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各種蛋糕、甜食的名稱……
著名的意大利甜點,它起源於壹個溫馨的故事:二戰時期,壹個意大利士兵的妻子打算給即將出征的丈夫準備幹糧,但由於家裏很貧窮,因此她就把所有能吃的餅幹和面包都做進了壹個糕點裏,那個糕點就是提拉米蘇。因此提拉米蘇在意大利語裏有“帶我走”的意思,象征食用者吃下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沙河蛋糕(Sachertorte)奧地利著名甜點,起源於1832年某王子的家廚所做的壹種甜美無比的巧克力餡。這種巧克力餡當時深受皇室喜愛。後來,壹家貴族經常出入的飯店便推出了以這種巧克力塗抹的內裹杏仁及果醬的巧克力奶油蛋糕。現在,沙河蛋糕已經成為了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維也納巧克力杏仁蛋糕(Imperial Torte)以奧地利首都命名的蛋糕,名字起源於奧地利最好的賓館之名。當年賓館開幕時,壹位糕餅師傅烘焙出了壹種口感特殊的蛋糕。它不僅受到了皇帝的喜愛,還被皇帝親自賜名為“Imperial Torte”(甜密的問候)。 由於維也納巧克力杏仁蛋糕有著使用可口的牛奶巧克力和甜美杏仁制成的外層,以及鋪滿碎杏仁和可可亞的內層,因此整個蛋糕吃起來口感既甜美又細膩。歐培拉(Opera)法國知名甜點,是款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蛋糕,裏邊那股濃郁的巧克力味與咖啡味令每個愛好巧克力與咖啡的人都迷戀不已。傳統的歐培拉***有六層,包括三層浸過咖啡糖漿的海綿蛋糕,以及用牛油、鮮奶油和巧克力奶油做成的餡。整個蛋糕充滿了咖啡與巧克力的香味,入口即化。 對歐培拉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壹種說法認為,此甜點原是法國壹家點心咖啡店所研發出的人氣甜點。因為超受歡迎、店址又位於歌劇院旁,所以店主幹脆將此甜點直接命名為“Opera”(“Opera”壹詞在法文裏的意思就是“歌劇院”)。而另壹種說法卻認為,歐培拉蛋糕最先是由1890年開業的甜點店Dalloyau所創制。由於其形狀非常方正。由於它表面淋著的那層薄薄的巧克力看起來很像歌劇院內的舞臺,而餅面上點綴的金箔片看起來又像是歌劇院加尼葉(原巴黎著名歌劇院的名字),它才得到了這個形象的稱呼。慕斯蛋糕(Mousse Cake)法國的另壹款著名甜食,是廚師們最初在奶油中加入各種口感和風味的輔料後誕生的產物。由於慕斯蛋糕無論是外型、色澤、結構還是口味均變化豐富,且口感自然純正,再加上將其冷凍後食用便會愈加其味無窮的特點,因此它立刻成為了蛋糕中的極品存在。 慕斯蛋糕的出現,不但符合了人們追求精致時尚、崇尚自然健康的生活理念,也給了蛋糕大師們更大的創造空間。因為慕斯蛋糕的水準可以反映出大師們的真正功力和世界蛋糕發展的趨勢,所以在西點世界杯上,慕斯蛋糕的比賽歷來十分激烈,大師們往往通過慕斯蛋糕的制作來向人們展示出他們內心的生活悟性和藝術靈感。木材蛋糕(Yule log)法國節日必備點心,其名字中的“Yule”其實是聖誕節的舊稱,因為從維京時代至今的冬季慶典,英格蘭的人們在聖誕節時都會在林子裏砍下樹木拖回去放置在壁爐內,從平安夜開始燒上12天,所以這種樹木就被叫做“Yule log”(聖誕樹)。 而法國人在過平安夜時,人們都會回鄉團聚。半夜時,全家人會聚集在暖爐前,邊吃著這種象征著節日的蛋糕(通常配以咖啡或紅茶)邊借機聯絡家人間的感情。因此木材蛋糕就成了法國人過節時的不可或缺之物了。奶酪蛋糕 (Cheese Cake) 奶酪蛋糕,顧名思義就是加有奶酪的蛋糕。而蛋糕中所使用的奶酪則起源自阿拉伯。很久以前,壹個阿拉伯人在獨自橫越沙漠前,曾將新鮮牛奶倒進壹個羊胃制成的皮囊裏。