相傳,乾隆皇帝當年六下江南,來紹興時都要品嘗用烏幹菜做的各種菜肴。 魯迅先生也很愛吃家鄉的烏幹菜。
在紹興排名前三的“臭”味 美食 裏,壹般是指臭莧菜梗、臭豆腐和臭冬瓜了,其中臭莧菜梗被稱為“中國最臭的菜”。在外地人看來,臭莧菜梗是最可怕的食物,那果凍般軟黏的口感搭配又綿又爛的臭汁,令無數“勇士”難以下咽。而用腌制它的鹵為“臭源”的臭豆腐和臭冬瓜,相比之下臭味要淡的多,也更容易被人接受。不過雖說“紹興三臭”聞起來都臭到了極致,但吃起來可都是口感獨特的美味,清鮮鹹香,奇香味美,是當地人最愛的下飯菜之壹。
紹興是出了名的“酒都”、“醉鄉”,紹興黃酒名揚四海,把黃酒與菜結合起來,則又成就了紹興 美食 的壹大特色。用香氣醇和黃酒酒糟搭配肉質鮮嫩的越雞,制作而成的流傳千年的“紹興糟雞”,可是紹興糟菜的代表作,雖然看起來和白斬雞相似,卻多了分甜甜的酒香,鹹鮮中透著醉意,壹口就讓人醉倒在溫柔鄉裏。
用紹興黃酒將食材浸泡醉燜就成了令人回味無窮的醉菜,紹興是醉菜的起源地。在紹興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壹壇醉棗,那不僅是壹種酒,更是老紹興人小時候的零嘴。烏棗在加了冰糖的老酒的浸泡下晶瑩飽滿,口感甜脆,酒香四溢。還記得魯迅作品中提到醉蝦嗎?“蝦越鮮活,吃的人便越高興,越暢快”。 醉蝦都是挑選小壹點的活河蝦,現泡現吃,只只活蹦亂跳,鮮嫩可口,滋味雋永。
紹興是中國醬園的發祥地之壹,有“天下醬業無人不說紹,九州之內司廚鮮有不知紹”之說,醬園文化也是紹興傳統的“三缸文化”之壹,“紹興的醬”,是紹興人餐桌上的基礎味道,千百年來,獨樹壹幟,彌久留香。紹興人愛吃醬制品,“醬貨”在紹興 美食 世界裏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壹部分,幾乎能醬的東西都要醬壹醬再吃,而且都是他們的家鄉菜,像醬肉、醬鴨、醬菜、腐乳等。壹盤盤醬菜色澤紅褐,油潤鹹香,讓人回味,美味至極。
除了風味獨特的紹興菜之外,紹興還有很多美味的小吃。有魯迅筆下孔乙己最愛的下酒菜,清香軟糯的茴香豆;還有出自清朝傳教士之手,因鄉愁而發明的甜香柔滑的奶油小攀;還有冰質細膩綿密的新晉“網紅”黃酒棒冰;以及新昌芋餃,嵊縣米粉,上虞豆腐年糕等等。保證讓妳吃了之後,久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