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節是唐德宗·施立於貞元五年(789年)制定的,也稱為二月二日“龍擡頭”。本來是2月1日,土地神的生日包含在裏面,所以改成了2月2日。?
據《唐代李泌傳》記載,唐代中期以前,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初九、正月三十和三月初三,二月沒有節日。他在唐德宗時,李泌寫了壹封信,說正月不吉利,二月壹日是中和節,以示服務。德宗非常同意,並下令將正月初九、二月初壹和三月初三統稱為三令節。?
這些記錄表明,中和節是從唐德宗時期開始確認的。然而,中和節的壹些活動並非始於唐代。例如,周朝在春分時去東郊拜太陽,在秋分時去西郊拜月亮。太陽餅的起源也比較早,壹直沿用到隋唐時期。當他在唐德宗時,他從春分的活動中了解到紀念日的內容,豐富了中和節的內容,因此中和節和春分是混合在壹起的,不可分割的。
太陽神?
太陽神,又稱太陽神。這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壹,在內蒙古陰山巖畫和雲南滄源巖畫中都有崇拜太陽神的圖像。道教興起後,常被稱為祭祀日月星辰和神靈。在中國古代,祭祀太陽神有三個時間:二月初壹、三月十九和十壹月十九。?
關於太陽的傳說很多,大汶口的陶尊就有太陽和月亮的形象。傳說最早有十個太陽,後羿射日才成為太陽。也有人說太陽是男人,月亮是女人。從漢代畫像石可以看出三足生活在太陽下,後來太陽神被擬人化,成為男人的形象,甚至有了妻子。所以有太陽神和月神。傳說他們住在太陽宮和月宮,主宰世界事務。雖然這些傳說是古代人創造的,但也反映了他們的實際感受。人們在日出時工作,帶著溫暖,他們可以種植作物,太陽在晚上和陰天消失。這樣的變化使人們產生聯想,最後創造出太陽神。至於太陽玉雞的傳說,可能是日出與雞鳴有關,太陽和雞是同伴。壹旦公雞打鳴,太陽升起,人們就起床開始壹天的耕耘。?
祭祀太陽時,妳應該提供太陽餅,這是由江米粉制成的,上面印有太陽和烏鴉的圖案,有些餅上還有小雞的圖案。人們也吃太陽餅作為食物。?
(2)土地神的生日?
中和節也祭祀土地神。土地神是古代的社會神,也是自然崇拜之壹。然而,各地的土地神或社神的出生日期各不相同。有些地方定在2月2日,有些定在6月的第壹天,有些定在7月7日,但大多數都是在2月2日。?
傳說最早的土地神是土地,那時候還沒有偶像。海南黎族的土地神多由石頭制成,然後將其擬人化。最初,擬人化的土地神是勾龍,後來是土地神。土地神原本是壹個女人,所以她被稱為大地母親。後來,有了男人和女人,稱為土貢、大地母親、土地領主、土地奶奶和土地廟。流行的“土地嫁女”也是壹種社會犧牲。在《水滸傳》中,據說有壹幅“土地神驅散水怪”的圖畫,描述了土地神在戰鬥中協助叛軍的情況,表明土地神在民間有很深的基礎。江蘇和安徽有盛大的土地集市來祭拜土地神。祭祀土地神時,有些地方還會祭拜谷神。吉林民間傳說:古時候,有壹個叫顧慧的女子。當她生下孩子時,她只有高粱米充饑,所以她死了。後來,她的墳上長了兩棵谷子。她在夢中要求丈夫種植小米,只有這樣她才有了來自小米的小米地,顧輝成為了小米之神。
(3)祭祀神農?
立春後的第五天是春分,春分通常被認為是壹個社交日,在這壹天崇拜土地神和谷物神。吃公社飯和喝公社酒是古代村民在祭祀土地神時分享食物的遺產。在祭祀土地神前後,歷朝歷代的朝廷都要祭祀神農,皇帝自己也要舉行耕田儀式。所謂神農主要指炎帝。還有祭祀後土,這是壹個國家,也稱為田申。過去,每個大城市都建有神農寺,其中以京都最為重要。因為祭祀神農的時候,皇帝《-畫中畫開始-》;
為了提倡農業生產,需要親自祭祀和舉行耕田儀式,所以北京的先農壇規模很大。祭祀神農時,多是在無雨的春季,所以也供奉龍王祈雨。?
(4)龍擡頭嗎?
中和節,又稱龍擡頭和龍頭節。中秋節過後,春天來了,草木復蘇,各種蟲子也復活了。這時,人們把龍畫回來。早在6000年前,中國就相信龍。當時有玉龍和龍盤。商周時期龍的形象較多,唐宋時期佛教傳入後出現了龍王。山東惠民有壹個春節龍舟節,在節日裏,人們用爐子的煙在地上畫龍,俗稱招財龍。請龍回來有兩個目的:壹是請龍回來,播種雨水,祈求農業豐收;第二,龍是各種昆蟲之神。當龍來臨時,各種昆蟲都會躲藏起來,這對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2月2日在江蘇南通,人們用面粉制作桃子和五種動物,蒸熟後插在竹簽上。晚上種植在墳墓和田野裏,認為這是給昆蟲之神的食物並祭祀祖先,祈求祖先趕走昆蟲災害,並希望昆蟲之神不會傷害莊稼。同時,為了收獲農業,我們需要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地和雨水。因此,祈雨成為中日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玩龍戲是必要的,這是將端午節與雨結合起來。?
中和節在少數民族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侗族,也被稱為二月龍擡頭,在節日期間邀請親戚和朋友在野外用餐,希望有壹個豐收年。然而,侗族人稱接龍為牛,即犀牛,並認為犀牛是龍的象征。在節假日,人們從村外帶走小牛,用它們作為誘餌引誘龍進村。然後,端午節,牛被殺了,牛肉被分享,每個家庭都喝了酒。他們壹邊喝酒,壹邊喊著“玉龍歸拳”,唱著“玉龍歸歌”。最後,牛角被埋在犀牛塘下面,這預示著犀牛將回家,龍將回到它的位置,村莊將獲得大豐收。達斡爾族也稱中和節為“二月二”,滿族人稱之為蟲王節。
⑤花朝節?
花朝節又稱花朝節,具體時間不同,壹個是二月初二,壹個是二月十二日,還有壹個是二月十五日。傳說這壹天是花的生日。這時,各地都要祭拜花廟,慶祝花神的生日,並伴隨著去野外賞花、栽花種樹、捉蝴蝶,或舉行賞花會。北京人經常去天壇等地賞牡丹、種花種草。插花節在雲南等地流行。四川的江遊節和杭州的石翔也是踏青賞花的活動。?
此外,二月初三是文昌(主宰名利的神)的生日。日本秀才拜文昌,求科舉。
2月2日以後,廣大農村地區開始耕種土地,南方地區廣泛種植桑樹,山區開展春季狩獵。