但是當他到達目的地打開皮囊後,卻發現裏邊的牛奶竟已經變成了壹塊固體狀物體(即凝乳)和壹汪液狀的乳漿。阿拉伯人隨即便把這項新發現告訴了他的朋友。結果人們發現,本身極易fb的鮮奶在制成奶酪後不但可以保存很久,牛奶中所含的營養也絲毫未損。 之後,歐洲的壹位糕點師傅在制作蛋糕時誤將酵母菌放入鮮奶中,他沒有察覺不妥,仍將這批蛋糕上架出售。結果人們在食用後發現這種蛋糕的味道居然奇好無比。而當時那些放有酵母的蛋糕便是今天已經很常見的奶酪蛋糕了。蛋奶酥(Souffle)於中世紀誕生的法國著名甜點。它有著雲朵般蓬松的外型,卻能讓人在吃完之後感覺到似乎什麽都沒吃。 由於當時的法國社會風氣普遍貪婪無饜、欲求不滿,富裕的老百姓們花在吃飯上的時間要比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多好幾倍,往往只有三、四個人的餐會,卻準備了十幾二十道菜。吃到最後,賓客都只意思性地動動刀叉。而宴會結束後的整個下午,聽見的只有人們此起彼落的打飽嗝聲。這個“下午打嗝”的社會現象足足維持了半個世紀之久。為了矯正敗壞的飲食風氣,廚師們便運用無滋無味的蛋白,制成了這道外表優雅內裏卻空虛無物的美食。波士頓派(Boston Cream Pie)美國著名甜點。事實上它並不是派, 而是海綿蛋糕(松糕)。“波士頓派”這個名稱來自1855 年的壹份紐約報紙,當時報紙中印了壹份名為布丁派蛋糕pudding pie cake(pudding pie cake) 的食譜,不過這份食譜中並未包含現今波士頓派裏特有的巧克力糖漿。之後壹位名為 Harvey D. Parker 的人於1856年在波士頓開設了壹家叫做“ Parker House”的餐館,餐館的菜單上正好有壹道含有巧克力糖漿的布丁派蛋糕,而它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波士頓派。槭風蛋糕(Chiffon Cake)美國的名產之壹。槭風蛋糕的前身是海綿蛋糕(Sponge),它是種完全靠打發蛋(全蛋或是分蛋)來形成蛋糕組織孔隙的糕點,因此典型的海綿蛋糕材料只有蛋、面粉和糖這三樣。區別就在於海綿蛋糕的口感比槭風蛋糕更結實、更綿密,不過在吃的時候很容易噎著(和槭風蛋糕相較的話……)。 由於口感和組織特別柔軟綿滑,所以這種蛋糕就被命名為槭風蛋糕(名字裏的“Chiffon”是“喬其紗”的意思,這是壹種類似絲綢卻不像絲綢般難保養的布料)。槭風蛋糕其實就是改良後的海綿蛋糕。裏面除了蛋、面粉和糖之外,還放了植物油和水(作用是增加組織濕度,使口感更蓬松濕潤)。但是因為面糊比較濕、不容易膨脹的緣故,所以需要靠手工來幫助面糊發泡膨脹。此外,槭風蛋糕的面糊因為比較濕,所以烘烤時必需保證面糊可以攀著烤模壁往上爬升才行,否則烤出來的蛋糕會扁扁的,組織也會硬而沒有孔隙。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德國名產。它的由來也很有意思,黑森林地區其實壹個位於德國西南的山區,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壹直到佛來堡Freiburg這帶都屬於黑森林區。相傳古早以前,在德國黑森林地區每年的櫻桃豐收季節裏,農婦們除了將多余的櫻桃制成果醬外,也會在做蛋糕時非常大方地將大量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裏,或是將其壹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且她們在打制做蛋糕用的鮮奶油時,也會向裏邊加入不少櫻桃汁。因此這種以櫻桃和鮮奶油為主料的蛋糕在從黑森林地區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所以“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這名字實際上指的不是黑色的蛋糕,也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詞,而是“沒有加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的意思。 因此,真正正宗的黑森林蛋糕裏應該是不會放半點巧克力的,但現在的德國糕餅師傅在制做黑森林時卻會加進不少巧克力。不過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應該還是那壹顆顆鮮美豐富的櫻桃才對。因此德國zf對這種國寶級蛋糕也作出了烘培時必定要達到的相關標準,比如黑森林蛋糕的鮮奶油部份至少要含有80克以上的櫻桃汁才算過關等。年輪蛋糕(Baumkuchen)德國的馬格登堡名產,發源地在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安哈特州(Sachsen-Anhalt)。它是壹種非常具有特色的甜點,看上去就象壹小段樹樁。若把它橫著切開的話,蛋糕切面便會呈現出壹圈圈年輪狀的花紋,十分美麗獨特。 年輪蛋糕的原料和普通蛋糕差不多,都是由面粉、雞蛋、菱粉、糖、香草、肉桂、羅姆酒、檸檬粉和丁香等材料制成的。它之所以價格昂貴,是由於制作過程極其煩瑣。制作年輪蛋糕主要得靠壹個特殊的烘烤裝置。 用來烘烤年輪蛋糕的,是擱置在火上且不斷旋轉的壹根鐵棒,鐵棒下面是燃燒的火焰。必須把年輪蛋糕的原胚調制好後,才能把它慢慢地澆在鐵棒上,使其成為壹層薄薄的皮。等這層皮烤熟之後,才能再澆第二層蛋糕胚料。這樣的蛋糕層至少得烤上數十片,因此制作壹個年輪蛋糕就需要很長的時間。 只要在蛋糕的外層澆上巧克力醬後再待其冷卻,年輪蛋糕就做好了。裝飾的巧克力醬壹般有棕色的奶油巧克力、白色的白巧克力和深棕色的香草巧克力等幾種,也有直接用白糖醬澆制的。年輪蛋糕不僅形象獨特,口感也松軟蜜甜,是聖誕節期間最受歡迎的甜食。而且因為其價格不菲,人們常常愛把它當禮物送給別人。真正用手工制作的年輪蛋糕有著不規則的邊緣,蛋糕的粗細也不太均勻,人們只有在某些蛋糕店(Konditorei)裏才有機會品嘗,因為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手工來作年輪蛋糕了。聖誕面包(Stollen)德國著名甜點,至今己有五百年歷史。由於浸過大量黃油,因此聖誕面包的口感與蛋糕十分接近。 聖誕面包的制作過程十分繁復,即使是在歐洲,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老餅屋能夠堅持以純手工傳統配方生產。要完成壹個聖誕面包,必須花上半個月的時間。首先,要將幹果泡在酒裏,然後將浸透酒香的幹果和杏仁膏揉入重黃油面團,在烘烤之後,還得在布滿皺折的表面上撒滿厚厚的白色糖粉,壹個仿佛覆滿了皚皚白雪的聖誕水果面包才算大功告成。長崎蜂蜜蛋糕(Nagaski Castella)日本著名西點。蜂蜜蛋糕最早起源於荷蘭古國,當時的貴族在招待使節時都會用它來向賓客表達主人最隆重的敬意。 大約十六世紀時,由於當時的德川幕府采取鎖國政策,僅在局部開放長崎等少數地點做為外國船隊訪日的港口,因此希望進入日本做生意的荷蘭商人便特地面見天皇,並呈上荷蘭皇室招待貴賓用的精致蛋糕。蛋糕特殊的香甜氣息與滑細的口感,立即博得天皇的贊賞。到了十七世紀,葡萄牙的傳教士和商人也遠渡重洋來到長崎。他們為與當地人建立友誼,便采取向貴族分送葡萄酒、向平民分送甜點的策略,希望借此傳播基督教。這種用砂糖、雞蛋和面粉做成的糕點立刻在民眾間大受歡迎,這就是長崎蜂蜜蛋糕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